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记忆】大邱工匠叶季生,竟精通三国文字?

作者:孔祥贵

大邱移民

四十周年

宁海县力洋镇力洋水库大邱移民40周年之际,大邱人孔安宝、孔万兵等人牵头,筹备纪念活动,建立微信群。这个群建立以后,勾起大邱人无限的往事记忆,比四十年前大邱小店还热闹,每天有上千条信息,年纪大一点的谈过去讲大邱故事,年纪轻一点的及大邱二代谈当今谈未来,每天抢发红包,非常热闹。

大邱移民戚幼生、孔祥德等人谈及大邱能人,其中大邱工匠——机械能人叶季生又浮现在大家的脑海里。

 精通三国文字,

             守拙归田园 。

1951年叶季生35岁,因地主成份,与大邱贫农对调,从力洋举家入住大邱村。

叶季生之前从无农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差,种田地又不内行,正所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收益自然就少。叶季生有六个子女,生活一时陷入困境。

1955年上半年,大队长孔式豪向乡政府领导反映叶季生一家的境况,引起乡长的重视,采纳孔式豪的意见,引荐叶季生一家暂住宁海城关,并到全县唯一的一家五金厂做工,凭技术挣钱,才勉强养活全家。为此,叶季生老人临终时特别嘱咐子女,一辈子要记着孔式豪的恩典,不然他们一家子能活下几个都很难说。

1978年力洋水库移民时,叶季生已有60多岁。叶季生是地主成份,然而我从未把他与课本上的周扒皮刘文彩等恶霸地主联系起来,我从小到大没听到过他做过什么坏事,更没听说过他有什么罪行。他虽然很少与大家交流,但人缘好。他家住的是茅草房,每年都要补漏,每两年要重盖,每次央工(义务帮工,主人家只管饭)砟茅草,大邱人都乐意当工帮忙。我家离他家很近,相隔20米左右,大邱小店是当时最热闹的地方,去小店要经过他家的门前。

我隐约记得,叶季生老人独自打造出拷边机,却被公社干部没收,除此之外,知之甚少。1978年移民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今年5月17日,我邀叶季生次子叶元丰,到力洋茶山缘酒店共进午餐,请他讲讲父亲的故事。据叶元丰介绍,叶季生生于1916年,1990年去世,享年74岁,毕业于民国上海德文同济大学机械系,精通中德俄三国文字,擅长枪械设计、制造、维修,酷爱文学,我才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到叶季生其人其事。

♫. ♪~♬..♩

叶季生与孙女合影

照片由叶元丰提供

  身手初试,

             插秧机横空出世。

在五金厂,叶季生主要负责维修拖拉机发动机、抽水柴油机、粮食加工厂的轧米机,还负责公安机关送检的部分枪支的鉴定。他埋头苦干,以自己的技术默默地回报社会,厂领导也曾给予高度的评价。

1958年大跃进时期,厂领导提倡全厂职工搞发明创造,配合国家建设步伐。发动职工们下乡考察,看看农村最需要什么。叶季生看到农民面朝水田背朝天,弯腰插秧,耗时长而效率低,一天下来,劳累不堪,决定设计插秧机,帮助农民减轻劳作辛苦,提高种田效益。

在没有任何资料参阅下,一个月不到,一台小型插秧机试制成功了。受限于当时没有条件配套动力装置,只能设计体积小、轻便灵活的半自动插秧机,两手把握,一移一扳,一排十株秧就插下了,一台机器能顶四五个人的工作量,为此获得了五金厂发明创造三等功的荣誉。叶元丰说,记得当年蒲湖村(现北湖)居委会主任袁阿姆到他家报喜,因为他父亲在大跃进运动中立了功,厂部报请政府改他家的成份为手工业者。在当时,成份非常敏感,全家人为之兴奋和鼓舞。

♫. ♪~♬..♩

手工编辑草帽

图片来自网络

收购

编织

  信手发明 ,

             编织机献给国家。

60年代初,上海广州等流行女士出门戴金丝草帽,以显示身份高贵。银白色的植物草茎,手工编织,坚韧柔软,又富有弹性,价格不菲。当时业务是散放在一家一户手工编织的,一般要十多天才能织完一顶草帽,通常供不应求,叶季生看到这个商机,又萌发设计机械编织机的念头。

编织机原理跟现在内衣针织机差不多,何况当时受全国自然灾害的影响,五金厂也面临半停工状态,每人只领一半工资。他就在家里用废品厂买来的废旧材料,加手工锉刀、钢锯、铁凿、榔头、老虎钳等简陋工具,夜以继日,坚持不懈,两个月后,厂家派人来试样,惊讶不已。

编织机也没有机械动力配置,就通过用脚踩踏板,通过大小齿轮传送动力使编织机圈盘转动,进行编织。脚踏半自动编织机造价低,操作简便,十几个小时就能织好一顶草帽,功效提高七、八倍以上,适合车间作业。

他把这项发明无偿地献给了国家,60年代的厂家都是国家的。

♫. ♪~♬..♩

家用拷边机

图片来自网络

  能手改装,

             拷边机功成未捷。

70年代初,流行裁缝师傅上门服务,主人家先买好全家大小的布料,请师傅到家,按日计酬。稍高档一些的布料裁剪好后,要送到力洋去拷边,力洋也只有老桥头边成衣合作社一台拷边机,等到何时能排上还不一定。

叶季生又在琢磨,整天站在人家拷边机边观察,不惜去力洋来回步行十多里路程。儿子劝他别瞎想了,安稳过几年算了,但他还是我行我素,把拷边机设计成缝纫机的一个附件,体积6×6×7,用缝纫机的羊角带动拷边机附机的锁线动作,造价低,若批量生产预计每台造价30元左右,每个裁缝师傅都配得起。裁缝师傅们不管上哪家,随用随装,方便了主人,自己又赚了拷边的钱,何乐而不为呢?

