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7位信托公司高管变动,偏爱“自己人” 转型脚步加速

接管、增资、压融、增标、换帅等种种动作之下,各信托公司均加快转型脚步。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郜融莲

近日,银保监会官网显示,北京银保监局已核准刘正均中信信托董事长、董事的任职资格。与前任董事长陈一松从中信信托内部产生不同,刘正均来自于中信集团。

《每日财报》注意到,2020年已经有16家信托公司的17位董事长或总裁、总经理职位发生变动,且信托公司换帅更为偏爱“自己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信托公司的换帅潮主要集中2020年5月份之后,业内人士认为,这与行业转型有关。新的高管上任或许会给信托公司带来新的生机,并加速公司的转型步伐。

信托业大哥迎来新掌门,债务方或将退市

据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市银保监局已经核准中信信托新董事长刘正均的任职资格。在银保监会核准刘正均出任中信信托的董事长前,其在中信集团担任副总经理一职,目前同时担任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据公开媒体公布的刘正均的资料显示,其曾任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副司长,驻长春特派员办事处特派员、党组书记,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司长、法规司司长,审计署党组成员。

中信信托的前身为中信兴业信托投资公司,2007年经原银监会批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信托目前注册资本112.76亿元(其中外汇2300万美元),股东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和中信兴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最终实控人为中信集团。

多年来,中信信托各项指标位居行业前列,一直稳居信托行业的第一把交椅。截至2019年底,中信信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57万亿元,位居行业第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中信信托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26亿元,较2018年同期大幅增加78.3%,这些巨额的减值损失均来自于债务方兆新股份。

阿里拍卖公开资料显示,中信信托申请强制拍卖被执行人陈永弟持有兆新股份4.86亿股以优先清偿债务,根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执行裁定书显示,中信信托申请执行偿付金额人民币约15.9亿元。

然而,兆新股份的自身经营情况不容乐观,并且有退市风险。具体而言,兆新股份的业绩已连续两年亏损,其2019年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由“兆新股份”变更为“*ST兆新”。

一旦退市兆新股份将对公司各债权方、股东等利益造成直接侵害,也会给中信信托收回债务再添阻碍。对于新董事长刘正均来说,面前的挑战可能还有很多。

17位高管变更,信托公司偏爱“自己人”

据《每日财报》不完全统计,进入2020年以来,已经有16家信托公司的17位董事长或总裁、总经理职位发生变动。

从来源上看,信托公司更偏爱用“自己人”,由股东直接委派或公司内部提拨。具体来看,在今年变动的17名高管中有7位来自信托公司所属集团调动,如华宝信托新任董事长李琦强、总经理孔祥清均来自中国宝武;民生信托的新董事长张喜芳来自泛海控股等。

此前8月7日,深圳银保监局核准了李福利华润信托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公开资料显示,李福利曾担任五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五矿股份副总经理、五矿集团副总经理;于2018年8月起加入华润集团担任副总经理、华润金控董事长。

除多用“自己人”外,今年信托公司从外部聘任的“新人”也不算太少。17位新高管中,有6位来自外部聘任。如大业信托的新任总经理战伟宏曾在中融信托、浙金信托工作。

此外,多家信托公司“新人”是由银行领域或监管部门的“老将”担任。大多信托高管拥有十余年到二十多年的金融业从业经历,不乏银行、券商、基金的从业经历。

比如,云南信托董事长甘煜、国民信托董事长肖鹰、中诚信托董事长牛成立等。新上任的国通信托董事长陈建新,曾担任过工行武汉分行副行长。值得一提的是,从信托公司内部提拔的新高管较为少见。

总体来看,从信托公司内部升职至总经理或董事长职位的相对较少。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只有4位高管是由信托公司内部培养,分别为北京信托总经理何晓峰、苏州信托总裁张清、中泰信托总裁胡杰、北方信托董事长韩立新。

对此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表示,一方面,信托公司新上任的高管,在延续已有格局的基础上,将重新确定公司的发展思路,推动改革和创新。

另一方面,在严监管态势下,加强风险管理、依法合规经营成为信托公司的重点任务,部分信托公司可能希望通过换帅更为敏锐地认识和把握行业监管态势,并推动公司的转型发展,以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新规要求等外部不确定因素。

接管增资压融增标之下,转型脚步加速

《每日财报》注意到,今年信托公司的换帅潮主要集中在5月份之后,这或与今年行业的整体转型加速有关。转型作为近年来信托行业不变主题,伴随2020年一系列与行业发展直接相关的监管新规密集出台。

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信托公司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能定位。

5月8日,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为信托业务转型指明方向,压降融资类业务的形势愈发严峻。

相较于其他监管方式,接管似乎更能显现监管层对于金融安全事件的管控决心。2020年7月,明天系旗下2家信托公司新时代信托和新华信托被接管,还有不久前,风险暴露半年多后,监管部门对四川信托采取管控措施。

2020年12月22日,四川银保监局公告称,监管部门发现,四川信托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背离受托人职责定位,为进一步推进四川信托风险处置,四川银保监局将联合地方政府派出工作组,加强对四川信托的管控。这是继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实施接管后,今年又一家信托公司被接管。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包括大业信托,陆家嘴信托,国投泰康信托,建信信托,财信信托,西部信托,国元信托,江苏信托,光大信托等12家公司增资。批准增资总额达266.48亿元,绝对额较2019年同比增长63.48%。

另外,贷款信托产品作为典型融资类信托,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发行数量、发行规模均快速下降。其发行规模在第一、第二季度分别为896.77亿元、828.17亿元,第三、第四季度已下降至551.61亿元、299.40亿元。

伴随信托公司自身不断压降非标、融资类业务,信托行业资产荒频现,这些都促使信托公司加大标准化资产配置比例。目前,多家信托公司正在招聘证券信托产品经理、固收团队信评经理等岗位。如,近期中诚信托在招的“标品信托事业部业务团队负责人”。

据公开媒体报道,背后原因或是,资金信托新规下,部分信托人士提出通过做大标准化资金信托规模,扩大分母,以创造更多非标的额度和空间。

接管、增资、压融、增标、换帅等种种动作之下,各信托公司均加快转型脚步。至于未来谁能尽快完成转型,目前仍需观察,《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