和平渠 || 下野地 || 莫索湾 || 1951迪化琐忆之三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苏联歌曲《喀秋莎》

我刚记事儿时,给我留下的印象和记忆,就是家人相亲相爱。父亲是个暴脾气,湖南人吃饭离不开辣椒,性情也火辣,但是他一生对母亲都是珍爱有加,呵护体贴,工资全部交我母亲,钱财上的事情爸听妈做主。母亲一辈子对父亲忠贞不渝,不离不弃。可是他们二老一生经历过多少磨难啊屈指难数。我妻子听到耳朵里看在眼里,说:“爸妈一辈子都那么好!”
我幼年生活十分幸福,礼拜天全家就到迪化各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玩,尽享天伦之乐。现在想想,那也是老天对于父母爱情的馈赠。我觉得,风景姝美,正自人生有异,一个人,一对夫妻,一个家庭,不经历点什么事情,也没什么意思。而且迪化确实是一个美丽的边城,因为童年时光是浸润在我们兄弟姐妹与父母共处的幸福里,迪化的每一处风景里,都深谙了我对父母无法割舍的感情和怀念。
乌鲁木齐市东西两面有山岳夹峙着,并非是说天山,乃其余脉,除了妖魔山其他多无名,乃博格达女神膝下裙摆的褶皱。市区就只得沿南北走向峡谷般漫延开去。好玩儿的地儿又多是在南北头,譬如南头的红山嘴、黑山头、老满城、明园、二宫……尤其优美的去处水磨沟。北头十七湖,是一个尚未蒸发干涸成晶莹盐湖的咸水洼子。尕娃子多翻山越岭在十七湖学会的狗刨式游泳,出水时身上沾着白花花的盐渍。
这些名胜我去了不知多少回,有时是父亲去工作办事情,我坐在他的车里不仅跑市区,兵团驻地遍及南疆北疆,我从小到大跟着他跑了新疆不少地界,在同学中我也算是见多识广。
迪化市区大小沟渠淙淙流响,街巷路边上流着,渠水清澈见底。水流最大的一条叫和平渠,乃从天山上下来的雪水河,越城区,南北呼啸而过。贯通和平渠始于和平将军张治中,张治中主疆时还治理了大湖鸿雁池。城南头远郊,荒滩芨芨草野,嵌一片极广阔的咸水域鸿雁池,鸿雁池,名副其实,烟波浩渺,岸岩耸峙,雁儿南飞北来怎不收束翅膀栖息于是水?
为什么叫和平渠?一是说纪念和平将军张治中修渠,再是说纪念新疆和平起义,总之都是表达和平建设新疆的信心和愿望。一九五零年王震将军披着破军棉袄,亲自带领官兵把和平渠重新修筑成一条黄石板砌成的大渠。父亲说,修和平渠是全军总动员,运输部汽车从山上往和平渠拉石板,轰轰隆隆昼夜不停。建设新新疆,部队要带头做精神示范。和平渠用石板构筑成了一条坚固管道,而原来河滩布满灰砂鹅卵石,一发大水就淹了街巷。因渠道窄,故和平渠水势凶猛,老远都能听见它轰隆隆的水声,别说游泳,一块脑袋大的石头扔下水,能听见石头叫水冲得滚动。沿河走在岸上,心慌。小时候,尕娃要是不听话,迪化的大人吓唬尕娃就两句话,一句“乌斯曼来了!”一句“再哭,把你扔到和平渠里头!”
