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日】DIGIX TALK演讲:以“第八日”作为线索

-华为Digix Talk-

【第八日 艺术家访问科学家实验室计划 】

资深当代策展人、空间站创始人付晓东演讲

策展人付晓东  演讲视频

【第八日】介绍: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猜测、了解和探索世界的手段,它们的结合理应是浑然天成的。科学一直是当代艺术的重要主题,但在中国艺术和科学的衔接环节稍显薄弱,因此果壳网携手空间站共同组织了名为“第八日艺术与科学”的实验项目。取名“第八日”,意在表达当上帝七日创世之后,我们如何继续不受羁绊的创作和探索。

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认识的展览(或讲座)的模式,“第八日”通过艺术家走访科学家实验室、和各学科学者交流的方式,开启一种对各种探索领域的延伸,不是单方面的阐述,不是即成结果的介绍。我们把艺术家带到科学家的实验现场,让双方暂时走出常规或封闭的职业环境,搭建一个跨学科交流的能量场、一个思想实验场,在此过程中,不同的知识系统也演变成一个更加开放的可被展示的过程,碰撞出的结论和作品是部分的产品。探访地点有物理研究所、生物实验室、书店、天文台,也邀请科学家来美术馆、展览空间做客。

艺术展览不仅仅是艺术作品和艺术知识的保存与整理,它是整个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呈现,也不仅仅在艺术系统里生效。独立策展人付晓东策划“第八日”项目,率先将艺术家带入科学实验室,让艺术与科学“亲密接触”,引领观众进入科技与艺术的全新领域。

【第八日】艺术家走访实验室

批判性教育  社会雕塑

大家好,我是华为DIGIX TALK的分享人付晓东,我是当代艺术策展人。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第八日:艺术家访问科学家实验室》,这是我做的100多场展览里一个非常特殊的项目。

图1:《内经图》, 图2:髡残 《层岩叠壑图》, 图3:郭熙《早春图》

大家看屏幕上是什么画(图1),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再看这幅画(图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我再给大家看第三张(图3),你们可以发现这三张画之间的联系吗?当我们看山水画时,经常觉得古人画画是一种程式套路,好像所有的山水画构图都一个样。事实上,如果我们结合其他古代文献来看中间的《内经图》,用这张有说明的《内经图》和山水画来对比,会发现古代人是把人体内部比喻成一个自然山川,发现它们的结构是一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人的山水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模样,因为它们重复着同一个母题。我们突然发现古人的山水画并不是那么简单,它不仅是一张自然风景,这就是山水画的千古不解之谜:为什么古代人如此痴迷山水画。为什么我们可以重新找到古代图像或者山水画的意义,可以重新理解这些旧文献上面的东西?分享一个我们的举办的《第八日:艺术家走访科学家实验室》项目。

【第八日】  缘起:果壳办公室艺术计划

这个项目起源2012年,把时间线拉回八年以前,八年前的艺术界主流思路都在考虑政治哲学或艺术史本身的脉络,从人文知识角度进行探索。那时,我有感于这个话题的限制和思路的限固,开创了项目《第八日:艺术家访问科学家实验室》,希望打开不同学科的大门,带着在北京的新锐年轻艺术家探索大学还有中科院的不同实验室,组织了这场耗日持久的活动。从2012年一直至今,尤其是在头三四年,活动非常密集,我们走访了20多个学科,和非常多的科学家对话交流,探访他们的实验室空间。这件事在八年前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那时完全没有人这么做,而且艺术界的话题相对非常单一,有点像潘多拉打开了盒子,飞出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

【第八日】创世一  生命科学学院

【第八日】创世一  生命科学学院 现场图片

七年后,国家教育部批准了这门专业,在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广美、西安美院等各大美院开设了艺术与科学专业,可以说,这门学科的从无到有是从第八日开始的。没想到最初我们这一小撮人凭兴趣出发组织的活动,变成了汪洋大海,变成了潮流。为什么我当时要举办这个活动,初衷是什么?首先,我非常关心教育作为艺术作品或艺术项目的形式。我们搞的是批判性教育,在那个时候美术学院学的是什么?素描、色彩,或者一些传统的专业性课程,完全无法想象在美术学院里开设一门科学课。所以我们批判性教育首先是:主流学校不教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另外,我们在活动里强调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的沟通对话,不要中心点的、发射性的、填鸭式的,而是沟通的、多元的、互相激发的状态,教学的结果完全是以最后艺术家自己的个展和创作来作为成果。

