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改变教师,设计改变课堂

研究改变教师,设计改变课堂

作者:李广生

每天晚上,下班后到回家前,中间有段不短的时间待在单位。这段时间对我来说非常宝贵,读书、练琴、处理未了的工作,做点自己喜欢的事。除此之外就是规划设计,把回家后的事情安排好。到家的时间一般在七点十分左右,有时稍早,有时稍晚。我必须要在八点之前做好并吃完晚饭,然后打电话,收拾家务,在八点半前完成所有事情。泡一壶茶,坐到窗前的摇椅上,写教育人生。写的过程中还要盘盘手串、刷刷核桃。写完后上床读书,看一阵子抖音,睡觉。
为了保证这一切顺利实施,我必须要利用回家前的那段时间,做好详细的规划,如吃什么饭、做什么菜、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中间干什么等。必须要做到计划周密、安排合理、设计巧妙,如果一步没有安排好,则可能导致后面的事情无法如期完成。同时,还也做到灵活机动,随时调整计划,以应对各种不可预知的变化。
比如今天晚上。本来计划吃烙饼,因为昨天夜里酱好了驴肉。烙饼夹驴肉,配大葱蘸酱,炒两个素材,做一碗蛋汤,既营养又健康。可司机来晚了,七点多了才来接我。按照原计划实施,和面、烙饼、炒菜、做汤,时间太紧张。做饭和吃饭,是人生的两大乐事,追着赶着,着急忙慌,失去那份从容,则毫无趣味可言。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吃啥不行,哪吃不行!立即调用第二套备选方案,吃过水面。面是现成的挂面,煮熟即可,鸡蛋炸酱,胡萝卜菜码,再切一盘驴肉,省时省力,也不失为美味。
为了保证这套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偏差,回家途中我对每一步认真筹划。进门后先进厨房烧水,用中火,稍微拖长烧水的时间。利用烧水的时间,打开冰箱,拿出胡萝卜、西红柿、鸡蛋、熟黄酱等所有要用的东西,力争做到冰箱门只开一次。然后洗菜,胡萝卜切丝,西红柿切丁,鸡蛋打入碗中,打散。一切准备就绪,水开了。先把胡萝卜丝焯水,捞出后再下入挂面。趁煮面的时间,炸鸡蛋、炒西红柿、倒入黄酱。面煮好了,酱也做好了,连同菜码、驴肉,一起上桌。开吃。前后用时不足二十分钟,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
详述这一过程是想告诉大家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做饭如此,上课亦如此。
今天在一所小学听了一节四年级语文课,讲的是王戎不取道边之李的故事。很有意思的一个小故事,出自《世说新语》。一位高高大大的男老师,带领一群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学习这篇写于一千四五百年的古文,这件事本身也很有意思。孩子们学的很开心,很积极,老师也很高兴,不知不觉一节课就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我很喜欢这样的课——真实、自然、和谐、融洽,不装模作样,不虚头巴脑。这位老师跟学生借了一块手表,但不会操作,中间几次看表,屏幕锁死,不显示时间。下课后遭到表的主人,一个小女孩的奚落。
明显能够感觉到,这节课他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哪个环节干什么、怎么干、说什么、怎么说,都安排妥当。所以他需要一块表。什么叫认真备课?不仅仅是所谓的吃透教材、吃透课标,更重要的是精心规划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给孩子带来充实的学习体验。在这方面,他做的很成功。
生活和课堂,教育和人生,都离不开设计。研究固然重要,但研究改变的是教师,真正改变课堂的是设计。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