父亲老来住在开封市黄汴河干休所,有一天家人在一起谝闲传,我问爸:“爸,文章上写解放初修和平渠,冬天路上结冰,王震披件破棉袄和王季青两口子一块儿拉爬犁运石板,从三甬碑拉到西大桥,十公里。你去拉了没有?”爸说:“不是从三甬碑拉到西大桥,是从三甬碑拉到安宁渠,我和你妈妈都去拉过,咋能不去呢,都去,全军总动员。冬天和平渠沿岸,拉爬犁的队伍一眼望不到边,浩浩荡荡。最北头拉到五家渠,往返一趟七八十公里呢。各有各的岗位,我是负责调配车辆,当时新疆军区运输部有三个汽车团,都是进疆时从酒泉开过来的,掏过大力气的破军车,十轮卡大道奇,车是好车,破旧了。人车都忙得拉不开栓,运送物资往来全疆各地,连给军车大修的时间都没有。军区运输部和机运处往和平渠拉石板这个事情是有的。”又说,“当时迪化在修整和平渠,玛纳斯河西岸在修筑大渠龙首,急需大批石料。他们哪里有汽车啊,都是马车,毛驴子车拉石料。王震就给陈实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去伊犁拉粮食的汽车,不准空车出发,必须从迪化把采石场的片石拉上,送到玛纳斯河西岸杨家摆大渠龙首。那个时代干工作都是争分夺秒,相互支援,只需要下一道命令,无条件的。”
父亲的话匣子一打开,又说,为什么要修筑玛纳斯河呢?王震这个人有眼光,他盯上了玛纳斯河的大流量,流量大冲积平原就大。陶峙岳对王震说,新疆这个地方,无水不留人啊。王震、陶峙岳还有张仲瀚三个人去实地考察,带着水利技术员到处实地考察。晚上睡在老乡的土坯房子里,睡不着,两个人爬到屋顶上看星星,聊规划。土坯房子平屋顶,铺一张毡子睡在上面也不错,就是蚊子多。他们把两个师放在玛纳斯河流域开荒种地,就是后来的、。在炮台把盛世才时期挖了一半的两条渠挖通了,一条新盛渠,一条太平渠,这就大开荒了。光挖渠不行啊,源头玛纳斯河是典型的新疆季节性河流,全凭天山融雪灌水,天气越热水流越大,夏季发大水淹得一塌糊涂,宝贵的水都白白浪费掉了。春天该播种了,入秋需要水长庄稼时,它又是枯水期。要想搞大生产必须修水库储水。都修了哪些水库呢?父亲如数家珍:大泉沟、安继海、柳沟、蘑菇湖、奎屯河。
水库没修之前,这一片戈壁滩,兵团人把它叫下野地。下野地大得不得了,一马平川,透天澈地,一眼望不到边边,那才真正是天苍苍野茫茫,没去过新疆的话,这样好的古诗你不要胡乱读,读了你也不懂。下野地长满了梭梭、红柳、骆驼刺,冲沟边上还有胡杨,冲沟就是大水过后留下的干沟。盐碱少,好地,能开垦百万亩以上。大泉沟、安继海、柳沟、蘑菇湖、奎屯河我都去过,好玩得不得了。蘑菇湖是一片洼地修成的水库,水库边上长满了蘑菇,雨后尤甚。地广人稀,谁想采谁采,采不完用麻袋装。彩色蘑菇不要采,有毒,吃了要死人的。要修大水库,计划在玛纳斯河搞一个蓄水大工程——大海子水库。苏联专家坚决反对。当时驻在玛纳斯河西岸,想要开垦莫索湾。从沙包走进去,带十几峰骆驼,拖十几木桶水,连拉骆驼的、当兵的、技术员、炊事员一起出发才敢往沙包子深处涉足。走进莫索湾深处勘察了好几天,见梭梭、红柳、骆驼刺、铃铛刺、白蒿长的都有,土质肥沃,比下野地还好。在莫索湾见到了两个土城,空荡荡,渺无人迹了。一个一里见方,叫西营城,见着了十字路口痕迹,后来一四八团团部所在。另一个小一半,叫东埠城,后来一五零团团部所在。西营城与东埠城之间有一条干沟。

