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口界川龙门塔

汾口界川龙门塔

民国遂安县志记载,龙门塔在十四都龙门里。光绪九年严州府志遂安县境图标有龙门塔。

龙门塔坐落于汾口镇龙门村龙耳山麓,为淳安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塔。

龙门塔为六面七层塔,塔刹已毁,残高30米,塔身筑有飞檐,以菱角牙子迭涩出挑。塔基为条石砌筑,上为砖刻须弥座。一至三层为五迭行,四至六层为四迭行,七层为三迭行。塔基为条石砌筑,高0.45米,上为砖刻须弥刻,座高0.70米。各层各面均有拱券窗。塔门拱券形,宽0.86米,高2.28米,厚度1.74米,门额书“南海蓬壶”四字。第二层有横额“天光云影” 四字。踏道位于内外墙之间,盘旋而上。

龙门塔的各个层面均有拱券窗。拱券窗有全封闭,半封闭和全开三种形状,每二层拱券窗上横额书“天光云影”四字,第三层拱券窗上横额已无从辨认。其它各层拱券窗均无横额。全开拱券窗在各层回廊外墙一边,全封闭拱券窗在各层壁龛处(各层均有一个壁龛,大小如拱券窗),半封闭拱券窗在各层踏道中部。

龙门塔于1982年3月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2005年3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赤川口村光绪《遂安萝蔓余氏族谱》卷十四收录的明朝万历丁酉年毛一瓒所撰的《成言台记》,龙门塔为赤川口村明朝御史余乾贞所建,原名“成言台”,因在龙门村,百姓俗称龙门塔。

  《成言台记》写道:

  侍御余(乾贞)公生而毓扶舆之秀,解组时,方强未艾。荐章胪列,庙堂方物色之。公固开六觉园,效司马公独乐。复于舍北里许,慕渊明达节,为百年归藏之所。迤东建书香祠,祀其先之显者。祠后建福谦庵。庵之后垒石为址,甃甓为台。台七级,级有梯磴可跻,四面凌嶒,中虚而上锐,高十五丈,广二丈八尺。经始于乙未年二月甲子,迄丁酉十月庚申而落成焉。

  余四山墓即为余乾贞“百年归藏之所”。龙门塔正处于墓葬之东,地理位置相对应。而且根据其形制、高广之描述,台即是塔。营造时间为万历乙未(1595年),完成时间为万历丁酉(1597年)。迄今已经四百多年。

  根据族谱世系等资料,余乾贞,字秉智,号四山。父余仕洪,兄弟四人:余乾元、余乾亨、余乾利、余乾贞。嘉靖癸巳(1533年)出生。生母江氏生下乾贞就去逝。继母王氏。

  余乾贞于隆庆丁卯(隆庆元年)考中举人,次年戊辰(1568年,36岁)考中进士,观政吏部,旋授福建崇安县令,修筑县城。崇安祀名宦。隆庆辛未(1571)召,召拜殿中侍御史。壬申(1572年),穆宗崩,神宗登极,晋阶文林郎。次年,神宗改元,号“万历”。其后,余乾贞巡视北城,查刷光禄,再侍经筵,三与郊庙。其大者则清戎畿洛,督理屯储,三载考最,纶音有“秉宪服勤,随试辄效”之褒语。是时,军政久驰,乾贞悉心经理,滥解获苏,上军政八事,著为令甲。尤念正学榛芜,士习靡敝,抗疏请祀(王)阳明先生于孔庙。事下礼部,竟俞允者。张居正当首辅。余乾贞正直不阿,不愿“作人鹰犬”。有清戎日堂官频以门生嘱荐,余乾贞拒绝。其人寻被劾。堂官无所泄愤,移怒于余乾贞。万历乙亥(1575年)考核官吏,余乾贞被降级到湖北荆门任职。还未抵楚,继母王氏去逝,回家守孝。万历八年(1580年),补安徽广德知县,其冬擢江苏江浦知县。江浦与南京相连,军民杂扰,材官桀黠,所最难处分者。余乾贞到江浦,适有筑城之委,度地分工,和衷竣事,略无纤毫乖舛。当时抚台查访,余乾贞状告车驾郎挠法曲庇。车驾到处使钱疏通,并传播流言蜚语中伤余乾贞。余乾贞不作辨解,于万历壬午(1582年)拂衣归田,回到老家。江浦有去思碑。为官总共15年。

