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族源
探究湘西北“土家族”的族源问题时,个人总的感觉是:湘西北人来人往。曾经在这块神奇土地上活动过的民族集团大致有:神农氏、古三苗、蚩尤、九黎、祝融、百濮、楚、巴等。潘光旦教授得出“湘西北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之后”的结论,不能说不对,因为历史的迁移或积淀,他能看到的事实是现存于湘西北的这个民族与古代巴人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理有据,并非能够轻易否定。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潘教授没有缺陷。事实上,现在能够大致弄清的生活在湘西北的古代民族集团的成分是异常复杂的,前述的古三苗、九黎、百濮、楚、巴等民族集团都曾经生活于斯。于是,湘西北的土家族就不能简单的说成是古代巴人之后。相反,湘西北的土家族是本地的土著民族的观点或许更可信。这个土著民族,曾经受到过古三苗、九黎、百濮、楚、巴等民族集团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但顽固地、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往远处说,湘西北人是神农的后代,再往后可能就是百濮的一支,而百濮应该属于古三苗的一支,因此古三苗的一支可能就是湘西北人的较早先祖。但是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湘西北土家族的血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其中不泛九黎、楚、巴等民族集团的血液,其中后来巴人的血液应该是最浓的,加上湘西北长达八百年历史土司制度的相对稳固,所以将湘西北的这个土著民族归类于“巴人”,以确定成立一个多达800万人口的“土家族”,或许是潘教授的折中、无奈、聪明之举。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湘西北的“土家族”并非简单的“巴人之后”,因为巴人来到或统治湘西北地区之前,这里并非没有人类居住,湘西北的“土著民族”应该有自己更早的先祖,它是百濮一支(古三苗)的后代的结论更可信(濮在楚西南,古三苗被清晰地标注在历史地图上的湘西北位置等都是证明)。
古三苗民族集团的发展、迁移历史很值得研究。有两次涉及古三苗民族集团大的迁徙的史实值得注意:一是往西北“三危”迁移,二是与九黎融合后往江汉平原之南迁移。
个人有种感觉,但仅仅是感觉或猜测而已。即在远古时代,南方有一支强大的土著民族(或许就是神农民族集团),他们最先在南方活动,曾经向外扩张去了中原一带,最后因为斗争又被迫退回原来的大致居住地,在这进退的过程中,这只土著民族集团融合了其他民族集团的文化。远古,可能有三只大的力量在抗衡:一支源自于西南,一支源自于西北、一支源自于东南。湘西北的“土著”可能最早就归属于西南的一支。西南和西北的两支,可能都源自于喜马拉雅山麓,西方应该是古代民族集团进入然后往东北、西南、东南、中原慢慢迁徙的入口,一北一南,西北民族集团以黄河为母亲河,西南民族集团以长江为母亲河,而东南的一支有可能是西南这支扩张过去的。汉族的强大不断逼迫其他少数民族向边缘地带退缩或迁移。远古,大的民族集团的抗争可能只有南北两支,即炎黄之争,后来神农民族集团的大部分融入黄帝集团,另外的一部分蚩尤集团则继续着这种对抗,直到形成后来新的南北两支三苗民族集团。因此,古代三苗民族集团的势力和地位是不容低估的。仅此猜测而已。
关于湘西北土家族的族源问题,个人目前还是坚持那句玩笑话:湘西北的土家族是“杂种”(它与西南现存的很多少数民族的联系非常紧密,其中秦、楚、巴对其文化影响最甚,古三苗或许是现存西南很多少数民族共同的一个较早的民族集团。时至今日,湘西北的“土著民族”的血统早已不再单纯。没有歧视或鄙夷的因素,请别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