【第八日】创世说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展览 《进化论之纸本展 》群展

【空间站】现场+作品 | 进化论之纸本展

【第八日】艺术+科学特别活动 大师的对话

祥瑞-闫晓静个展

苏州博物馆 · 祥瑞 — 闫晓静个展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著名艺术家博伊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社会雕塑。比如说,我们认为什么是雕塑?用泥巴、大理石做成的是可见的雕塑,是在博物馆可以看见的雕塑。拿什么是社会雕塑呢?社会雕塑,就是社会的人群、idea(想法)、社会关系,以及在人群里发生的事情,整体意识的改变,都称为社会雕塑,它是一个无形的雕塑。我们的思想被改变了。当意识成为雕塑材料的时候,就在空间里升腾出一个奇怪的形状,就是社会雕塑。批判式教育就是非常好的社会雕塑手法。所以这个展览与其他展览区别很大,它是在无形的空间里完成的,由艺术家到实验室,通过跟科学家对话、交流,共同完成的艺术项目。

【第八日】潜意识之旅

展览《潜意识洪流》群展

潜意识洪流|展览现场

捉梦器-李洋个展

【空间站】李洋个展:捉梦器 — 关于梦的田野调查

【空间站】捉梦器 — 现场及导览回放

项目的缘起是我们曾经帮果壳网做过一个办公室项目,邀请了当时仅有的几个和科技艺术沾边的艺术家帮助他们装饰办公室。有一个艺术家用编码做了物种起源来装饰会议室的墙面,另一个艺术家给跑步机安了灯管,跑步的时候可以给灯管蓄能,同时还有其他艺术家画了宇宙空间结构和多维空间的作品。从此,果壳网成了北京最文艺的科技公司,因为有科技感十足的的艺术作品陈列在办公空间里,并且作品随着时间的越积越多。后来姬十三再领人去参观办公室时,就不介绍业务了,而是介绍周围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个契机,我们邀请果壳网打开最广泛的科学家的大门。

【第八日】创世说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第八日】创世说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现场图

显微-杨鑫个展

【空间站】显微 — 杨鑫个展

【空间站】现场 | 显微 — 杨鑫个展

地衣-郑江个展

【空间站】地衣 — 郑江个展

【空间站】现场 | 地衣 — 郑江个展

这个活动当时由我和果壳网的桔子共同主持,桔子是一个生物学家。活动呢根据学科的不同性质分成三个主题:创世说、巫术说和XX体。我给大家大概介绍一下。最开始我们去了北大生命科学系,在这里,每次活动都是由科学家组成,给艺术家讲三到四个不同方向的小单元和小讲座,有大量的对话和交流,还可以参观他们正在进行的实验和实验设施,我们会跟科学家讨论他们认为什么是艺术。在生物学实验室里面他们说,觉得用光镊子给线粒体在显微镜下打个结就是艺术,我们觉得非常有意思,很抽象。后来有个艺术家就跟分子实验室深入合作了三四年,用矿物质模拟生命体的存在,试图重新描述生态结构。实际上,大家看到的每一张海报都代表着一个大型展览。这个艺术家用了很多不同属性的虫子,让它们在彩色的沙子里打仗,然后生成像外星球一样的表面。它实际取消了艺术家的主体性创作,把创作的权力交给虫子,它们自发和无为的形状反而形成了非常美丽的抽象结构。

【第八日】XX体-第一站 运动控制与虚拟现实

【第八日】巫术说-中国核反应 快堆和微堆

星尘博物馆-孟思特个展

【空间站】星尘博物馆—孟思特个展

【空间站】现场 | 星尘博物馆 — 孟思特个展

创世说的第二part(部分),我们去了天体物理学实验室,请天体物理学家和艺术史家对话。在里面,时空被无限拉大,从最小的微观分子的视角到广泛无限的宇宙甚至高维的空间,这些都是艺术家创作的、想象的跟宇宙模型的关系。这是我在苏州博物馆策划的展览。苏博是一个历史传统非常悠久的地方,在忠王府里,艺术家用珍珠串模拟云气蒸腾、虫洞和宇宙空间的结构,和古老的历史建筑发生了非常有趣的对话关系。

【第八日】巫术说 (第三季)

价值体系-扬帆个展

价值体系-杨帆个展 | Value System-Yang Fan Solo Exhibition

接下来的几场天文学展览,我做了一个“从无限到终极”展览,它的副标题是《绝对无限的游戏》。里面所有的作品都触及到无限性或者终极性循环论,包括这堵白墙上如影随形的彩虹,随时随地会出现,所有新媒体的作品都出现了模拟生物或类似机器有灵的展览。创世说研究了我们从哪里来,巫术说研究到哪里去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就研究了民间宗教的问题还有神学问题,这些都是古代历史遗留下来非常庞大的,存在于历史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问题。同时,我们还请了美国的生物科学艺术家讲他们在国外的创作。在巫术说,我们还做了关于道教的专场。道教蕴含着中国古代科技史里各种各样的技术,如果说儒家是关于科举考试,关于社会关系,那道家就是各种各样奇怪的技术,并且被赋予很多神学上、神话上的意义。

