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柏:火灾

火灾

时间虽然过去了30多年,但是,那场火灾在我的记忆深处,印象仍是那么深刻。

那时,我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

一天夜里,突然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惊醒。睁眼一看,只见屋外的火光从窗户照进家里。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袭上心头。

我赶紧翻身起床,只听到爷爷奶奶一个劲地喊:“拐了(完了的意思)——拐了——”既无奈又无助。

我冲出门外,只见堆放在关猪牛的木圈楼上的稻草燃起熊熊大火。木圈楼的屋檐和人居住的茅屋的屋檐是相连接的,如果不把木圈楼上的火扑灭,后果不堪设想。

我来不及多想,一个箭步跃上木楼,抱上几捆稻草,往起火的地方塞,企图把火堵住。

那时,整个人处于一派混沌之中。加之没有经验,突如其来的灾祸,让人乱了方寸。很显然,要是能够“急中生智”,一盆水就能把火浇灭了。用稻草去“灭火”,不但灭不了,反而助长了火势。

才几秒钟工夫,火焰已经舔到我的头发、眉毛了。

我赶紧飞身从木圈楼上跳下来,喊母亲、弟弟妹妹们赶紧起床避难。然后扯开嗓子大喊:“救火喽!救火喽!”

邻居们听到我的呼救之后,拿桶的,拿盆的,朝我家奔过来。那天晚上,刚好有人把村庄后边大岩洞里的水引来泡泥巴做砖瓦。邻居们的齐心协力,和从我家屋后流过的溪水,便救了那场火灾——仅仅是木圈楼被烧毁,人居住的房屋却完好无损。

那晚,我终于真正见证了什么叫做水火无情。也真正见证了什么叫做“火速”——我从木圈楼上跳下来不到十分钟,整栋木楼已经燃成一各硕大的火把!

眼看没法扑灭,奶奶赶紧打开圈门,关在圈里的猪、牛“呼”地一下跑了出去。全家人都被这场火灾吓傻了,哪有什么心思去追猪牛呢?

猪、牛跑出圈门不久,盖木圈楼的椽子连同茅草带着火苗“呼”的一下就滑向木楼两边,救火的人们立即端水将火浇灭。

而这场火灾,与村里一个人对我们家说过的一句吓唬的话有关。

那个时候,农村偷牛盗马现象十分严重。爷爷是个不怕天不怕地的人,他经常对别人说,村里的耕牛被盗是村里某某人所为——其实这些说法纯系捕风捉影和道听途说,完全没有事实根据——不料此话却传到了某某人的耳朵里。某某人就对我兄弟说:“你给你爷爷讲,叫他说话注意点,小心你家那头小水牛。”那个时候,我家养了头小水牛,模样十分中看。在那个一般干部一个月只领几十元工资的年代,一头水牛能卖800元,那的确是一笔不小的钱了。甚至可以说,全家人的命都系在这头牛的身上!

那个时候的水牛有多值钱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知道了:那时,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尚在“启蒙阶段”,据说,我们那里有人卖了一头水牛,就买了个乡长来当,因而被人叫作“水牛乡长”。

如果我父亲在家,某某人的几句恐吓的话倒也没有什么威力——因为我父亲力气甚大,某某人自是虚他三分。

那些天,我父亲和村里的几个人相约去采造白纸用的杉根了,家里缺了顶梁柱,爷爷奶奶心里自是不踏实,老担心着某某人来把小水牛偷走。因此,夜半三更的,奶奶还打着火把去看圈里的猪牛是否还在——其实,就算猪牛被偷走了,打着火把看一下那是无济于事的!

