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的“缩短交付期”分析,手把手教学。
首先建议收藏此贴
首先,确立一个观点,缩短交付期 不等于 单件流。
背景
酱油六号的小作坊要生产写有 X,Y,Z的纸片。就是这个:
(不要问我这个有什么用,客户就是要:),顾客的唯一的要求就是下单之后,交付周期短。现在顾客要40件产品。
开始的时候,酱油六号设定了生产批量为40Pcs/Batch(每批40件)。
(视频请点:158秒的交付周期)
哦,我的天,看上去有点糟糕!!!
最终交付时间为:158 秒!!
第一轮改善(Round 1)
哦,效果似乎好些了!
交付期为:137秒!! 提升了21秒!!
第二轮改善(Round 2)
办法1:
如果在1到40之间找一个适当的批量,是不是效果能更好?现在我们把批量设定为 10Pcs/Batch
交付期变成了:94秒!!!比第一次改善后还要少43秒!!!
办法2:
缩短操作人员之间的距离,是不是效果更好?我们维持1Pcs/Batch,但是缩短操作人员之间的搬运距离。
交付期变成了:128秒!!!比第一次改善后还要少9秒!!!
两种方法都在第一轮改善之后产生了提升效果!!!
Round 2 中不同的改善哲学
其实酱油六号想的两个办法(以下全是重点):
第一个:是把移动距离当做的固定限制,在权衡了搬运次数和单次搬运时间两大因素之后,找了一个平衡点,减少了总体的浪费。(这样的改善手法有点“美国式”),
第二个:没有把移动距离当做固定限制,直接降低了移动距离,减少了总体的浪费。(这样的改善手法有点“日本式”)。
PS:大家可以搜索一下,“EOQ模型”和“SMED”,这两者体现了不同的改善哲学。
现实状况是:移动距离可以被缩小,但是无法被完全消除。所以在酱油六号看来,两种方法双管齐下才能找到最佳答案。
Q&A:
Q:那接下来怎么改善,让交付期更短???
A:请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
最后谢谢参演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