开发莫索湾。

图片达西制作。


作者简介

贺捷新,网名乌之川,湖南湘潭人,出生于甘肃酒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河南师大客座教授,开封市开图讲坛名人名家讲座特邀专家,作家。随父母所在的一兵团酒迪运输司令部来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老三届毕业生。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著有《西北有浮云》等长篇历史纪实文集和散文集。在《人民日报》、《温故》、《老照片》、《中国魅力》、《中国体育报》、《开封日报》、《汴梁晚报》和《开封政协文史委资料》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长期在新浪乌之川博客以及各微信平台发表散文、杂文和随笔。


乌之川先生。

图片达西制作。


作者后记:

莫索湾,白天可见野驴,棕色皮毛。我十岁时跟父亲在沙湾打过野羊,那个时代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听北五岔老乡讲,一百多年前为躲避回乱,呼图壁玛纳斯的汉族农民逃到莫索湾,呼图壁河水也跟着流到莫索湾。左宗棠平定回乱后,莫索湾的汉人才又返回呼图壁、玛纳斯老家。人去城空又成了兵团驻地。

新疆境内三山两戈壁,可耕面积并不多。毛主席指示王震:兵团不与当地农民争可耕土地,去沙漠边缘开荒种地自给自足。想要开垦莫索湾就必须先修大海子水库,不然是空谈。可修大海子水库苏联专家反对。苏联专家的意见就是命令,有的很教条不顾实际情况,可谁也不敢违背。提不同意见就是反对苏联专家,因为这个镇反时被打成反革命的可不少。

一九五三年王震离开新疆了,苏联专家的意见没人敢顶。大海子水库修不成,莫索湾就开垦不了,撤销了,人员归入。一九五七年陈实下决心修了大海子水库,开垦了莫索湾一百多万亩荒地。当年开垦当年大丰收,新疆人都获益。玛纳斯河灌区全国有名,一个很成熟的灌溉系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兵团水利厅搞的。陈实离开军区运输部后就任参谋长兼水利厅厅长。父亲与陈实一直不辍过往,这些事情也听陈实亲口讲过,更多的是爸的车子跑到哪里,就听那里的老兵讲。


责任小编:青冰小姐

(0)

相关推荐

  • 农夫山泉十大水源地

    农夫山泉是中国最大的矿泉水制造企业,他的水源来自于下面十大水源地. 十大水源地 1.浙江千岛湖 千岛湖 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小部分连接杭州市建德市西北,是为建新安江水电站 ...

  • 【纪实随笔】左增杰‖方圆

    作者简介 左增杰 号新疆好汉,现住新疆乌鲁木齐市,擅长诗.词.联,兼类音乐.演讲.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楹联家协会秘书长,国学家.中华当代慈善艺术家.百名中国一级作家之一,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

  • 【军史琐忆】胡德聘‖涤荡高平(下)

    涤荡高平(下) 胡德聘 大家屏住呼吸,蹲在车内将手中武器端在怀里,右手食指扣在扳机上静观外面态势.不一会,敌人借助那亢奋的雨声作掩护,猫着腰,慢慢摸上来,哨兵突然从车头闪出半个身子,立刻对敌" ...

  • 诗画 |《下野地西瓜》 杨 永

    作者简介 杨永,生于石河子,长于安集海.1975年毕业于一四二团中学.同年,到一四二团二营七连当农工.1980年7月考上老师,1981年调141团5连任小学教师.1986年调河北保定蠡县教育局工作至退 ...

  • 苏联经典影片:战争与和平1·下

    苏联经典影片:战争与和平1·下

  • 【军旅琐忆】张发奎||我的爱人梁继红(下)

    我的爱人梁继红(下) 张发奎 阎琢团长,是我深为敬佩的首长.这不仅是因为他身居首长之位,具有不怒自威的声望.更是因为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部属平易近人.体察入微. 张发奎与岳母刘德秀.妻子梁继红合影 ...

  • 朱扬顺 | 吴桥中学琐忆 (下)

    [往期回读] 学车全程记    我的一段爱情故事 名镇吴桥史话    娄勤俭教育情怀 游走宜陵老街    麾村史话 古镇小纪史话    郭村史话 一名丁中校友创业的故事 上接:吴桥中学琐忆 (上) 吴 ...

  • 【军旅琐忆】岩泉||骑马照相

    骑马照相 岩  泉 五十年前,在大西北当兵,有机会亲身领教骑马的滋味.那时,我们部队建有一个生产队,为了短途运输疏菜需要,特意从当地牧民那里买了一匹杂色马,我们这些从南方去的新兵争着骑马照相,为了定格 ...

  • 乡情琐忆‖嫲嫲的石碾

    ​碾棚,在村子的前街.从我记事起,碾棚就只剩了下碾,没有了棚. 随着粉碎机.磨面机的到来,就"碾前冷落车马稀"了. 但也有用场! 比如俺嫲嫲,就经常在石碾上"做文章&qu ...

  • ​【军旅琐忆】张德喜||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张德喜   只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工程建筑部队呆过的人,才知道游锤是个什么物件,我有幸经历了.游锤,顾名思义就是游动的大铁锤.人工抡大锤,一般锤重都是八至十二镑,再重就费劲了. ...

  • 【军旅琐忆】徐洪杰||我一句气话,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我一句气话, 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徐洪杰 1985年9月,我413团1营2连驻守在老山地区八里河东山3号无名高地.3号无名高地海拔1000多米,紧临老山,正北面是敌人的1307高地. 1985年3月,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