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与临床

​​

中医四诊有望闻问切四诊。其中切诊不但指切脉,亦包括腹诊(当然,腹诊以切为主,亦含有望诊)。

腹诊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内经》和《难经》。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书中曾多次提到腹部的“按之”。比如:“小结胸病,证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等等,说明仲景在临床诊疗中很重视腹诊。

日本的《和汉诊疗学》一书中曾系统总结了腹诊的一些常用指征、腹证与方证、腹诊的操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何谓腹诊?

腹诊指用手触摸按压患者腹部以诊察疾病的方法。腹诊的临床目的在于了解腹部皮肤凉热、腹壁肌肉软硬度、腹部胀满、压痛、肿块等情况,以及脐间动气(脐周动脉搏动)充盛与否,为疾病的辨证分析提供依据。

我临床治病不但用汤药,亦用针灸。在针灸时,顺便进行腹诊,既方便,又有助于提高疗效。腹诊实在是每一位内科及针灸科医生的必备技能。

二、腹诊的价值

腹诊好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故我临床常用腹诊。对于腹诊,我有如下的几条理解。

一则,腹诊很重要,对于临床用方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腹诊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腹诊可以分析病因病机,可以辨病辨证,并能帮助类证鉴别、判断预后以及指导治疗。

比如,触摸腹部皮肤的温度,可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若按之不温或冷,为寒证,再结合舌脉及问诊,就可判断是否可用理中汤或四逆汤;

若腹部喜暖手按压,则为虚寒证,如此则为大建中汤的指征,此方治疗阴盛阳虚之腹部冷痛,可温补中焦;

若按之热甚而灼手,为热证。若喜冷物按放为实热证。若病人兼有发烧,则可判断是阳明实证,则白虎汤为对证之方;

若脐腹按之柔软无力多为虚证。是虚证则要补虚,补虚离不开四君子汤或其加减方。

总之,当体内存在病变时,机体必有相应的外在表现征象,即“有诸内,必形诸外”。比如,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无论是实证还是虚证,都可在腹部触及粗糙感或结块样感。

二则,腹诊比脉诊更容易学习和掌握。

脉诊非常精微奥妙,需要医者有长期的积累和丰富的经验,而腹诊则相对来说非常容易。比如,以腹部按压时的肌肉力度来判断,若按压腹部肌肉力度非常弱,按之柔软无力,多属理中汤证、建中汤证,这是虚证的表现;若按压腹部肌肉力度强,按之紧绷感,若兼有便秘,或烦躁,多属承气证。

再如,以柴胡证为例,柴胡方众多,若能结合腹诊,可以更方便地判断出当用哪个柴胡方。从胸胁苦满来判断,最严重的,当属大柴胡汤;最轻微的,当属柴胡桂枝干姜汤;居中的,则为小柴胡汤或四逆散。从腹部按压时腹直肌的抵抗强度来判断,抵抗最强的,多为实证,属于大柴胡汤,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抵抗力软弱,多为虚证,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或柴胡桂枝汤;而腹部抵抗力适中的,既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弱的,多为虚实夹杂证,可选用四逆散或小柴胡汤。从脐上是否有悸动来判断,柴胡桂枝干姜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而其他柴胡方则无。从腹直肌有无挛急来判断,四逆散有显著挛急,柴胡桂枝汤有中等程度的挛急,而其他诸柴胡方则无挛急。

又如,什么时候当用含白芍的药方呢?从腹诊来看,若见腹直肌拘挛,则多属白芍方的指征,可考虑应用芍药甘草汤证、桂枝汤证、桂枝加芍药汤证、建中汤证等,这些方中都用白芍。要注意的是,若见下腹部的腹直肌拘挛,则多提示是济生肾气丸证。

还如,以压痛为例,腹部不同部位的压痛有不同的病机。脐上压痛主心病,心主血脉,多与全身性瘀血证候有关;脐左压痛主肝病,肝主疏泄,凡肝病疏泄失常均可出现此症;脐右压痛主肺病,肺主宣发、肃降,尤以从右而降为主,肺气不降可以引起肝气上逆、肝血瘀滞;脐下压痛属肾病,此处乃肾原之气的发生地,凡肾阴、肾阳、肾气、肾精亏损均可出现压痛。若能结合脉诊,更可明辨病机。

