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熟的阅读者教会我们的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在《普通读者续集》中写道:“然而,谁读书又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不管这目的多么可取?我们的某些追求难道不是因为它们本身的美妙和乐趣吗?阅读不就是这样一种追求吗?”
《西方正典》作者哈罗德.布罗姆说自己“童年时就读到过这段话,从那以后开头的三句一直被我奉为信条,我现在也极力敦促自己及那些有识之士身体力行。这三句话里不排除阅读是为了获得控制自己及他人的力量,但只有借助于一种最终的乐趣,一种艰深的、真正的乐趣。”
佩里.诺德曼和南希.爱特维尔分别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教师应该避免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任何背离普通读者阅读行为的练习;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做那些成熟的阅读者不会做的事情。
不要迷信书单,不要考虑作业,不限领域,只要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挑选、判断;跟随兴趣、踮起脚尖、挑战舒适区。我们每天分享自己读过的,喜欢的书,并鼓励你也这样做,一是记录,二是让更多人看到更多人在读书,在享受一种乐趣,有可能影响更多人拿起书。
绘本、诗歌、小说、科普、财商、心理学......每个月相约,从周一到周日,从上午到晚上,无论东西南北线上线下,只要你想倾听和表达,就有机会因书籍相聚。
故事人培训、带读人培训、共学小组、绘本工作坊、小说课、传记课、课程设计工作坊......形式多样,从虚构到非虚构,从一天到持续数月,希望书与人产生长久的联结,希望不但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也能练习产生深刻的洞察力。
八年前我是不相信一个不读书的成年人会变得爱读书的,我以为只有儿童才是希望。但是书语在成都扎根八年,我们看到成千上万的成年人因为拿起书来给孩子读,因为亲子阅读而开始阅读了。童书是一个起步,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可由此迈进阅读的世界,绘本、桥梁书、文字书,一直读到经典,一直读到成为成熟的阅读者。这是可预期的理想。
书语八年,也才起步,我们还要向成熟的阅读者学习很多。
弗兰克.富里迪在《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中引用了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读者层次四分法:
这是一个“用脚投票”的时代,你信仰什么,就支持什么。支持书语,因为我们都希望生活在更好的社会中,因为我们也希望你加入我们,成为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