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汪国真独子汪黄任:一对中国式父子彼此凝视、相互解剖的二十年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很多人小时候就反复背诵的诗句,来自著名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热爱生命》。2015年4月26日,汪国真逝世。2021年,其独子汪黄任写作的独家回忆录《城池:我和我的父亲汪国真》付梓出版。这是一本回忆录,以父与子,亲与疏为线索,追忆了作者与父亲汪国真的相处历程。回忆录从被出版界称为“汪国真年”的1990年开始,到2015年汪国真病逝结束。
因为家庭原因,汪黄任没有在父亲身边长大,使得父子关系在早期非常生疏,形同陌路。但血浓于水,空间和心理上的障碍并不能阻挡父子情谊在漫长岁月中生根、发芽。汪黄任对父亲的认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的增加而逐渐血肉丰满。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最开始,他对父亲是陌生的,陌生到爸爸在作者的眼里是一个无处安置,鞭长莫及的“局外人”:“那个时候我爸来我姥姥家看我的时候,他其实是陌生而又熟悉的人。他因为也不善言辞,其实在私底下是不太擅长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人。我们之间就摸索距离感,摸索边界,摸索了很久。”
汪国真和儿子
后来,父子接触增多,父亲又成为了被作者所崇拜的“半神”:“那个时候我大概上初中,我知道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名人。突然知道他以前的成绩的时候还是蛮惊讶的。到十几岁的时候,孩子也会对自己的父母有一些崇拜之情。这是第二个阶段叫半神,因为那个时候他在我心里面是有一些神性,他非常了不起,可以做很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
然而,年龄、经历和思想的差异又酝酿着父与子间新的分歧与不解:“我继续长大到十五六岁,对于未来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我爸他还是倾向于比较保守、比较传统的人生路径,我跟我爸也出现了一些分歧,比如说他就比较倾向于我去学理工科,但是我还是比较倾向于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按照我自己的禀赋,去学习文艺之类的东西。这是我对我爸的第三个印象就是异教徒。”
对话汪国真独子汪黄任:我和我父亲的二十年
下载搜狐视频APP
3倍流畅不卡顿 广告少还不用等缓冲
在波浪式的递进中,父亲的形象在作者眼中几经变化,最后回归到平和、日渐苍老而又胸怀大志的“老爷子”:“在这个阶段他撇去了一切的标签,真正成为了一个老爷子。我的父亲回归到父亲的本源上,这个阶段我爸体现出了一些比如说恋旧、思乡的一些情怀。”
在汪黄任眼中,父亲眷恋老家的一切,2014年的福建之行成了他们最宝贵的一段回忆:“2014年的时候,他带我回了一趟福建。他对福建有一种很浓厚的乡土情怀。经过大街小巷的时候,他就会感叹,你看厦门的风景,老家的风景就像画的一样。他也会说,可能你现在对于老家没什么特殊的深厚的情感,但是等你到那个岁数了,你总会有一天发现落叶归根,人还是会有一个乡土情怀的,他没有很直白的表现,我对老家有多么眷恋,但是他言行举止很多细节都指向这么一个事实。他对老家是非常眷恋的,非常热爱的。”
汪国真,当代诗人、书画家。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两个人相处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那一次也算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因为2015年的时候,我爸就去世了。”诀别时刻到来,父亲终究归于远方。
这本书讲述着中国式父子二十年的相处历程,父与子之间有误解有温情、有崇拜有反抗、有服从有超越,彼此凝视、相互解剖,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忽略那底层最质朴最真挚的温情与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