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传言噶礼在热河修建避暑山庄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华不如简素,读今不如述古,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老羊铲史。
所谓的无风不起浪,民间有传说,就应该有来源。
康熙重臣噶礼到底有没有在热河修建避暑山庄?
微信公众号老羊铲史的一篇文章中,引用诗人惠龙所说,承德民间传言,康熙为了保护自己的“一奶同胞”噶礼,让噶礼用赃款修建避暑山庄,以洗白自己,这件事的依据在哪里?
老羊铲史搜罗清代笔记若干,还真的找到了出处。
噶礼在热河施工的真相和传说中的不一样:
1、
噶礼的确在承德工作过,但此时,避暑山庄已经基本修建完毕,他来是垒城墙。
孙静庵著《栖霞阁野乘》
钱泳《履园丛话》
佚名《清稗琐缀》
佚名《杌近志》
徐锡龄、钱泳《熙朝新语》
昭槤《啸亭杂录》
... ...
这些文人笔记都无一例外的引用了一份康熙五十一年的邸抄,里面记录了噶礼被罚做修建热河城工的事情。
2、
邸抄,又被称作“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邸报创办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期。
西汉的时候,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领导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这件事情到了清朝时已经非常规范了,清朝内阁在北京的东华门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名谓“抄写房”、每天由报房派人去那里抄取当天发布的新闻,称“宫文书”,这就是当时清政府发布的“邸抄”的地方。报房人取得抄件后,为了争取时间,即刻排印,除被称为“宫门抄”的朝廷政事、动态的报导和谕旨全部照登外,奏折的数量因较多则加以选用。
那个时候,“新闻”这个词就有了。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王熙凤察言观色,看贾母喜欢,就留刘姥姥说: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
估计那个时候的邸报也很受欢迎,朝廷的邸报每天都有,是日报。
2017年最后几天,传媒界非常沉痛的传递着2018年哪些报纸休刊的消息,放眼过去,哀鸿一片。
其实,纸媒的衰落在十年前大家都感觉到了,给了你十年的时间,你还不能完成转型,神也没办法了。
不过,反过来说,
尽管现在报纸运营困难,但报纸还是有着比其他媒体更悠久的历史和更独特的魅力。
真正无法被人篡改的历史,都写在那一张张发黄的旧报纸上。
网络时代,可以删帖,但抹不去印在报纸上的文字。
这就是网络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订一份报纸!
因为报纸不但真实,还能保值。
3、
噶礼的升迁之路很顺利。
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康熙皇帝刚刚在太原表扬了噶礼,十二月,就接到四川道监察御史刘若鼐,上疏皇帝,参山西巡抚噶礼,贪婪无厌,虐吏害民,计赃数十余万。
康熙让噶礼把这件事解释清楚。
噶礼算是一个能吏,这件事不知道他怎么给糊弄过去了。
转眼到了康熙四十八年,噶礼升任户部侍郎,没几天,马上被提升为江南江西总督,也就是所谓的“两江总督”。
读史书,感觉噶礼这家伙是属狗的,到了江南以后,看谁都不顺眼,逮谁咬谁。
一路弹劾其他官员,包括江苏巡抚于准、布政使宜思泰、按察使焦映汉、督粮道贾朴、知府陈鹏年等人。
皇帝信任噶礼,这些被弹劾的官员就要倒霉。
可噶礼没完没了,这次遇到了一个廉洁、厚道而且脾气有些拧的人,被后来称作“天下清官第一”的新任江苏巡抚张伯行。
于是,噶礼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4、
老实厚道人在官场上吃不吃亏?人们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
张伯行是个厚道人,其实,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人都应该宅心仁厚,与人为善还嫉恶如仇。
只是官场太凶险,厚道的人走不远。