三则,腹诊不但能指导用方,亦可指导针灸用穴。

比如,肚脐左斜下方或右斜下方各旁开两横指区域按压疼痛,并伴有拘挛的,多提示为血瘀证,可用桃核承气汤证、桂枝茯苓丸。于针灸而言,则可用三阴交、足三里。取穴的理由是,其一循经取穴,病在胃经,则取胃经下合穴;其二三阴效有化瘀之功,有其证则用其穴。

再如,按压脐旁有明显的搏动感,常提示为苓桂术甘汤证、苓桂甘枣汤证、桂枝加龙牡汤证等。于针灸而言,这是肾经所过,当用太溪、肓俞,局部与远取相结合。

四则,腹诊还有助于辨别体质。

临床治病,不但辨证,亦当辨识体质。不同的体质会表现出不同的证候。有时当证候不容易辨别时,不妨改善其体质,这亦是临床取效的一个捷径。

比如,观察肋骨,若肋骨平坦,表示脾气平和;若肋骨翘起,说明其人脾气急暴,容易生气或郁闷。再如,看腹部肌肉的紧张度,体质偏于肝郁的人往往肌肉紧张,而体质偏脾虚的人则肌肉松弛。

再如,观察腹部的大小,即知道是否肥胖。胖人多虚,胖人之虚,或偏于气,或偏于阳。偏于气者,腹软;偏于寒者,腹凉。

我的老师黄煌教授非常重视用腹诊来判断体质。以下抄录黄煌教授描述的几种常见体质的腹诊特点,以为我的文章增些光彩。

其一,大黄体质,其腹诊特点:腹部饱满,大腹便便,腹部皮肤厚而油润,紧绷有弹性,按之腹部充实,有底力。大黄体质属实性体质,易表现为里实热证,是适合长期服用大黄剂的体质类型。

附:防风通圣散体质——防风通圣散体质属于大黄体质的一个类型,其显著特点是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充实高鼓。

其二,黄芪体质,其腹诊特点:腹部大而松软,脂肪层厚,腹肌软弱无力,按之无抵抗感及痛胀感。黄芪体质为骨弱肌肤盛者,属于虚体,容易出现肺脾气虚,表气不固证,是适用长期服用黄芪剂的体质类型。

其三,柴胡体质,其腹诊特点:腹部大小中等,或偏瘦或偏胖均可见。腹部皮肤较干燥,腹肌偏紧,尤其是上腹部肌肉容易紧张。腹部多怕冷。胸胁苦满是柴胡体质者最明显的腹证。所谓胸胁苦满,一方面是病人的自觉症状,另一方面又可以是一个客观体征。当医者按压病人胸胁及胸胁下时,医者感觉肌肉紧张,有抵抗感,同时病人也感觉到胀闷或疼痛。同时柴胡带的不适也是胸胁苦满证的延伸。柴胡带处于身体之两侧,包括头额,肩颈,胸胁,腰胯,少腹,腹股沟。柴胡体质属于气郁型体质,容易出现少阳枢机不利,肝胆胃的气滞和气逆证,是适合长期服用柴胡剂的一种体质类型。

附:大柴胡汤体质——大柴胡汤体质是柴胡体质和大黄体质的复合体,其特点是上腹部充实和肌张力大,胸廓宽厚,以上半身大为明显的体型特点。

又附:四逆散体质——四逆散体质是柴胡体质的一种,腹部偏瘦,用常规手法按压胸胁苦满征不明显时,黄煌教授发现用冲击性腹诊法却见明显的胸胁苦满征,患者胸胁下腹肌紧张收缩,压痛明显。

其三,桂枝体质,其腹诊特点:腹部扁平甚则凹陷,腹部皮肤薄而细腻,多湿润,脂肪层薄,腹肌薄弱按之无底力,但却偏紧,甚至腹直肌拘急,触之有抵抗感。该体质容易出现心动悸,脐周悸,故而可在虚里,心下及脐周扪及搏动感。桂枝体质属于虚体,容易出现肠胃虚寒,心肾阳气不足证,是适合长期服用桂枝剂的一种体质类型。

小结

四诊都很重要,腹诊虽然有被忽视的倾向,但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能够起到辅助甚至决定性作用。我的体会是,用腹诊配合经方,可大大提高诊病和治病的效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