奶奶打着火把照着圈里看猪牛的时候,需将火把举高过头顶,才看得清牛圈里的情况。火把举高过头顶,于是就点燃了木楼上的稻草。听到稻草燃烧发出爆响,她才知道闯了大祸,但这时已经晚了。爷爷看到火光,赶紧出门和奶奶一块救火。但是,两个老人毕竟年岁已高,加之经验不足,一切费力皆是徒劳。

大概是因为穷的原因,加之安全意识淡薄,既要防盗,又不配备一把手电筒。等到那场火灾过后,家里才随时都准备了一只电筒,算是亡羊补牢。

那场火灾虽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但全家人都被吓得不轻。

按照我们老家风俗,谁家发生火灾,大家来帮救火,火被扑灭之后,事主家必须捉一只雄鸡在现场杀来“扫火星”,以免前来救火的人把“火星”带回各自家里,再次引发火灾。

第二天,根据父亲以前的吩咐,我赶到半路帮他背杉根。

到了一个名叫小营脚的地方,遇到了父亲他们。

刚见面,父亲的第一句话便是:“儿,昨晚把你们吓老火了。”“老火”是老家方言,跟“厉害”差不多。

平时非常严酷的父亲,这一刻显得格外慈祥。这时,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儿,强忍再强忍,才终于没有流出来。

我感到奇怪,父亲怎么知道家里遭了火灾呢?那时通讯不发达,可没有手机之类通讯器材。

后来才知道,村里有一邻居去赶龙场,半道上与父亲他们相遇。那人和父亲有过节,见面不打招呼。

但是,那人却对父亲的同伴说:“昨晚上郭家失火了。”

村里就我们一家姓郭,“郭家失火”的指向性很明确,没有歧义。

父亲听了这话,差点就吓得瘫软在地。

但是,后来那人又说:“不过,只烧了牛圈,人在的房子没事。”

听了这话,父亲才略微松了口气。于是加快脚步,恨不得立即“飞”到家里。直到翻过葛花寨垭口,看到我家房子还在,压在心头的那块石头才落了地。

我和父亲回到家里,母亲他们已经把杀来“扫火星”的那只公鸡煮熟了。

但是,由于经历了头天晚上的惊吓,再香的公鸡肉,也吃不出好的味道来。

甚至,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心里仍然笼罩着一重厚厚的阴霾。

对于火灾的恐惧,此前其实也有体味——

在我大概三四岁的时候,一天,突然有人给父母捎信说,外公外婆他们家失火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外婆家算是有一些家底的。由于一位邻居半夜点火喂马,点燃自家房屋不说,还一下子“火烧连营”,将整个村庄一下烧个精光。

大火扑灭之后,外婆一家从火堆里扒出一些烧糊的苞谷籽,算是抢救出一点口粮。以至于我们去探望时,吃着烧糊的苞谷煮成的饭,总有一股浓浓的焦糊臭味。好在,虽然家园尽毁,但人畜皆无损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没过多久,他们一家也便在废墟上建起一栋低矮的土坯房。直到我舅舅当家后,挣了点钱,才把土坯房推倒,建起了新木房。

在那些许多人家都住着茅草房的年代,一次粗心大意酿成的火灾,往往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甚至有可能让一个家庭在数年之后,仍然一蹶不振。

作者简介:郭春柏,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贵州省纳雍县,8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当过教师、记者、编辑,写过小说、散文、杂文,现供职于云南政协报社。

(0)

相关推荐

  • 今日晚读:禹艳芬|江边人家(一)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老水牛和锥栗猪 墙脚的蛙鸣声渐渐远去,窗外的星星也睡了,鸢妹却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眼前不断晃动着白天的场景. 鸢妹放学回家, ...

  • 耕牛情节

    为喜欢割草的奶奶喂一头牛 昨天在办公室几位同事翻看我的相册,看见我的父亲牵着一头耕牛站在竹林边.同事惊奇的问,你们家还喂了牛的? 这年月,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是农村的主力,没有那么多人力和精力喂养一头耕 ...

  • 为什么产奶的动物那么多,我们却只喝牛的奶?

    你们想过一个问题没 全世界大约有近6000种哺乳动物 每种都能产奶 但是 为什么我们只喝牛产的奶? 其实 有少数地区的人也喝骆驼奶 还有牦牛奶.水牛奶.驯鹿奶等等 但在全球超市里97%以上的乳制品 都 ...

