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驱动下一轮汽车产品与市场新趋势?

汽车产业充满活力,汽车产业快速变化。汽车产业唯一的确定,就是无法摆脱不确定。

下一个十年一片光明,下一个十年一片混沌。

没有知道下一个十年的答案,但我们却可以向它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一:汽车产品价值提升的核心动力是什么?

为什么要先说产品?

中国汽车用户对于产品本身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首先,这是因为汽车保有量的上升,增购与换购用户对于产品的了解当然多于首次购车者。其次,科技行业不断向我们灌输产品本身魅力的价值,培养了我们的思考习惯。例如,多数手机的官网都会用高清大图展示手机结构的精美与性能的卓越,而不再展现唯美绚丽却虚无缥缈的抽象背景。

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总量无限、信息筛选自主化(或半自主化)的传播时代,用户正在对不确定性失去耐心(High uncertainty avoidance),他们更希望用高效的方式获得确定性。例如,用户并不希望从15秒的抖音视频中看到某款电动汽车是否彰显自己的格调,而是要知道它在冬天的续航里程到底会缩水百分之多少,因为后者才是具象的、确定的。

那么,提升产品价值有捷径吗?有。

产品价值看体验,体验水平看智能。

从国家政策导向、企业研发投入、用户决策权重上,智能化都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首要趋势。(这里无需对智能座舱、V2X、自动驾驶加以区分,因为用户总是将其视为一体。)

汽车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力不仅是用户对于具体功能的实际需求,更是当下中国人所特有的“未来乐观主义”精神。未来乐观主义是指人们坚定不移地相信:科学技术将持续地快速进步,并必然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这种相信犹如信仰,一旦确立,就不再需要具体的理由或严谨的推导,更不会有普遍的质疑和反思。

所以,人们在情感上更希望让自己先于他人,触摸到未来的美好。就好比有人买了一辆特斯拉,纵使这辆车有很多缺点,但他会觉得自己驾驭着未来的科技,站在了时代的前沿。而其他传统的车型即便今天看起来不错,但很快就会过时。当然,每个人对于“触摸未来”的具象化理解不同,所以不是每个未来乐观主义者都喜欢特斯拉。

今天我们所谈的未来乐观主义,很像百余年前在欧洲出现的“未来主义”思潮。

当时,人们无条件地崇尚工业化和机械化,环境问题与安全问题都可以被彻底地视而不见。1909年,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宣言》中写到:“我们要歌颂手握方向盘的人类,他用理想的操纵杆指挥地球沿正确的轨道运行……”可以看出,汽车在百年前的蓬勃发展,不仅被技术与需求所驱动,也被人类的未来主义憧憬所引领。

今天的未来乐观主义在中国有着更好的生长土壤。一方面,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持续缩小,公众对技术的乐观与对民族的乐观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生长。另一方面,中国的哲学思想自古便倾向于实用主义,少有抽象与普适的批判和反思。更好的技术等于更好的生活,对于公众而言理所当然,毋庸置疑。

所以问题一是有答案的。汽车产品价值提升的核心动力就是用更好的智能化体验,迎合用户的未来乐观主义憧憬。

▎问题二:汽车市场份额增长的驱动力是什么?

这个问题原本并不困难,因为直到五年以前,汽车市场还是一个静态的简单系统。正如一只天平,我们可以向托盘中一个一个地增减砝码,去调整它的平衡。我们不需要考虑砝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忽略天平本身的转动惯量。

简单来说,若想提高汽车的市场份额,可以增加轴距、提升功率、多做广告,甚至在卖车时送一桶机油,都会显出相应的成效。遇到挑战,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独立的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分别解决,这是何等的单纯与美好。

然而,从五年前开始,汽车市场变了。举两个直观的例子。

首先,我们见证了诸多品牌在市场份额上的节节败退。他们当然在产品与营销方面存在短板,但这些可以名状的小问题何致如此的销量下滑?而那些份额上升的品牌就真的每一根都是长板吗?

