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者服务的3个要点 | 社工课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牛梦月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人们对自己步入到老年生活做出的描述。的确,人们到了老年阶段,除了被标上“老年人”的标签之外,还面临着生理、心理的老化以及社会角色的退化。
孤独、抑郁也会随之产生,更糟的是,他们甚至还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歧视,偏见,认为老年人没有价值,认为他们一边消耗着社会资源,另一边却无所作为。
面对这种现象,作为一名社工,如何实现老年群体的价值,转变他们“消极老年生活状态”的观念,实现老有所为,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这也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大多数人在老年阶段的社交基本局限于邻里、亲属和一些老朋友,仿佛自己的社会关系在自己退出劳动岗位时就已经画上了一个句号,在这个阶段他们很难再扩大自己交际圈,认识新朋友。
这时,社工就需要构建社会支持网络,通过群际间和人际间的接触,使他们维持其社会身份并且获得讯息、情绪支持、物质帮助与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
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支持体系,运用社区、机构、家庭、邻里以及志愿服务等形式为老年人搭建活动平台,调动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扩大自己的社交关系,让他们获得新的社会接触,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
老年群体退出劳动岗位后,自己的社会角色弱化,再加上社会的急剧变迁在客观上使他们丧失原有经验的优势,在这个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他们甚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电脑,他们昔日的地位被彻底颠覆,受到社会排斥,所以他们会产生一种无权感,自我效能感缺失,否定自己等一系列不合理的认知。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社工要改变他们的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引导他们积极看待老龄生活,适时调整角色行为,并积极适应各方面的变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