  • 鬼子眼皮下智“偷”自家牛

    讲述:唐小华.唐春林 整理:陶启兄 这是我兄弟俩多次听父亲讲过的故事. 我父亲名叫唐世桂,祖居全州县龙水镇安陂村委磴头岗村.村民对我 父亲的评价除了忠厚勤俭外,并有"从小胆大心细,机敏过人& ...

  • 父亲•牛

    作者/天高云淡    歌曲/天高云淡   编辑/梅傲雪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父亲卖掉了那头陪伴他多年的老水牛,牛是被一个跟牛一样壮实的牛贩子牵走的. 当牛贩子从父亲手里接过缰绳的时候,水牛象一座山,依然 ...

  • 父亲和牛/申云贵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父亲和牛 申云贵 父亲属兔,却和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一年,生产队买回一头公水牛,大伙都叫它"黑 ...

  • 郭春柏:论痛打疯狗

    论痛打疯狗 一 走在乡间小路,难免要引来几声犬吠.对于爱狂吠的犬,最好的办法是不理它.你越理它,它越吠的得势.再疯的狗,只要没人理睬,它叫了几声,也便觉得没趣,也便不好意思再吼叫,世界于是就太平了下来 ...

  • 力挺郭春柏,坚决把丧事陋习打下去

    力挺郭春柏,坚决把丧事陋习打下去 作者:木弓 在<莫让低俗丑陋玷污"当大事">(以下简称<莫>文)一文出来之前,鄙人曾写诗批判过这一陋习.但是由于诗歌文本表 ...

  • 郭春柏老师摊事了:有人要问他批判丧葬陋习文章的几个问题

    编者按:日前,本公众号连续发布郭老师批判丧葬陋习的三篇文章,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撰文讨论.今天,本公众号推出三篇反应文章,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让丧葬陋习无藏身之地. 关于<莫让低俗丑陋 ...

  • 关于丧葬陋习批判,又有人七问郭春柏

    关于丧葬陋习批判,又有人七问郭春柏 作者|未名 郭春柏老师批判低俗丧葬文化的系列文章在网上热传之后,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气得鼻孔冒烟:有人发帖予以反驳,有人开直播与郭春柏"约架". ...

  • 办丧事还叽啦舞叫不?看郭春柏老师怎么批判!

    莫让低俗丑陋玷污"当大事" 作者|郭春柏 几个披红挂绿.涂着浓艳口红的胖女人扭着粗壮水桶腰,一脸浪笑,或打着大鼓,或敲着铙钹,或吹着唢呐,或跳着轻浮的舞蹈-- 这样的场面,不是乡街 ...

  • 郭春柏:狼

    狼 老家过去曾是狼群虎豹出没之地. 以前听父亲说,有狼的那些年月,每到黄昏之际,四周山上虎狼嚎叫,此起彼伏,令人毛骨悚然. 我记事以来,却没见过狼是什么样子. 老家人喜欢把狼叫做"豺狗&qu ...

  • 郭春柏:挖杉根

    挖杉根 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杉根,也便是杉树的根了. 可是,这里说的杉根,却不是杉树的根,而是罗汉松树的根.由于罗汉松和杉树都属于针叶乔木,树形和树叶相似度较高,老家的人们也便将罗汉松的树根称作&qu ...

  • 郭春柏的“愤怒”

    郭春柏是善于愤怒的 看到一群围观的人 他会想起鲁迅的<药> 看到火车上有人大声武气唱山歌 他会想起梁实秋的<旁若无人> 看到臭水沟上盖着绿色铁皮 他会想起<皇帝的新装&g ...

  • 散文|郭春柏 外婆的医德

    外婆的医德 很早就想写篇文章来怀念我的外婆,但是,一直没有恰当的"由头". 最近,关于"莆田系"的话题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这时,我突然想起我的外婆--一个名不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