同样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条件下,还是锉刀、钢锯、铁凿等手工用具,外加一个小型手摇砂轮机,反复试验。大邱没有缝纫机,林屿他二女儿家有一台缝纫机,叶季生每次都是步行20多里路到她家去试验。

为了保护自己的创造成果和知识产权,叶季生自己设计的拷边机图纸用三国文字标注,一般性的技术用中文标注,技术性较长的用俄文标注,核心技术用德文标注,还有一部分记在脑子里。

人世间的事情往往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最后一次测试成功回家时,叶季生在外寺村上山跟屋边碰到公社联村干部,盘问后得知是试拷边机回家,定性为私开地下工厂,当场收缴了样机,后来得知扔在办公室里烂掉了。

♫. ♪~♬..♩

铜担工具箱

巧手巧技 ,匠人匠心惠乡里

1962年上半年精简的时候,叶季生一家又迁回大邱。精简时五金厂惜才不愿放人,因为叶季生一家人口较多,口粮定量多,居委会坚持要求精简。

回到大邱以后,大邱人知道他有高超的机械方面的技术,但不善于农业生产且体弱。大邱人没有强迫他参加集体农业生产,允许他发挥技术特长,搞个体副业。叶季生带着大儿子叶元才,上下乡村,穿村走户,叶元才担铜担,叶季生为当地村民修锁、补锅,铁器、铜器他都能修理。赚来的钱,以钱兑工,每一元钱抵一工人工,叶季生靠自己的手艺和铜担维持生计。

“天生我才必有用”,叶季生从没消沉过,从严要求子女刻苦自励,胸怀包容感恩之心,他常告诫子女,“家有千金,不如身怀薄技”。他以自己的一技之长造福乡村,哪家的锁打不开,哪家的铁锅裂漏,哪家的镰刀要利齿,随到随修,从不计较报酬。在当年没有禁猎前,力洋附近的田交朱、山横、吴家洋、岭峧、力洋孔等村持有土枪、地铳的乡亲们都会找到叶季生家,他爱枪、懂枪,而且擅长修枪,他们无话不谈,每每有人猎到野味,总不忘给他家捎上一份。

1978年,因力洋水库建设需要,大邱全村50户人家,分散迁移至力洋公社九个村庄,叶季生一家迁入力洋公社林屿村(林屿村当时属古渡乡,现合并到力洋)。时值改革开放好时机,叶季生老人被聘为村办铜件厂技术员,迟到的春天,给他倾注了久违的活力,在有生之年,叶季生的技术又一次得到了发挥。

传承

叶季生已经不在人世了,他的工匠技术没有被他的后人传承,然而他的这种工匠精神,激励他的后人励精图治,“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理念鼓舞着他的后人刻苦学习,勤奋工作。

次子叶元丰24岁拜师学油漆手艺,学了一个多月后,师傅提出要他每年交660斤的口粮,当时情况下叶元丰根本没有能力做到,无奈之下,他独自闯荡,一个人到青珠农场做些简单的漆匠活。他买来技术参考书,边做边学,由于他手脚勤快,肯钻研,勤能补拙,很快获得了大家的认可,长期在农场独揽公家油漆生活,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随着农场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家具需求日益增多。半年后叶元丰又到宁海过堂(中途拜师俗称“过堂”师傅),幸遇好师傅胡小海,不到一个月,师傅倾其所能,把漆、雕、画等技术言传身教,还把珍贵的雕、画样板及图纸赠送叶元丰,为他以后的技术进步起到了关键的帮助。叶元丰回到农场后边做边练,学以致用,技术进步很快,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并获得农场姑娘的芳心,在农场成家立业,后成为农场正式员工。

♫. ♪~♬..♩

叶季生次子叶元丰

工匠精神生生不息

我所知道叶季生一生的三项发明,插秧机、草帽编织机、拷边机,可能很多大邱人都不甚了解,我在记忆的深处进行了重新还原,也许他还有更多鲜为人知的发明,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已无从挖掘与追忆,但工匠叶季生却被每一个大邱人牢牢地烙记在心里。

叶季生的祖籍不在大邱,然而他的一家是我们大邱大家庭的成员,我为大邱有叶季生这样的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人才而欣慰,更为大邱有叶季生为代表的工匠精神而感动和骄傲。

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生生不息。坚定、自信、创新、精益求精,把每一件工作都当成精品来做,没有最好只求更好。愿这种工匠精神不断激励我们每个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精彩人生!我期待分散在各地的大邱父老乡亲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迎接新时代,追求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大邱沉睡在波光粼粼的力洋水库

已经四十年了,

但大邱村的人和事,

却未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失,

大邱往事在时间的洗礼下

反而变得越来越清晰......

感谢读者活动

7 July 2018

  • 本文文末留言点赞前八名的热心读者,将得到本文作者的真诚邀请,前去岔路品尝宁海麦饼王亲手制作的美味麦饼。(统计数据截止下周五)

  • 上期乡韵栏目《奇梦奇缘奇农场》留言点赞前五名分别为孔、孔义娟、浩海紫烟、pan-X-Q、阿呆,可带孩子前去留元栖爱心农场免费体验采摘新鲜蔬菜。

  • 活动联系人微信号葱丛:zcf106zcf

✬直到 你来✬

编辑:葱丛

审核:浩海紫烟

留住记忆第13期

文化宁海工作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