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咋这么抠?
老师,你咋这么抠?
作者:李广生
截止到今天下午三点一刻,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教师抠门、小气,33%的人投了肯定票,而有44%的人持否定态度,23%的人表示说不好。这是我预料之中的结果。教师群体对于自己身上的这个标签,是不乐于接受的,是排斥的。农民把抠门视为节俭的美德,教师则认为这是低人一头的表现。
其实,教师的抠门、小气,还有穷酸,是公开的秘密,几乎尽人皆知。年轻教师可能不服气,不认同这种说法。别着急,再干几年,你就会成为这样的人。菜市场的商贩、商店里的售货员,可能更清楚一些。面对一个衣着简朴,但干净利索的戴着眼镜的中年女性,在菜摊前挑挑拣拣,嘴里还嘟嘟囔囔,称重的时候斤斤计较,付钱的时候分毫必争,他们会略带奚落地问道:“您是老师吧?”有意思的是往往被他们不幸言中。恰好是老师,且听出言外之意,就会反问道:“老师怎么啦?”和气生财,他们就嘻嘻哈哈的搪塞道:“老师好啊……”
抠门、小气,当然与收入有关,人穷志短嘛。自古以来,学校都是清水衙门,老师都是两袖清风。现代教育出现之前,教师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是落魄的书生暂时安身的权宜之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仕途无望,没办法,为了养家糊口,只能设馆收徒,以教书为业。一旦有了更好的归宿,比如考场得中、入幕为宾,他们就会高高兴兴地收拾行囊,告别讲台。真正安心教师工作的,鲜有其人。就连教师的鼻祖孔老夫子,不也是常年的四处奔波,谋求更好地发展,彻底的失望之后,才开始专心教书,并修订教材。收入微薄,入不敷出,想不抠门都不行,也想挥金如土,可有这个心,没这个力。李白说“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教师很清楚,钱没有翅膀,自己不会再飞回来,散尽之后就只剩下穷困潦倒,可不就小气一点。
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之后,教师的境况有所改善,但依然处于“饿不死、撑不着”的层次。勉强糊口一直是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虽然不是低收入群体,但与高收入相比,差之甚远。尊师重教乃国之传统,这点没错,但教师从来没有成为过让人羡慕的职业。主要还是收入问题。“穷教书的”这个标签从古至今传承下来,抠门和小气则是它必然的衍生品。
到了今天,教师的收入有了极大的提高。钱确实比以前挣得多了,腰包鼓了,买车、买房、旅游、购物,教师成为消费大军中重要的一股力量。但是,教师依然抠门、小气。为什么?因为教师的钱来的不容易。起早贪黑、早出晚归、呕心沥血、操心费力,还有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受各样各种的气,承担一些莫名其妙的工作,说教师的工资每一分都是血汗钱,一点都不为过。钱虽然多了,但来的不容易,所以他们还是那么抠门、小气,还是要斤斤计较,还是要算计来算计去。两个商场售货员满是鄙夷地在背后议论一个放弃购物的顾客:“一看就是老师,几百块钱的裤子,瞧他心疼的样子,看了半天,还是不买。”她们看惯了一掷千金眼都不眨的豪客,但她们不知道几百钱对老师意味着什么。那是他们带几十个孩子,管他们吃喝拉撒、坐卧行走、学习生活、外在的行为、内在的思想、课堂的听讲、回家的作业,等诸多事务一个月,经过严格的评价考核之后,得到的酬劳。他们不肯轻易花出去,不是可以理解吗?
但是,收入并不是全部的原因。教师的抠门和小气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教师成就了教育,教育塑造了教师。
细心是对老师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不管是中学老师还是小学老师,大大咧咧的、粗心大意的,肯定都不行。虽然有些老师看着粗枝大叶的,好像是漫不经心的,但工作做得也不错,其实他们是粗中有细,粗放的是言行,却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我认识一位教师,女性,言谈举止,不拘小节,颇有爷们风范,孩子们非常愿意和她在一起,也许是觉得放松吧。那一天,在办公室,我听到她对一个学生说:“我观察你好几天了,你的情绪不对,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我觉得很奇怪,她也会细心观察学生吗?我走进办公室,看到我进来,她带着学生出去了,说:“走,咱们到外面说。”我心里暗暗佩服,真是个细心的老师。
教育工作虽然说神圣、伟大、崇高,但做起来是平淡、琐碎的。或是说,只有把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每一件小事做好,才能成就教育的神圣、伟大和崇高。小事不可小视,这是所有教师都明白的道理。每一件小事,既有可能是进步的开始,也有可能是退步的苗头,既有可能是教育的大好时机,也有可能是造成伤害的时刻。好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那是一个冬天,晚自习后我到教室巡查,顺便打壶开水,看到一个男生正在吃馒头,就把开水留给了他。一周后,我收到一封长长的信,向我表示感谢。通过这份信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有胃病。说实话,我当时真的没有想到,一壶开水竟然能够让我的形象如此高大起来。几年前的一个教师节,一个不知名的学生给我留言:我现在已经工作了,我理解了您,但我依然不能原谅您。我真的记不起怎么伤害到这个孩子了,也许仅仅是一句话。年轻的我在管理学生时,说话非常刻薄,特别是对女生。细心并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小事,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一句话,也许真的是无心无意的一句话,就能给孩子的一生造成阴影。
细心成了习惯、谨慎成了态度,工作中形成的这些品质必然会带到生活中。教师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不能把工作与生活截然分开的职业。为什么?很简单。因为教师就是帮助孩子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过去的说法,实际情况是:一日从教,终身为师。走上了讲台,你过的就是教育人生。细心和谨慎让教师在消费时比一般人更为关注细节,更擅长比较、更容易发现问题。一堆茄子,他们能够从中挑选出最嫩的、颜色最好看、形状最工整的,不惜为此花费很长时间。他们会在菜市场里转一圈,逐个问询价格、查看品质,从中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他们一丝不苟的做这些事情,就像一丝不苟的对待每一本作业一样,是职业的要求投射到生活中的原因。就像医生特别爱干净近乎洁癖一样。
锱铢必较是教师被认为抠门小气的重要原因。差个毛八分钱至于矫情吗,有必要较真吗?以前我也很奇怪。后来在课堂上找到了原因。那是一节数学课,一个孩子的小数点点错了位置,教师耐心的告诉他:“这个小点虽然很小,但是放错了位置,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可不要掉以轻心啊。”孩子点点头,似懂非懂的坐下来。于是,老师来到黑板前,向全班学生演示小数点的重要性。终于,全体学生都面色凝重的表示,小数点很重要。一笔一划写字,一板一眼做事,差之分毫,失之千里,一点都不能马虎,这些理念随着时间融入到教师的价值观中,也被教师带进生活中。他们把站在自己面前的售货员当成了学生,你称得准不准、算的对不对,不是钱的问题,是态度问题,不是我抠门,是我认真,不是我小气,几毛钱算什么,可这是原则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
当你嘲笑老师抠门、小气的时候想一想,如果他大大咧咧的教你家孩子,稀里糊涂的管你家孩子,如果他不在一笔一划、一点一滴上较真,又将如何?
这就是抠门的教师,有历史的影子,有现实的无奈,还有生命的融入。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