  余乾贞中途为继母守孝前后三年,与兄余乾亨协力纂修族谱,并鼎力支持在始迁地宋京村构建家庙“宗约堂”,同时兄弟二人还被知县吴撝谦延聘纂修《遂安县志》。

  余乾贞解组归田时仅50岁,所以毛一瓒记中说他“方强未艾”。回家之后,余乾贞在赤川口建立“六觉园”, 凿池蒔花,暇则挥洒吟咏,以畅性灵。又在横沿建“宏贤馆”,结交贤达。在村里建“登云桥”,方便两岸往来。在宋京村宗约堂下建“望云楼”。万历庚寅(1590年)在龙门村自营寿域,又建“书香祠”、“福谦庵”、“成言台”。 万历已亥(1599年)三月初五去逝,享年67岁。

  龙门塔(成言台)是余乾贞解组归田后的杰作。构成言台,不只是缘于“风水”之说。根据毛一瓒解释,一则为龙耳山增胜,再则是寓意“炳郁人文”。《记》中写道:

  盖艮于方为东北,于时为冬春之交,其象为山,其德为止,其序为八卦之终,终以为始,止以为起,静以为动,时行时止,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此成之说也。

根据《易经》,成言之意,大概是说万物生成和变化、表现,是有原因、本源和规律的。把握本源,掌握规律,才能有所成就。余四山将塔命名为成言台,是包含人生哲理的。

十四都龙亭坞(龙头坞)张氏宗谱里居图就标为成言塔。

附:

成言台记

余观天人相成之间,若有待焉。大冶鼓铸,山峙而水流,得一人焉,簸弄其间,因而亭之台之,而景物风烟若增而胜,人与亭台遂并传不朽。矧鸿巨之绩,俊伟之人,所谓相待以有成者耶?龙峰秀削,如芙蕖高凌霄汉,其有待于人也久矣。侍御余(公生而毓扶舆)之秀,解组时,方强未艾。荐章胪列,庙堂方物色之,公固开六觉园,效司马公独乐,复于舍北里许,慕渊明达节,为百年归藏之所,迤东建书香祠,祀其先之显者。祠后建福谦庵,庵之后垒石为址,甃甓为台。台七级,级有梯磴可跻,四面凌赠,中虚而上锐,高十五丈,广二丈八尺。经始于乙未(1595)年二月甲子,迄丁酉(1597年)十月庚申而落成焉。谓其台曰“成言”,而请记于余。余绎“成言”之旨,其在后天之艮欤?夫言天莫大于易,易固生成之府,妙万物而为言者也。何成始成终独槖籥于艮?盖艮于方为东北,于时为冬春之交,其象为山,其德为止,其序为八卦之终,终以为始,止以为起,静以为动,时行时止,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此成之说也。公之德泽浃民髓,直节著朝端,无所授而仕,无所摧而止,功成身退,以名其台,不亦可乎?虽然,不精专则不能翕聚,不翕聚则不能发散。造物含不息之仁,以资品汇。君子留未尽之福,以贻后人。艮体笃实,光辉日新其德,厥旨渊矣。登斯台也,凭栏四顾,左七峰,右乔岳,龙峰峙其后,剑领、御屏、藜笔罗列于其前,千奇万态,不可名状。光岳储精于蓄极,山川炳郁为人文。意者,贞元之会,所以成终而成始也欤?镌之石以观厥成,亦以见奇伟之人,鸿巨之绩,信有待而非偶者。侍御辗然而笑,命记之。

万历岁次丁酉一阳月吉旦,赐进士第文林郎知江西进贤县事钦取吏部姻弟毛一瓒撰

(0)

相关推荐

  • 广东塔—阳江—北山石塔

    北山石塔位于阳江市区岗列街道北山公园内,是原阳江古八景之一,旧称"东山石塔",曾用名有"东山泉石""北山耸翠" "红陵古塔&quo ...