我们发现,某些因素对于市场份额的影响似乎会被非理性地放大,而我们又很难事先判断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品牌,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会被放大的因素到底是哪些。

其次,在新势力造车的发展之路上,有许多人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方法,不断地给这些品牌的销量和排名做出预测,但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在18个月前准确地预测出今天的三强格局(蔚来、理想、小鹏)。有的品牌高开低走,有的品牌浴火重生。

是所有专家的预测水平都不够吗?或许是这样的新兴市场根本就不可预测。

汽车市场已经变成了一个复杂的超静定系统。

正如一套精密的五连杆汽车悬挂,所有连杆之间都在相互制约、协同工作,以至于我们很难单纯通过计算来调校悬挂。汽车市场也是一样,复杂的问题无法先被拆解,再逐一解决,因为每一个问题之间都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

作者没有能力将所有的因素都进行交叉分析,但在此可以举出两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把握市场的价格窗口。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句话说的是宏观产业,而聚焦到汽车市场上,首先要把握的风口就是价格的窗口。五年之前,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排列规则、保持稳定的矩阵,各类品牌都有着自己固定的一亩三分地。其中,本土品牌的价格窗口就是12万元(轿车)-15万元(SUV)以内,单纯提升产品的综合实力是无法突破这一上限的。观致3、哈弗H8等都是那个时候的失败案例。

而今天,蔚来居然为本土品牌炸开了一个40-50万元的价格窗口,成为了中国市场平均成交价格(销量加权)仅次于保时捷和路虎的豪华品牌,同时为理想、小鹏、红旗、岚图等诸多本土品牌注入了价格上行的强心剂。

本土品牌的价格窗口迅速提高,绝不仅仅是产品力提升和用户消费升级所带来的,这背后有新势力造车的理念颠覆,有用户的未来乐观主义憧憬,更有对中国创造的信心与自豪。

但下一个十年,对本土品牌而言,30万元以上的市场规模有没有上限?已有的产品是否必然像特斯拉那样在生命周期内频繁快速地官降?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第二,要认清品牌的现状。

这不仅包括品牌现有的定位坐标,还包括它的加速度,或者说运势。曾经的汽车市场几乎是静态的,从1989年丰田创立雷克萨斯,到2012年特斯拉推出Model S,全世界在这23年间没有诞生过任何一个成功的全球汽车新品牌。(Model S之前的Roadster既不成功,也不全球。)所以那时,汽车品牌的现状就是一个简单的、已存在多年的位置坐标而已,分析起来并不费力。

而今天,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我们需要对品牌的现状有更深入的分析。

对于刚刚起步的新品牌,不能追求在方方面面都做到完美,而应该在少数几个领域创造极致的爆点。就如特斯拉用大屏、自动驾驶的极致科技感来掩盖自己在工艺上的短板。比亚迪初代的PHEV用“秦战列国”挑战赛来突出自己相比燃油车在直线加速方面的优势。

对于已经成熟的品牌,也要思考如何在头顶吊一根线,牵住品牌,抑制可能的下滑。例如,奔驰拥有极其丰富的产品线,其中包括众多销量很低、成本很高的硬顶跑车和敞篷跑车,但它们给品牌带来了很多时尚与前卫的形象空间。奥迪曾以涡轮增压、四轮驱动、全铝车身为傲,坚守品牌技术先驱的形象。然而,在电动化大潮下,技术变得同质化,这些做法可能都会失去效果。或许只有从人文、情怀、时尚等更加感性的维度去努力,才能够长期保持品牌的高度。

对于正在走下坡路的品牌,我们虽不能直接劝他们放弃,但应该意识到两点。一是由于电动化所带来的技术同质化,全球汽车品牌数量的急剧减少是大势所趋。就好比电池与电机领域并不需要“创驰蓝天”这样的技术情怀。二是品牌成功反转的案例确实变得越来越罕见。

所以对于问题二,汽车市场份额增长的驱动力并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套用。但我们要敬畏它的复杂性,并勇于用新视角去看待新世界的运行规律。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