【第八日】巫术说

《∞Ω—绝对无限的游戏》展览

【第八日】巫术说 第二季

结合这些研究,我策划展览“地天通”,展览的空间结构采用中国祠堂或者说中国宗教的神圣空间结构。西方的博物馆是从教堂衍生出来的,教堂是赎罪的结构。当人的意识不断犯险或不断创新,他把新的当代艺术作品赎罪券放到美术馆里来承认合法性,这是西方美术馆的基督教结构。那我们如何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模式?我们尝试用中国式的神圣空间结构,首先有三道拱门,神门,人进到里面就变成神圣空间,外面是俗世的空间。然后在里面,正中间十字对称交轴有一个中心塔柱的结构,周围所有东西都是中轴对称的。在最里面替代神像的雕塑作品是艺术家做的女娲补天的形象,它是中国的创世纪故事,放在原本神像的位置,层层叠压,需要不断地绕来绕去,然后进入私密空间,跟神像对话,由此形成一种神圣关系。这个是一个在形式和题材上非常别开生面的展览,非常大的一个创新式探索。所有的当代艺术作品嵌到展览里就成了像寺庙的道具、器具,成为了有用的作品。活动开幕的时候真的请了道士,在里面进行了一场法事活动,让所有作品都在这个仪式空间里发生了效应。那古代的当代艺术是什么?就是这些仪式。仪式本身就像一个剧场,同时又解决一些精神性和集体共识的问题。

【第八日】道教之旅

【第八日】艺术家访问科学家之道教之旅

左:《地天通-时空的神圣秩序》海报,右:《地天通-时空的神圣秩序》展览现场

【空间站】 | 地天通—时空的神圣秩序

【空间站】现场 | 地天通—时空的神圣秩序

我们还在巫术说进行了关于脑科学和潜意识之旅的研究。这是我们邀请的催眠师,当时在空间站里邀请了艺术圈号称有各种奇怪感应的人和催眠师共同完成这个项目,从下午2点进行到晚上12点,大家非常激动。我们重点研究梦境,然后潜意识催眠,以及大家可以在梦里看到的东西和它们的功效:如何去解释和认识梦,如何了解潜意识现象以及如何使用它。这方面我们研究了好几年,走得非常深。这个展览实际上相当于做了一个舞台,把空间营造成像是在宇宙里飘浮的存在物,艺术家的作品都像悬浮的不明飞行物,出现在空间里。活动中还举办了一场时尚秀,中间的T台像海底沉船一样放着人类的各种文明残积、沉积物,它变成时空错乱、上下混杂的一个沉浸式空间。我们还做了关于梦的研究的展览,也请了非常多的学者来参与关于梦的讨论。这位艺术家专门记录自己和其他人的梦,他汇集了五六百个梦,在他的作品上汇集了时代人的潜意识:梦到底是什么样的,别人的梦都是什么样的。他都做人类学田野调查式的讨论。这也是我策划的展览。

【第八日】潜意识之旅

第八日  '艺术与科学'——潜意识之旅

【第八日】XX体-第三季 地质矿物

第八日 The 8th Day | XX 体——第三季 地质矿物

同样,除了讨论飞到天上去的潜意识和宗教,我们还讨论数学问题。我们请了一个法国的数学家,长期引导领读关于认知科学的的一套书,四本书。每周晚上,他讲每一本书的章节问题,用数学家最严谨的逻辑带着我们进入到他的思路里,理解认知科学的体系。这个作品是董大为围绕着数学规律来创作的,我给他办了三四个展览。当然,毫无疑问,我们也是研究现代最新的科技,比如去魏坤琳主持的虚拟现实实验室,《骇客帝国》的一样的存在,他所有的研究脑洞都很大,是非常刷三观的一个神奇实验室。

【第八日】第三季 数学:抽象的艺术

第八日 The 8th Day | 第三季 数学:抽象的艺术

【第八日】认知科学哲学系列导读-系列海报

线上第八日丨认知科学哲学系列导读(一)

线上第八日丨认知科学哲学系列导读(二)

【第八日】造图计划-人工智能艺术项目

同时,我们也跟微软合作了一个“造图计划”,大概是三四年前做的项目。我召集新媒体艺术家,和艺术圈里最接近人工智能的一帮人,跟微软小冰和微软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科学家进行讨论和对话,商量合作的项目。这是当时在微软开会的场景,真的有艺术家的创作思路跟人工智能一模一样。我们也会了解人工智能的深度算法和它们是如何识图编程的,计算机是怎么想的,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也非常有意思,甚至可以解释一切。这是我后来做的田晓磊个展,做了三四个他的展览。他的展是关于人机之间的结合,人机杂糅主题。