张伯行是一个有清廉名声的官员,来到江南就和噶礼顶上了。
康熙五十年,张伯行上疏,说江南本科取士有作弊的事情,
正考官副都御史左必蕃也检举同考官知县王曰俞、方名所推荐的学生有不通文字者。
康熙命尚书张鹏翮去扬州,和噶礼、张伯行一起察审这件事。
通过会审,查到副考官编修赵晋以及王曰俞、方名等勾结受贿的情况。
张伯行想将此案一查到底,噶礼却非常愤怒,对证人动刑恐吓,迫使案子停止了审理。
据说,两个一品大员当场动起手来,撕吧到了一起。
张伯行也不是省油的灯,他首先弹劾噶礼,说外间舆论盛传总督与监临、提调各官暗中受贿而出卖举人指标,等到事情败露,又传说总督勒索银五十万两,请皇上对噶礼解任,并接受审查。
噶礼这家伙反咬一口,弹劾张伯行,说:“刚会审时,我还在审查囚犯,张伯行说我说话不妥,我怕争论起来有失体统,便闭口不言。张伯行便阴谋诬陷,以出卖举人衔获银五十万两来损坏我的名声,因此我不能与他共存。”
同时噶礼还提及张伯行专门从事著书,猜忌胡涂,不能很好地审理案件。
当时刚刚发生戴名世的文字狱,噶礼又说:“《南山集》刻板在苏州印行,张伯行难道能不知道吗?进士方苞由于为此书作序而遭连坐,张伯行一向与他交往,不肯去逮捕对他治罪。”
接着,噶礼还列举了很多张伯行不称职的事情。
事情到了皇上那里,康熙先把噶礼、张伯行二人都免职,令张鹏翮会同漕运总督赫寿调查汇报。
张鹏翮、赫寿得出的结论是张伯行有错,应该免职。
皇上不信,又命尚书穆和伦、张廷枢复查,二人意见仍与张鹏翮等相同。
领导都是明白人,下面人捣鬼觉得自己很聪明,其实都在领导的掌控之中,有的时候,领导就是不说破而已。
这个时候康熙说话了:“噶礼才能有余,办事干练,而天性喜好无事生非。几次弹劾张伯行,我知道张伯行操行为天下第一,亲自批示不准。你们得出的这个结论属于是非颠倒!”
康熙让九卿、詹事、科道官审查再报。
皇上又批示说:“噶礼的操行(不是骂人那操行),我不相信。如果没有张伯行,江南受到他的盘剥的地方,大概要达到一半地区以上。
当年陈鹏年稍有些声望,噶礼就想陷害他,找了他在虎丘写的诗有荒谬之句,我看那诗,原本并没有其他含意。他又弹劾中军副将李麟骑马、射箭都很差,李麟在迎驾时,我用骑马、射箭来考他,都很好,假如让噶礼与他比试,肯定不如李麟。我从此就怀疑噶礼了。
互相弹劾一案,我派大臣前去审理,肯定受到噶礼的阻挠了,你们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康熙语重心长的说:
你们都要体谅我保全清官之心情,要使正直的人没有什么疑虑和恐惧,那么天下将会享受到安定的幸福了。
最后,张伯行留任,噶礼依议革职。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5、
报纸(笔记)上接下来这样说,康熙五十一年:
上曰:“朕素知张伯行为天下第一清官,着加恩免议”,旋调仓场侍郎,
而罚噶礼修热河城工,以赎前愆。
这应该是噶礼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的传说的由来,其实,到康熙五十年,避暑山庄大部已经修成,他来时估计也就是修城墙。
报纸接着说:五十一年九月,上知城工未完,懈于督办,遂将噶礼拿交刑部。
噶礼在热河也没好好表现,不好好干活,算了,交公安局让刑警队收拾去吧。
这时,噶礼的母亲到督察院来告噶礼忤逆,说噶礼让家人用毒药毒害她,经审讯,事情确凿,这下子皇帝就真的急眼了。
皇上发部议凌迟处死。
上命先将噶礼眼珠挖出,又割其两耳,籍没其家,妻子同谋,法皆斩首。
其母恨礼甚,又诣刑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焚尸扬灰。
有旨赐帛,而噶礼又贿嘱帛系未绝时,即行棺殓。
监绞官候至夜分,忽闻棺中语云:“人去矣,我可出也”。
闻者大骇,劈其棺,噶礼遽起坐,因耳目俱无,不知所之。
监绞官惧事泄,一斧劈倒,连棺焚化,始行覆命。
上笑曰:“这奴才真烧坯也”。
这些笔记都和白话小说差不多,不用解释大家都能看得懂。
6、
后面的故事,和《东华录》里说的就不一样了。
东华录里说:康熙五十三年,噶礼的母亲向皇上诉冤,说噶礼和他弟弟色勒奇。儿子干都将毒药放在食物中谋杀母亲,噶礼的妻子以别人家的儿子干泰为儿子,纵容他纠集众人毁坏房屋。皇上让刑部审察,属实。
刑部定噶礼当处以极刑,妻子处绞刑,色勒奇、干都全斩首,干泰发配黑龙江,家产没收入官府。
皇上命令噶礼自尽,妻子随从他一起死,其他同意刑部判决。
正史有些干巴巴,不如民间笔记好玩儿。
康熙皇帝为什么不修复滦平的古北口、金山岭和宽城的喜峰口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