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邻居今日荐书:一头猪再也不写了?
[美]理查德·桑内特著
黄煜宁译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当代,把整个西方文明史中最有代表性的城市都给说到了。
荐书人:汪燕辉
首先作者的思维方式很独特,以前没有接触过把身体和城市做链接的角度写的书,所以对于我来说特别的新鲜。
另外,这本书里贯穿的历史感特别强,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当代,把整个西方文明史中最有代表性的城市都给说到了。
这本书我自己看完以后特别希望大家能一起讨论讨论,因为它又丰富的延展性,里面有很多话题都值得讨论;也有许多观点,你看到的时候会特别有共鸣。
邱小石:DIAO计划第二期推的《肉体与石头》,第三期推的还是这个作者的《匠人》,太厉害了,我觉得他什么东西都能写成一本书。
[美]杰拉尔德·埃德尔曼著
唐璐译
“意识”这么难以用科学方法研究的东西已经开始可以用科学方法做一些探索了。
荐书人:李子
现在这个社会,科学已经渗入到各个层面,但仍然有一些领域,科学的进入程度还比较浅,例如意识这个事物。
我现在做在线教育,要考虑知识是怎么来的,就开始接触认知发展的一套东西,有朋友就推荐我说你看看脑神经相关的、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的东西,他说这块科学的进展会导致整个认知科学,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的许多内容重写。
这是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写的书,我还没看完,但是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意识”这么难以用科学方法研究的东西已经开始可以用科学方法做一些探索了。
子瑜:这本书是通过研究大脑的结构、神经元……来确定你的某一个想法主要刺激在哪个区域?
李子:最底层最细节的类似于这样,然后以脑神经的活动区域再和认知科学做对应,重构认知科学的理论,应该是能够做这种层面的研究的。比如意识怎么发生的,怎么把一系列概念延展到应用等等。我蛮好奇这个,因为在教育学上用得比较多一点,比如学习过程的研究和学习环境的搭建等等。
[法]洛朗丝·柯赛著
孟婕译
对写作能不能继续下去的各种可能性的探讨。
荐书人:白水太白
这是我一直比较关心的话题,很多成名或者很牛的作家为什么突然就不写了。这本书是个短篇小说集,围绕这个主题产生了各种故事,也是对写作能不能继续下去的各种可能性的探讨。故事还比较好玩,不过也不是全都喜欢,靠前的那几篇更喜欢一点。
子瑜:比如江郎才尽了,该怎么办?
白水:它不是学术书,它只是把一些的可能性编成了故事。比如江郎才尽,书里还有其他各种奇奇怪怪的原因,人就不再写了。
李子:是个纪实性的?
白水:不是,小说。
[英]朱利安·巴吉尼著
吴奕俊译
通过这些实验,来分析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方式,发掘漏洞。
[瑞]哈瑞·马丁松著
万之译
童年中简单的小故事,但内心的落寞,恐惧和悲伤特别细腻。
荐书人:子瑜
这本书给出一系列的小的故事,要求在单一变量/极端情况来给出答案。通过这些实验,来分析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方式,发掘漏洞。
比如里面故事讲: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从来都不吃猪肉的,但是有一头会思想的猪它想要被吃掉,这个时候你是该吃还是不该吃呢?还有一个话题是,一个人特别想有外遇,但是他又觉得这样不忠贞,现在有一个计算机开发的虚拟技术,可以模拟性爱过程中的所有的感受,你认为他要不要去尝试一次呢?
这本书给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挑战理所当然的答案,蛮有意思的,读起来也挺轻松的。
我昨天晚上偶然翻到的一个诺贝尔奖的小说叫《荨麻开花》。推荐的原因它里面很简单朴实,童年中简单的小故事,但内心的落寞,恐惧和悲伤特别细腻。它让我唤起自己童年的时候快遗忘的那些迷茫……非常感动。所以,多推荐一本。
杨明漪著
中华武士会不光是把各门派集中起来的简单集合,它背后有一个当时清末的尚武思潮。
荐书人:凤梨虾米
主要是写当时武林三大门派里的人物,太极、八卦和形意,这三个门派是支撑中华武士会的骨干,电影《一代宗师》里也有提到。
实际上中华武士会不光是把各门派集中起来的简单集合,它背后有一个当时清末的尚武思潮,大家觉得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重新集中武林的力量,把拳术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来普及到学校里,各阶层里去,让它作为一种可以让大家身体更好的方式,而且有别于西方的体育传统,他是从中国传统里生长出来的。
写这个书的人是当时中华武士会的一个成员叫杨明漪,他把他见到的听到的那些门派里的拳师的故事都集中起来写了一下。这个好玩在哪儿呢?它是一种武侠小说传统,这个武侠小说传统又区别于我们脑子里那个固有的金庸和古龙的武侠想象,它是一种写实的传统,这个写实是通过传记的方式来完成的。
我当时没有想它和其他晚清传记的联系,但是这次看夏老师的书,发现书里提到当时会给女孩子读一些西方的和中国传统的一些优秀的女性传记,用这样的方式来建构女子国民常识。实际上对武侠人物做传,这个传本身也是在树立一种典范,这个典范就是一个尚武的典范。这个尚武典范是从梁启超就开始树立的,梁启超把先秦人物里与尚武沾边的人列在一起建立一个尚武传统,把孔子这些都算在一起,写成一本书叫做《中国之武士道》。这个点子本来也是从日本借鉴而来的。后来不断有为武侠做传的尝试,这个尚武背景下的武侠传记实践与已有的唐传奇以及后来的笔记小说结合起来,就有了清末和民国的诸多武侠小说。我们现在说的现代武侠小说鼻祖平江不肖生的《近代侠义英雄传》也与此关系密切。
还有一些好玩的地方,比如这些武林人物原本地位是很低的,大家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只流传在师徒之间口耳相传,他们的名字到底是哪几个字是很成问题的,真的要写成传记,写成小说,写成《近今北方健者传》就会涉及到一个问题,那些拳师叫什么名字,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拳师的名字在当时的不同传记中出现,会有一些音是一样的,字是不一样的,不能确定他们到底叫什么,甚至连他们儿子和徒弟写的都不同。可见拳师这个职业最早是没有地位的,到了近代要尚武,重新树立一些典范以后重新讲他们的故事,把他们列入传记里重新给他们名字,重新来书写他们,他们才被建构一起一系列意义,于是名字就成问题了。大概就是这样的。
这本是台湾再版的。这本书本来没有了,中华武士会学员的后人想把它整理出来,就找到了李星阶(形意拳师,李存义弟子,中华武士会主持者)的后人,他们还有最初刊印的书,于是在中华武师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再版出来,就是我手里这本。
本期编辑:杨早
阅|读|邻|居
微信号:yuedulinju
读不孤 必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