【第八日】科学史与西方神秘学

“第八日” 艺术与科学 | 张卜天讲座 《科学史与西方神秘学》《从自然志到自然史--时间维度是如何引入的》

《人造仙境》-2015年中韩青年艺术展

人造仙境—2015中韩青年艺术展

奇点-董大为个展

奇点—董大为香港贝浩登个展 | Dawei DONG “A SINGULAR POINT”

在上海,我还策划过一个关于修身术的群展。人工智能更多时候让我们重新认识什么是人,人跟机器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人的意识,如何才能成为人,而不会被机器完全取代。在这里,人被机器倒逼,必须找到终极意义和价值。研究关于人存在的必要性的终极问题,“修身术”无疑是艺术家从各个角度讨论何以为人的概念。通过这几年不同学科的探索和经历,我们可以持着一种绝对客观主义去看待我们不理解的任何现象。

左:《修身术-世界身体的自我技术》海报,右:《修身术-世界身体的自我技术》参展作品

《修身术-世界身体的自我技术》策展人:付晓东 导览现场

修身术-世界身体的自我技术

今年的11月20号,我在湖北美术馆策划了一个展——第五届美术文献三年展,主题定作《生生》。武汉是疫情期间最早封城的地方,我希望《生生》展是一个新生的起点或者新认知的起点,新的创造力开发的起点。它的副标题是《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我们看艺术家名单,这是我第一次公布。这个展分成几个部分,关于自然的生产,人的生产,技术的生产,也包含最未来的科幻3D的想象,是从最古的地方一直到最新的、最前沿的地方,把它做了融合。在这个展览里有很多比如国际大师,还有中国最好的艺术家,很多跟这个话题有关系的方方面面的人,共同呈现一场盛大的展览。它也将呈现多年来我探索艺术与不同学科之间关系形成的对世界、对宇宙、对自然的整体论的认知。

《生生—第五届武汉美术文献展》海报

(1DE94 © 郭瑞文Raven kwok)

我们经常说,只有人有创造力,人是宇宙的重心,在这个展览里完全不是。我们把自然也认为是创造的主体,生生,自然是不断生成的,生成万物,长庄稼、长粮食,生动物,还有各种天气,都是自然逻辑循环产生的。技术也是,比如人工智能,算法会自动生成新的东西;比如Siri(苹果智能语音助手)会不会聊天,人工智能到底有没有智商。机器也会产生很多人们无法理解的跳轨错误,它为什么会出现乱码?人控制不了,实际上机器也有自己的创造力。我们现在常说的跨物种之间基因改造,实际很多科学家的实验室已经走在科幻片的前面,我们的调查过程非常毁三观。可以说,科技是世界上最改造三观的地方。

非常希望大家在后面能够关注这个展览,看到我们在跨20多个学科之后重新理解的世界,看到由不同行业艺术家共同搭建的共振场域。谢谢大家!

生生——天人厅  展览现场

生生——自然厅  展览现场

【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 天人厅(I)
自然厅 参展艺术家名单:(按字母顺序)
毕建业 曹雨西 陈欣+黄钰文 邓洧 邓悦君 段正渠  耿旖旎 康剑飞 李象群 林海钟 刘丹
欧阳苏龙 秦琦 隋建国 王梵僧 王璜生 展望 一了 张湘溪 周春芽

【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 自然厅(II)

天人厅 参展艺术家名单:(按字母顺序)

安尼施·卡普尔(英国)成瑞娴(美国)郭凤怡 黄宇 兴梁硕 梁绍基 马修·巴尼(美国)

任戎(德国)王光乐 王令杰+郝经芳 王欣 徐小鼎 闫晓静(加拿大)

【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 | 人的生产厅(三)

人的生产厅 参展艺术家名单:(按字母顺序)

迟世林 第八日—艺术与科学项目  耿建翌 黄小鹏(第五工作室到黄边站)贾蔼力 孟思特

南京社区原生艺术工作室 史金淞 司建伟

技术的生产厅 参展艺术家名单:(按字母顺序)

比尔·沃恩+春华·凯瑟琳·董(加拿大) 陈晓云 仇晓飞 隋建国 费俊 付佳妮+史昊鹏 郭锐文

李姝睿 林舒 鲁大东 能尖日 龚剑 胡介鸣 黄太熙(美国) 李继开 廖文峰  毛晨雨 时子媛

王品添 杨帆 杨鑫 张智峰 张周捷 郑达

后人类音像放映单元 参展艺术家名单:(按字母顺序)

蔡宇潇 雷磊 梁文华 彭浩旻 田晓磊 袁中天 张文心 张羽洋

大地母亲 参展艺术家名单:(按字母顺序)

郭桢(美国) 黄静远  胡晓媛 靳卫红 吕胜中 马修·巴尼  乔治·德·契里柯 申亮  杨子敏  喻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