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七)
开始后悔聊这个话题了,太长太累。
(紧接上期)这期主要聊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前是怎样明哲保身的。
许多人以为诸葛亮始终是刘备最信任的人,其实不是。最初是,前面说过,遇到诸葛亮前,刘备身边只是些二流人才,诸葛亮一来,鹤立鸡群,刘备真是从内心里仰望膜拜,连关、张都疏远了,整天和诸葛亮凑在一起享受“鱼水之情”。
任何一个有帝王心术的人都不会把宝押在一个人身上。这很正常,没有人是全才,什么都懂,随便走进哪个领域都可以做专家状指指点点。是人总有盲区,总有短处。这也是团队的重要性,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工作。
沙和尚啥本事没有,唐僧为什么还是要带着他,总不能让孙悟空去挑着担吧?
以刘备善于识人用人的智慧和见多识广的阅历,不可能发现不了诸葛亮的局限性,特别是在襄阳城下的那个馊主意后,但依然信任并重用他。因为那只是诸葛亮的短处,不用就是。而诸葛亮还有更多的长处,是在赤壁之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就是外交、行政、后勤等方面特别突出的民政能力。
刘备得到荆州后,前来投奔的人多起来了,人才的多样性逐渐出现,选择面也逐渐扩大。其中以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最具代表性。
再说一个帝王心术。帝王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是手下一人或一派独大,这很容易造成对帝王绝对权力的威胁。历代帝王统治术中,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各方势力,还要在各方势力中制造矛盾,让其互相攻击,然后自己来仲裁调停,达到行使绝对权力的目的。
这种例子很多,如武则天时,豪门独大,武则天就扶持寒门来平衡。康熙早期,索额图一派独大,康熙就扶持明珠派来平衡。
庞统自夸有很强的为帝王出谋划策的能力,从鼓励刘备入蜀取益州,以及入蜀后立即为刘备提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等过程来看,庞统确实具备这种能力。
刘备重用庞统的原因即在于此。带庞统入蜀,是发挥庞统的长处。把庞统和诸葛亮都任命为军师中郎将,是平衡两者的关系。
不排除前几期说的,从心理上刘备更喜欢和庞统呆在一起的原因。刘备比诸葛亮大二十岁,当初去找诸葛亮时就是抱着请教的目的,是仰望诸葛亮,也许这种心理定式让刘备觉得不舒服。
不幸的是,庞统英年早逝,那么,诸葛亮是不是又重新成为刘备唯一亲信的谋臣呢?不是。还是那个道理,刘备不能让诸葛亮独大,仍然需要平衡。
卖主求荣的法正成为刘备的亲信,取代了庞统的位置。
刘备在世期间,很少看到诸葛亮对刘备的不当行为竭力劝谏。取得益州后,刘备曾经想把成都城中的房屋和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很明显这个巧取豪夺的行为会危及益州的稳定,增加刘备集团与益州人的矛盾,可是反对这个做法的只有赵云一人,找不到诸葛亮劝谏过的记载。
法正时期也如此。
法正是扶风人,世家子弟,有趣的是他的祖父法真号为玄德先生,和刘备的字一样。196年左右,为躲避战乱,与同郡老乡孟达一起入蜀投奔刘璋。
法正人品不好,侨居益州的人都认为他行为不端,普遍鄙视他。史书记载是“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意思是他得不到刘璋的重用,又被这些人诽谤,所以郁郁不得志。
这个记载中的因果关系似乎颠倒了,也与事实不符。刘璋用了他的,先任命他为新都县令,后改任军议校尉,应该是他品行不端才没得到重用。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法正的好朋友张松也是个卖主求荣的人,因受到曹操羞辱劝刘璋倒向刘备。二人合谋促成了这件事。
法正先后二次出使刘备,第二次时把刘璋卖了,提出刘备从外攻,张松做内应,里应外合夺取益州的方案。取得益州后,法正得到了和诸葛亮、关羽、张飞一样的最高奖赏,任蜀郡太守、扬武将军。
看得出其中的平衡意味了吧?诸葛亮、法正军职一样,都是杂号将军。诸葛亮的行政职务是左将军府事,也就是刘备办公室主任、管家。法正是蜀郡太守,包括成都在内的周边地方都属他管,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刘备取得益州后做的第一件政事是制定《蜀科》,即法律条例。诸葛亮牵头,法正、伊籍、刘巴、李严等人参与。
诸葛亮是以法家思想治国,主张严刑峻法,《蜀科》应该以此为基准。刘焉、刘璋时“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诸葛亮厉行法治,势必引来益州人的反对。法正由此提出应该实行“缓刑弛禁”的宽松之法,诸葛亮没有采纳,专门给法正写了封信阐述其理由。
《蜀科》文本今已不存,不知道具体内容,无从评判二人观点的对错,但由此可以看出二人之间在治国理念上存在分歧和矛盾。
史书上也明确记载诸葛亮与法正“好尚不同”,不是一类人,本身就存在矛盾和分歧,二人只是出于公义而合作共事。其中特别提到诸葛亮经常惊奇于法正的智慧谋略。
诸葛亮从小爱诵读梁父吟,羡慕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智谋,民间传说中诸葛亮足智多谋,经常留下一个智囊就解决了许多难题,其实不是,诸葛亮真没多少奇谋。奇谋的前提是冒险,诸葛亮谨慎有余,冒险不足,一生如此。
前面说过,法正在刘璋手下时曾受到许多人的鄙视,现在大权在握,开始报复。既报恩,也报仇,擅自杀了那些以前说过自己坏话的人。
有人看不惯法正的胡作非为,到诸葛亮那里告状,希望诸葛亮给刘备进言,制止法正。猜猜以执法公正著称的诸葛亮是怎么回答这些人的?
