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育|对话的三个向度
对话的三个向度
文/程广云
01
对话与“我—你”
02
对话与话语
03
对话与思维
注释:
[1] [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13页。
[2] 同上,第2页。
[3] 同上,第14页。
[4] 同上,第10~11页。
[5] 同上,第4、88页。
[6] 同上,第19页。
[7] 同上,第9页。
[8] 同上,第10~11页。
[9] 同上,第15、23~24页。
[10] 同上,第21页。
[11] 同上。
[12] 同上,第30页。
[13] 同上,第68页。
[14] 同上,第96页。
[15] [德]马丁·布伯:《人与人》,张见、韦海英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第30~31页。
[16] 同上,第41页。
[17] 钱中文:《理论是可以常青的——论巴赫金的意义》,引自[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1卷,钱中文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第5、8页。
[18] 巴赫金:《论行为哲学》,引自同上,第54页。
[19]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引自同上,第5卷,第335、335~336页。
[20]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引自同上,第5卷,第236页。
[21] 巴赫金:《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语言科学中的社会学方法基本问题》,引自同上,第2卷,第427~428页。
[22] 巴赫金:《对话一》,引自同上,第4卷,第188页。
[23] 巴赫金:《夹在二号笔记本中的内容提纲》,引自同上,第4卷,第363页。
[24] 巴赫金:《文本问题》,引自同上,第4卷,第300页。
[25] [英]戴维·伯姆:《论对话》,[英]尼科编,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第2页。
[26] 同上。
[27] 同上,第2~3页。
[28] 同上,第3页。
[29] 同上,第6页。
[30] 同上,第6、7页。
[31] 同上,第7、8页。
[32] 同上,第10、11页。
[33] 同上,第12、15页。
[34] 同上,第18、19~20页。
[35] 同上,第21页。
[36] 同上,第23页。
[37] 同上,第29页。
[38] 同上,第25页。
[39] 同上,第32、38页。
[40] 同上,第43、56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