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与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正常的气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
    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
    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便称之为“六淫”。
    由于人的个体体质有差异,同一气候条件下,有人能够适应气候变化,而有人则无法适应而患病。

六淫伤人,都有什么特点,《伤寒论》有没有应对办法呢?

风邪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为春季的主气。风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风邪。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因此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风邪来去疾速,善动不居,变幻无常;其性轻扬开泄、动摇,且无孔不入。风邪侵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风邪是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称为“百病之长。”

《伤寒论》把风邪伤人,称之为太阳中风。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寒邪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乃冬季之主气。若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邪常见于冬季,当水冰地坼之时,伤于寒者为多,故冬多寒病。
    但寒邪为病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涉水淋雨、汗出当风、空调过凉,亦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寒邪侵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伤寒论》把寒邪伤表,称之为太阳伤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暑邪

    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伤寒论》中没有直言伤暑,却列出了治太阳伤暑之法。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湿邪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即农历六月,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
    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伤寒论》中没有直言太阳伤湿,也列出了足太阳膀胱经湿邪伤表的方剂。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燥邪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为秋季的主气。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失于水分滋润,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之景象。
    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
    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

《伤寒论》没有提及太阳燥邪,却列出了燥邪犯肺。

    “大气上逆,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火邪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火邪具有燔灼、炎上、耗气伤津、生风动血等特性。
    火为阳邪,火热伤人,机体阳气亢盛,临床上表现出高热、恶热、面赤、脉洪数等明显现象。
    火邪既可以迫津液外泄而多汗,又可以直接消灼津液,出现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伤津的症状;由于“壮火食气”和气随津耗,临床上还可出现体倦乏力少气等气虚症状。

火邪伤表,气阴俱伤,表现为“虚羸少气,气逆欲吐”,《伤寒论》条文: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