  • 陕西仅存的古铁塔和木塔琉璃塔

    关中作为汉唐京畿之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释道祖庭,文物兴盛之地:也是中国佛教六个宗派的祖庭所在地,是佛教的第二故乡.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盛行,佛塔便在关中大地大量的修建,如今也保留下大量的古塔 ...

  • 汾口琅川琅琯塔

    汾口琅川琅琯塔 民国遂安县志记载,琅琯塔在十二都琅琯岭.光绪九年严州府志遂安县境图标为浪管塔.当地姓氏宗谱有标为七层塔.淳.遂洪氏宗谱中的洪绍墓图则标为"洪山宝塔". 琅琯塔位于今 ...

  • 乡村古景:汾口琅川

    宋京村琏公后裔有勸公迁居十二都琅川. 琅川里居八景诗并序 吾人处境至无常也,塞金银之气,黄紫兢标,入琼玉之宫,琳瑯满目.然而求志乐道者,则视若无睹焉.琅川,处浙水上游,其高原沃畴,茂林青流,宜耕宜读, ...

  • 汾口翁川“文武状元”余秉廉

    翁川村流传祖上有位"文武状元",年代久远,不知名字和事迹.笔者阅看清光绪三十一年余信芳纂修的旧宗谱,发现<三科武举秉廉公传>.秉廉,香山(翁川)人,生活在明朝.早年有报 ...

  • 淳安余氏:叶村溪滩汾口翁川(永公支一)

    存谱<璜王堂余氏宗谱> 美国犹他网收藏.光绪乙巳三十一年(1905)香山(翁川)爱敬堂余信芳修.共8卷8册,存1.2.3.5.7.8,缺4.6.卷一,序,题名,姓氏说,正谬,余詠表,仕宦考 ...

  • 古桥风韵:汾口赤川口斗应桥

    古桥风韵:汾口赤川口斗应桥 赤川口村居象山之下,跨溪分布.赤川源自棠岭而来,穿村而过.桥梁便是交通载体.村落水口一单孔石拱桥横跨溪上,一头依山,一头靠向田畈.桥面有凉亭,凉亭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小瓦盖 ...

  • 古桥风韵:汾口赤川口登云桥

    古桥风韵:汾口赤川口登云桥 汾口镇界川是淳安县文物保护单位最集中的地方.这与赤川余氏.汪家桥汪氏在明朝的历史人物有关.赤川口村明朝时有余乾亨.余乾贞兄弟中举人中进士,入朝为官,在家乡修谱修祠,造塔造桥 ...

  • 乡村古景:汾口赤川口

    赤川口余氏宗谱,为象山(赤川口,思宽公派)与湖田(横沿水域,思恭派)合谱.赤川口谱称象山,又称樵溪.旧谱卷十六有象山八景诗.樵溪十景诗. 樵溪十景 龙耳插云 龙耳峰载邑乘,双插云表,为一方之镇. 七峰 ...

  • 汾口翁川车岭庵

    汾口翁川车岭庵 汾口镇调查,汾口翁川源村后山山脚有发堂庵,建于清朝,坐南朝北,60平方米,原有观音菩萨.2010年倒塌成为废墟.平时还有百姓点香祭拜. 想起自己在网上收集到一部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

  • 淳安县汾口镇赤川口村余氏家厅建筑特色初探

    摘 要: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镇赤川口村余氏家厅(象贤堂)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是研究明清祠堂建筑的珍贵实例,其建筑结构保存完好,风格鲜明,对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