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时宰相”的悲哀:不是他不够聪明,只因世间事实难两全
明朝于谦7岁的时候,有个僧人给他相面,说:“他日救时之宰相也!”
到于兼长大,执政后果然大有成绩。他正直敢为,惩治贪官污吏;他体恤民情,所到之处总为百姓行德政;他又足智多谋,知识广博,能文能武,从指导百姓兴修水利,种树凿井,到平盗贼理财赋,无一不处理得当。
后来,“土木之变”,皇帝被掳,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一身而兼将相之职,外抗强敌,内整朝纲,把一个行将崩溃的国家治理得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反败为胜。
更可贵的是他的无私和清廉,体现了中国老百姓和士大夫对执政者的希望。
正是在这样一位执政者身上,发生了一场“忧国忘身”的悲剧。
于谦初掌朝政时,北边有瓦剌强敌,南部诸省也不太平。于谦需要同时应付数场战争,内忧外患,他只能用铁腕来治理这个混乱的国家。史书记载说:
“军马倥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
就是说,为了适应变化万千的艰难处境,于谦实行直接指挥,包括调动军马,拟订计划,口授奏章,他的僚属还来不及思考,便只剩下执行的功夫了,结果又总是证实他是对的,不服也不行。这与法国史书上记载拿破仑的治军作战应变的方式相似。
这样做,虽然迅速造成了全国上下号令统一行动一致的良好局面,嬴得了战争的胜利和内乱的平息,却留下了同僚们弹劾他的理由。一旦和平到来,人们说他专断的批评就不断出现,尽管他举出历朝律令来证明自己没有越权,但嫉妒者喋喋不休,终于损害了他。
他的清廉更是危及同僚,本来皇帝命令他和一些大臣兼职东宫,,可以领两份俸禄,大家循例谦让一下也就算了,可是领头的于谦却执意一推再推,就是不要。皇帝看见他的住宅太小太破旧了,几乎挡不住风雨,就赐给他一所上好府邸,可他还是一再推辞。更为甚者,其他功臣都指望“封妻荫子”,但封赏总不能越过功最大位最高的于谦。大将石亨是为了报恩(于谦曾为石亨说情,让他戴罪立功,还提拔他担任要职),二是为了自己的妻儿着想。他上表皇帝,要求加封于谦的儿子于冕。
谁料于谦严辞拒绝。而且批评石亨:“国家正多事之秋,做臣子的不该顾私事。你身为大将,不曾见你举荐一个隐逸山林的高士,不曾从行伍中发现一个勇将,反倒举荐我的儿子,在公论上说得过去吗?”
这一来,石亨恨透了于谦,决心除掉这个挡在自己求取富贵道路上的障碍。
且不论那些因公事受过于谦斥责处分的人怀恨在心,就说那些本非坏人但工于心计的“半吊子好人”吧,他们也对这位无私无畏才智无双的宰相射出暗箭。
大臣王伟,为人聪明有才干,屡受于谦重用提拔,也很是做了些好事,立了功。但他自私,发现许多朝臣暗中结党,要对于谦不利。他不敢主持公道,也不去提醒于谦,而是力图自保,为了人家不把他当作于谦一派的人,他竟搜集了于谦一些小过失,上纲上线密报皇帝。
幸而这时是景帝当政,对于谦相知甚深,不但没有加罪于谦,反而把告状信交给他,安慰他:“朕自知卿,何谢为!”于谦叩谢出来,对王伟笑着说:“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请您指正就是,何必出这一手呢?”令这个“半吊子好人”羞愧得无地自容。
于谦不居功不自吹自插的优点,反变成了同僚们贪天之功据为己有的机会。
本来,正因为于谦坚持原则,才使得明英宗幸免于难而终于得返故国,好好做他的太上皇。但英宗却把他羁留敌营一年的怨气,发泄在拥立新帝抗击敌寇的于谦身上,其他大臣不但不予以疏导,反而火上加油,终于促成一场复辟的政变。
那些德不如于谦才不如于谦的人,那些有旧怨的官僚,一齐扑向曾出以公心拯救了国家也拯救了他们命运的于谦,于谦在屠刀前坦然笑了,他说:“辩解有什么用?!”
他在执政时就已选择了这一条路,他的每一件政绩,都可能成为致他于死地的一个隐患,但他仍然选择无私奉献,选择清廉为政,选择忧国忘身之路。执政之难,往往在于家国不能两全。
因此,他在“咏石灰”一诗中坦然自白:“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宋代的苏轼也早就说过这个道理,他指出:“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于谦,就是这类不为“自全之计”的人。
不是于谦这些君子不够聪明,不够周全,世间事本难两全,国难当头,务求两全,就不会有无私无畏的壮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