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原则上不允许火葬,为何火葬反而比土葬更加盛行?
问答音频探究视频辟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月落星沉《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1737,阅读时间:5分钟
在我国传统历史上,面对生命的终结,讲究的是入土为安,宋朝也是如此。宋朝鼓励土葬而不允许火葬,甚至将其列入法律。例如,北宋初年的《宋刑统》记载:“子孙于祖父母、父母……烧棺椁者,流二千里,烧尸者绞。”也就是说,长辈如果去世,后辈是不能火葬的,否则轻者流放,重者绞刑。但是到了南宋,对于火葬这一现象,其实朝廷已经不怎么管控或禁止了。翻阅南宋各类关于丧葬的史料,都难以找到禁止火葬的相关记载。此外,对比宋朝的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现象,会发现火葬其实比土葬还要盛行。在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五回中,讲武大郎死后,潘金莲“只三日便出殡,去城外烧化”,在阳谷县城外不远处就有一个现成的火葬场,可见当地人们都习惯采取将死者火葬的处理方式。那么,为什么宋朝会从一开始如此禁止火葬,发展到后来默许和接受火葬这种送葬方式呢?其中又有哪些原因导致火葬比土葬更加盛行呢?首先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老百姓“没钱”,土葬不起。
在一些影视剧里,我们也会看到一个场景,就是当饥荒或瘟疫来临,死伤的人多了,没有地方和人力去埋葬,顶多是裹上一张席子,将尸体扔到乱葬岗。其实“用草席裹上尸体”这种送葬方式,在古代底层人家是比较常见的。有一些老人活了大半辈子,除了维持生计之外,攒点钱就是为了买一口好点的棺材,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的一个词就是“棺材本儿”。如果是家境好一点的,可能会在生前就置办好棺材,给自己买一块风水好的地儿做“墓地”,生前就处理好身后事,这样哪天撒手人寰了,也能入土为安。可是大多数都是底层百姓,他们活着都不一定吃饱饭,又哪有那么多闲钱和闲工夫去置办死后的事?他们死后,送葬的任务就落在儿女头上。而他们的儿女也必然是没钱的。在某些电视剧情节中,“卖身葬父”这个词一定也很熟悉,也许有人会问,是穷到什么程度需要把自己卖了才能给父亲送葬呢?但反过来想,仅仅是给父亲送个葬,就需要把自己卖掉才能送得起,这个送葬又是个什么概念就明白了。
其次,火葬要比土葬更“安全、卫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代医疗卫生条件并不如我们今天这样好,可能现在一些很容易治好的病,在古代都是致命的绝症,有一些绝症,还有着传染人的风险。不只是这些绝症,古代瘟疫、鼠疫等传染病也会频发,而这些传染病一般都是不太好治的,如果选择土葬,传染病是不会被杜绝的,那些尸体所携带的病菌,也会随着各种方式继续传播。《宋文鉴》记载:“或以恶疾而死,俗云有种,虑染其后者而焚之。”古代人们肯定是总结出来了经验,认识到唯有火烧,才能断绝病菌的传染。而且,死去的人尸体如果存放过久,也会开始腐烂,也是出于对活着的人的安全考虑,焚烧才最靠谱。
值得一提的是,火葬比土葬更省事儿省力。尤其是对于客居他乡的人来说,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吕祖谦在《少仪外传》中一句话直接点明都选择火葬的原因:“旅官远方,贫不能致其柩,不焚之,何以致其归葬?”古代的交通不如我们这样发达,出去参加个科举考试,走路就要好几年。远走他乡,出门做官,那些人如果老死病死,也是讲究落叶归根,要在自己的老家安葬的。如果是死在他乡,土葬就要把尸体安放在灵柩中运送回去,这一路过去,时间短的也要十天半个月,长的话就得一年半载,等到了老家,尸体也已经腐化了。且不说这样是另一种形式的对长者不敬,就这一路安葬所需的花费,也是高额的。就比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公元1066年他在开封去世,苏轼等人要将父亲带回老家安葬,朝廷是给了一百两白银的安葬费,然后又派了官船护送其尸体回老家。一路下汴河,入淮河,经过长江,统共花了半年多时间,才到了老家四川眉山。
假如是普通人,没有朝廷发放的安葬费,也没有这官船的护送,那大概率是要火葬之后,再将死者的骨灰送回老家安葬,才是最常见的送葬方式。在宋朝的风俗文化中,火葬渐渐成了人们丧葬首选的方式。从北宋最初禁止火葬,到南宋火葬这种丧葬方式已经成为盛行,是顺应民意的表现。无论是土葬和火葬,都是一种尊敬长者的送葬方式,比起土葬的种种弊端,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火葬在宋朝如此盛行了。参考资料:李开周《过一场风雅的宋朝生活》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