他竟然为法正辩解,说刘备在公安时,北边畏惧曹操的强大,东边忌惮孙权的逼迫,在家里害怕孙夫人有什么不测之举,进退不安。直到得到法正的辅佐,才翻然翱翔,扬眉吐气。法正引刘备入蜀的功绩不可复制,怎么能禁止法正让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呢?
这个理由太荒唐了,因为有功就可以为非作歹擅杀人命?虽然事实上古代有这个传统,但不能因此就觉得是应该的。
其实这只是诸葛亮表面上的理由,拉出刘备来做幌子,堵塞众人之口。真实的原因是诸葛亮知道刘备十分宠信法正,不愿意因此得罪法正,或者被刘备误解,有点类似于打狗看主人的情形。
法正死于220年,刘备已经自称汉中王,法正为尚书令,成为事实上的内阁首脑;护军将军,属高级将军,掌管中级以上将领的考察选拔。不论魏、蜀汉、吴,担任此职的都是帝王心腹亲信。
法正死后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可见刘备对法正之赏识器重。非常奇怪的是,找不到诸葛亮在刘备任汉中王后有没有得到升迁的记载。从后来在劝刘备称帝的表中所列,诸葛亮的军师将军职务没有变化,行政职务不得而知。
诸葛亮真有不愿意得罪人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其始终处理不好与个性张扬的将领的关系的原因之一。
比如与关羽的关系。刘备称汉中王后,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在武将中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包括关羽在内才四个人,而关羽竟然对其中二个人有看法。
对马超,关羽直接给诸葛亮写信询问马超武艺才干与谁人可以相比。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奇怪,马超的名头比关羽响亮多了,曾叱咤西北与曹操抗衡,关羽岂能不知?
旁人不知道关羽写此信的目的,诸葛亮太了解关羽,知道关羽气傲心高,写此信的目的是要维护前将军的地位,不能居于马超之后。
诸葛亮明知关羽这种想法不对,也没有明确地指出来,反而拍关羽的马屁,说:“马超文武兼备,凶猛过人,称得上是一代俊杰,可以和张飞并驾齐驱,但还是不及您美髯公绝伦逸群。”关羽本来就是个骄矜之人,看了诸葛亮的回信,非常高兴,得意洋洋地把信交给宾客幕僚们传阅。诸葛亮的行为真有些姑息养奸助纣为虐。
对黄忠,还没任命时诸葛亮就知道关羽会反对,并把这种担忧告诉了刘备。刘备让诸葛亮别管,自己亲自来处理。
前面聊马超那期曾经提到过一个叫彭羕的人,也是一个个性张扬的人,诸葛亮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劝导,只是建议刘备将他外放,惹得他口出恶言,甚至鼓动马超谋反,本就如履薄冰的马超吓得赶紧上告,彭羕因此被刘备杀了。
个性张扬的魏延也让诸葛亮头痛不已,到死都没找到怎样化解他和杨仪的矛盾,弄得二人互相残杀。
诸葛亮是个偏重于文雅的谦谦君子,喜欢的大多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人,感觉他不知道该怎么和个性张扬的人,特别是武人相处,有点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意味。
转眼来到221年,刘备称帝那一年。蜀汉国立,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为关羽报仇为名讨伐东吴孙权。
不讨论刘备是否应该伐吴的问题,那样太长。只说诸葛亮是怎么对待这件事情的。
明确反对此举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赵云,另一个是益州本地人,广汉绵竹(今四川德阳)的秦宓(蜀中名士,为人熟知的是智斗东吴使臣张温)。结果二人都分别受到不同的处罚。赵云因此不能随刘备东进,留守江州作后应。秦宓则因诸葛亮求情而幸免于死,被下狱关押,后来因赦得免。
这么大的事情找不到诸葛亮是怎么看的,但刘备夷陵之战战败逃回白帝城后,诸葛亮的一席话暴露了其真实想法,他说:“法正如果还活着,就能够制止主上,使其不东征;就算东征,也必定不会败得这么惨。”
第一句话表示,诸葛亮并不赞成伐吴,只是知道自己制止不住刘备才没有去劝谏。第二句话表示,诸葛亮预料到会失败,只是没想到会败得这么惨。
最后就是白帝城托孤了。
刘备滞留永安(今重庆奉节)大半年不回成都也是个解不开的谜。不存在战败了无脸见人的理由,哪有政治家会要脸面这样的虚名。拉痢疾的理由也说不过去,皇帝又不需要走路,躺轿子里想拉就拉。
