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章 | 欲作家书意万重
有多久没有写信了?记不得了,应该有大半年了。上一次写信是给扬州的糜老凤鸣先生。收到了唐山王敬华老师的来信,着实激动了一把,因为这封信太传统了。当下的社会,传统的书信文化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有些人甚至已经忘记了邮局的门冲那里开了。
是因为社会生活节奏太快吗?快的让人连坐下来写信的时间都没有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不妨将生活的快节奏慢下来,生活的滋味是要慢慢品味的,汉堡要尝一尝,饺子也要细细品味。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见到王老师的信之所以激动,是因为现代的信封里满满的是传统文化,宣纸信笺、竖式的书写形式,毛笔书写,白纸黑字,透着一股亲切。以前都是我这样给别人写信,今天终于见到这种格式的信了,怎能不激动?
写信是一种享受,读信更是一种享受。曾几何时,在当今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写信与读信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了。因为当代的社会早已不是家书抵万金的岁月,便捷的通信方式也在改变着传统的家书,更多的家书记忆只能从博物馆里去找寻了。
认识王老师快十年了,经常拜读他的文章,有理有据,条理明晰,很是享受。也是河北为数不多的传统类别的集邮家,编组的中国鸟、长城传统类展品在省邮展上屡获高奖,主要研究方向是新中国普通邮票。他撰写的研究性学术论文数次入选北方十省市集邮论坛,去年更是在中国普票研究会论文征集中获得唯一一个金奖,其集邮的功力可见一斑。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在写家书的诗词中,最喜欢张籍的这首《秋思》了,至少没有了杜子美的“家书抵万金”的惶惶之恐,体现的是对家人和家乡无尽的乡愁,远离家乡的游子对家乡总有说不尽的思念。当代的社会,书信也好,家书也罢,少之又少,偶尔见到一封书信,那种感觉真的很异样。
与王老师见面不多,但一见如故,2009年是第一次见面,他与魏攀峰两位骑自行车去参观洛阳世界邮展,在邢台小憩,后到洛阳住在同一家旅馆,让大家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很佩服王老师的执著,对于有疑问的事情,经常请教国内集邮界的专家,在集邮报刊上打笔仗更是常有的事,但私下大家都是好朋友,就事论事,事情搞明白了皆大欢喜。
4年前在王老师家借住一宿,时过多年,那彻夜聊集邮的情景历历在目。这种彻夜长谈的情形也是我经历的第三次,第一次是在2007年在山东潍坊与张朝斌先生、第二次是2009年在北京与杨自学先生,聊的话题都是集邮。前些年听说王老师在临习书法,没想到今天让我大吃一惊,也更加佩服王老师的韧性。虽说见到的信札上,很多字的书写时依照硬笔的形式,因为是笔墨书写,不影响它的欣赏性。于是也提笔给王老师写了一封回信,当然是用毛笔书写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当代的社会虽然是网络时代,但朋友间传统的书写与家书,却不会因网络的盛行而逊色,相反,书信与书信文化,在当今的社会却特立独行,这也正是中华文化独领风骚的表现。拿起笔,多多书写家书,书信文化更需发扬光大。更多的集邮者将家书也纳入到了收藏研究的范畴,因为家书的内容,真实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本文刊登在《天津文献集邮》2017年第1期(总7期)
杨文忠的专属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