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祖国好·家乡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黄连春作品
蚂蚁山探秘
黄连春(河南)
家乡最有名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山有三座,分别是西边的天目山,西北的薄山,正北边的蚂蚁山。
我所说的这座蚂蚁山,位于薄山水库小金山风景区东边。在二三十里外的李新店镇看去,这座山外形酷似蚂蚁,头朝西尾朝东,所以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叫它蚂蚁山。这座山是确山县任店镇和新安店镇的分界线,山北边是任店镇,山南边是新安店镇。我小时候就听人们传说,山上有个洞,不知道有多深 ,人们也没有办法进去探路,就放一只鸭子进去。人们等啊等啊,那只鸭子就是不出来了。后来人们在山北边的五寨河里发现了那只鸭子。
这个传说大大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让我从小对蚂蚁山充满了向往。今年端午放假的最后一天,正好是个无风的晴天,我决定去爬蚂蚁山。
来到蚂蚁山下,只见蚂蚁山的三个部分更加分明了。西部为头部,山头又高又圆,就像骆驼的驼峰。中部稍低,被称为马腰。东部又高又长,就是远处看着像蚂蚁身子的那部分。
我来到马腰部分,向山边的村民打听一下上山的路,就向山上走去。
走到半山腰,就钻进了茂密的树林里。树林里密不透风,有点闷热。走不多远,我身上已经大汗淋漓,我就钻出了树林,来到一面只长草没有树的山坡上。我向山上看了一下,见这一面山坡只在半山腰上有几棵小树,山坡上草丛里隐约有一条上山的小路。我就决定沿着这条小路上山去。
越往上山坡越陡,越接近90度。我累得气喘吁吁的才爬到半山腰的小树下,在树荫下歇了歇。这时我看见山南边真是乱石堆积,巨大的石块如城墙一般,非常光滑。从那些石块边是很难爬上去的。那些石块有的直立着,有的向外倾斜着,似乎再有一场暴雨一次山洪一次地震就会把它们推下山去。看到这我不禁为山下的村民担心。
喘息已定,我继续往上攀登,又一次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我终于登上了山脊。
虽然登上了山脊,可还没登上主峰。主峰又高又陡,全是大石头,石头缝里长了一些低矮的灌木丛。我在主峰东边,见南边有一条小路,就沿着那条路向上走。走不几步就被小树挡住了。我就手脚并用,攀岩而上。就这样我终于登上了蚂蚁山主峰。
站在山顶向东望,只见蚂蚁山的余脉高低起伏,绵延十多公里。京广高铁就从东边不远的一个山下钻洞而过。蚂蚁山和它的余脉一起组成一道屏障,阻挡了南北交通。在古代,人们曾经依山傍河扎下五座大寨,所以山北边蜿蜒东流的河叫作五寨河。新中国成立后,河上游修建了薄山水库,灌渠的水日夜奔流灌溉着下游的万亩良田,所以五寨河更名为五泽河。东南方是莽莽苍苍的平原,一眼望不到边。北边是一大片山间平地,任店街上的楼房鳞次栉比。任店南边有汉代朗陵故城遗址。向南望是高高的青山如屏障,向西望是碧波万顷的薄山湖。西边的107国道上车辆如穿梭般来往不停。
抚今追昔,我想到古代的英雄儿女曾在这里金戈铁马,把守雄关险道;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艰苦创业,吃着红薯筑起了薄山水库的大坝,一种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而今薄山湖是国家级大型水库,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湖区绵延四十多里,有中原漓江的美誉。湖两岸青山高耸,森林茂密,峡谷幽深,是国家级林区。在景区里,或漫步林荫小路,或泛舟碧波之上,或夜宿山间别墅,都别有一番情趣。
我从山顶慢慢地下到马腰部位。马腰部都是巨大的石块,和山顶上破碎的岩石不同。在这里,我找到了两个山洞。其中有一个山洞是在山上唯一的一块砂岩地带人工开凿的,可是已经快被泥沙塞满了。另一个洞在山北边,是岩石受力褶皱断裂自然形成的,这可能就是传说中那个鸭子会从五寨河跑出来的洞了。洞口有一人多高,两三米宽。向里一看,两三米深处垂直向下,黑糊糊的,深不见底。站在洞口里,我想到了黑洞、虫洞、时光隧道这些物理学里玄之又玄的概念,又想到地狱、龙宫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事物,最后我又想到李白在《蜀道难》中写的诗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这句诗讲的是古蜀国国王要到关中,被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
一行人正在寻找路,忽然看见一条大蟒蛇钻进了山洞。随行的几个壮士就抓住大蟒蛇往外拽。最后大蛇拽断了,山也崩塌了,几个壮士也被山压死了,然后才有了从蜀地到秦地的天梯石栈。这黑洞中有没有一条大蟒蛇呢?想到这里,我捡起洞口的石块扔向洞里,感觉手里的石块怎么那么沉重?石块擦着洞壁冒出一串火花,如流星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听不到一点回声。我不禁有一些畏惧之情,赶紧离开了这个山洞。
蚂蚁山北麓,山脚下,依稀见得几处炊烟。勤劳的村民们,把昔日的荒山打扮得绿茵环绕,花果飘香,淳朴而诗意。那几个村庄有千余亩桃林,现在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一个个桃子压弯了树枝,鲜嫩诱人,咬一口满口生津,又甜又脆。高耸的蚂蚁山见证了太多的人间沧桑,只有今天,她才见到村民们过上了如此幸福的生活,才见到村民们欢乐的笑脸。
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蚂蚁山原来这么高这么陡这么险啊!
山的东西两边都成了顺畅的交通要道,这是在此安营扎寨的古人万万想不到的吧。
【作者简介】黄连春, 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成长研究会研究员,所写论文、诗歌多次获奖,获中国最美诗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