刘备先召李严到永安,任其为尚书令。然后召诸葛亮到永安。诸葛亮二月离开成都,三月就爆发汉嘉太守黄元谋反。黄元兵败后顺长江逃亡,被抓住后送回成都而不是送到白帝城。这也是个谜。
刘备托孤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就是刘备在玩帝王心术,用儒家君臣纲常把诸葛亮套牢。之所以这么做,也透露出他并不完全信任诸葛亮,只是此时除诸葛亮外无人可用。只有诸葛亮才能胜任统率荆襄集团的重任。诸葛亮早年在襄阳与豪族们建立起的网络关系此时仍然在发挥作用。
刘备先吹捧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这纯属给诸葛亮带高帽子,没有对比的量化标准,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然后给诸葛亮下套,说:“如果我儿子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器,你可以取代他。”看出言下之意了吗?你比魏国皇帝能干十倍,当然有能力做蜀汉皇帝,但蜀汉姓刘,你得先辅佐我的儿子。如果我的儿子不行,你才可以取代他。
刘禅还没当皇帝,谁知道他是行还是不行?必须得他当了皇帝,你尽力辅佐他后,他还是不行,才能取而代之。
这种托孤方式并不是刘备发明的,早在孙策时就有了。孙策临死前就是这么对张昭说的,张昭不敢取孙权而代之,诸葛亮同样不敢取刘禅而代之。
孙策、刘备都是吃准了张昭、诸葛亮这类文人有固守礼制纲常的特质,让他们去做他们也不敢做,反而会为了表示自己不会这么做而更加尽心竭力地辅佐新人。
果然,诸葛亮听了刘备的话感激涕零,立即表态:“我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忠贞不渝,一直到死!”
听了诸葛亮的表态后,刘备又给刘备下了一道诏,要刘禅事诸葛亮如父。这是刘备加的一道保险。前面是从纲常上加保险,这里是从人伦上加保险。诸葛亮总不能去夺“儿子”的位置吧?
除了在托孤时套牢诸葛亮外,刘备在管理架构上还做了一个安排,将军权交给了李严,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既是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怀疑(前面说过,终刘备一生都没有让诸葛亮统军或做随军参谋),也是防范。
为什么要留镇永安呢?因为此时孙刘两家还没和好,蜀汉的主要威胁来自于东吴孙权。陆逊集重兵于西陵,不得不防。按说孙刘恢复结盟关系后,李严就该回成都主持统率内外军事的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李严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几下就被弄成罪犯了。后面会聊。
综上所述,在刘备入蜀到去世的近十年时间里,诸葛亮从署左将军府事到丞相,主要做的是行政、后勤工作,做得非常好,深得刘备的重用。既证明了诸葛亮具有民政方面的突出能力,也从侧面证明了刘备具有善于识人用人的眼光。
在其间发生的取益州,攻汉中等重大军事行动中,参与规划和前线参谋的是庞统、法正,没诸葛亮什么事。
而在政治行为中,诸葛亮一如既往地表现出精明与谨慎,可以概括为:一、绝不反对刘备的任何决定;二、绝不让自己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本应在各种重大政治、军事行动中发挥重要参谋助手作用,但却很少看到诸葛亮有这方面的举动,能够见到的都是一些相对较小的事情,比如对刘封、彭羕、关羽等人的关系处理上做过一些建议。
诸葛亮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换来的最大政治收益是成为两位托孤重臣中为首的一位,为他以后的专权奠定了基础。
立国不久的蜀汉此时面临的形势是,北有曹魏,东有孙吴,西南有不断反叛的土著,先皇去世,新帝刚立,确实如诸葛亮所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执政后,是如何化解危机,稳固时局,稳定政权的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真有些后悔聊这个话题了。这个系统没有留言设置,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读者喜欢看,真是麻烦,麻大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