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卷35辯樂解诗解3車甲藏库武王复礼尊亲孝悌

汝獨未聞,牧野語乎,武王克殷,商之政,

未及下車,黃帝之後,則封於薊;帝堯之後,

於祝;帝舜之後,於陳;下車又封,

夏后氏後,於杞地;殷之後也,於宋;

王子比干,之于,釋囚箕子,使人,

商容舊礼,以復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祿.

既濟河西,馬散華山,之陽弗乘,牛散桃林,

之野弗服.車甲釁之,藏諸府庫,示弗.

倒載干戈,包以虎皮,將率之士,使為諸侯,

命曰鞬橐,然後天下,知武王之,不復用兵.

队,修郊射礼,宫习,以貍首乐,

宫习,以騶虞乐,貫革射息;裨冕搢笏,

虎賁脫劍;郊祀后稷,民知尊父;配明堂而,

民知孝焉;朝覲礼,然後諸侯,知所以臣;

耕籍田,然後民知,所以敬親.六者天下,

之大教也.三老五更,食於太學,天子躬自,

袒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冕而總干,

所以教,諸侯之悌.如此,周道四達,

禮樂交通.遲久,不亦宜乎.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情真义深,亲亲仁民,天下心归.

原文繁体

今汝獨未聞牧野之語乎,武王克殷而反商之政,未及下車,則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又封夏后氏之後於杞,封殷之後於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使人行商容之舊,以復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祿.既濟河西,馬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復服.車甲則釁之,而藏之諸府庫,以示弗復用.倒載干戈而包之以虎皮,將率之士,使為諸侯,命之曰鞬橐,然後天下知武王之不復用兵也.散軍而修郊射,左射以貍首,右射以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脫劍;郊祀后稷,而民知尊父焉;配明堂而民知孝焉;朝覲然後諸侯知所以臣;耕籍然後民知所以敬親.六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袒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冕而總干,所以教諸侯之弟也.如此則周道四達,禮樂交通.夫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原文】
   “今汝独未闻牧野之语乎,武王克殷而反商之政,未及下车,则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又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封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人行商容之旧,以复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禄。既济河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车甲则之而藏之诸府库以示弗复用。倒载干戈而包之以虎皮,将率之士使为诸侯,命之曰鞬橐,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散军而修郊射,左射以《狸首》,右射以《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脱剑;郊祀后稷,而民知尊父焉;配明堂,而民知孝焉;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籍,然后民知所以敬亲。六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如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译文】

“难道你至今还没听说过牧野之战的故事吗?周武王攻克殷商的都城,就把统治当地的权力还给了殷商的后裔。还没有进入商都,就把蓟地分封给了黄帝后裔,把祝地分封给了尧帝后裔,把陈地分封给了舜帝后裔;到达商都后,又把杞地分封给了夏侯氏后裔,把宋地分封给了殷商后裔,还增修王子比干的坟墓,以旌其德,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派人寻找回礼官商容,并官复原职,解除了殷纣时对百姓的苛政,成倍地增加官吏的俸禄。随后渡过黄河西行,将驾车的马匹散养华山南坡不再乘坐马车,将运输辎重的牛散养在桃林原野不再使用,战车铠甲则涂上牲血收藏于府库以示停用,将盾牌、长矛等兵器倒置并且包上虎皮,分封将帅们为各地诸侯。这一系列的措施,称之为'鞬橐’,即封存战备。自此后,天下人都知道周武王不再用兵打仗。武王解散军队后就在郊区的学宫礼学习乡射之礼,在东郊学宫习射时,奏《狸首》乐来节制射箭,在西郊学宫习射时,奏《驺虞》乐来节制射箭,由此,那种贯穿皮革盔甲的杀戮之射就休止了。臣子们身穿礼服,头戴冠冕,腰插笏板,连那些曾经勇猛的将士也解除了佩剑。在南郊祭祀后稷,从而使百姓知道尊重长辈之道,在明堂祭祀天帝而配享先祖,从而使百姓懂得孝道。施行朝拜觐见的礼制,然后诸侯就懂得了做臣子之道。亲自参加耕藉之礼,然后百姓就知道如何尊敬父母。这六方面,是天子重要的政教。在太学中供养三老五更,天子袒露左臂,亲自切割牲肉,端着肉酱向他们献食,食毕,有亲自端着酒具请他们漱口,之后,天子自己带上冠冕,手持盾牌,跳起舞蹈,向他们表示慰问,这样做,是为了教导诸侯,敬重兄长。如此一来,周朝的政教畅达于四方,礼乐周流通行。因此《武》舞的表演持续很长时间,不也是理所当然吗?”


【注释】
牧野之语:指牧野之战的故事。
   牧野之战,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商军倒戈,纣王自杀,殷商灭亡。
蓟:在今北京西南角,后为燕国都城所在地。
祝:在今山东济南西南,后为齐国所灭。
陈:在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
杞:在今河南杞县,相传周武王封夏禹后代东楼公于此。
封殷之后于宋:
   王肃注:“武王伐殷,封其子禄父。武王崩,禄父叛,周公诛之,封微子于宋,以为殷后。禄父不成殷后。故成言之”
比干:牧野(今河南卫辉)人,因封于比地,故称比干,也称王子比干,商王文丁庶子,商王帝乙之弟,商纣王帝辛之叔,殷商王室的重臣。
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j),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朝鲜,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与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在孔子《论语·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官至太师,因屡谏纣王被囚禁,后背周武王释放留镐(hào)京。
使人行商容之旧,以复其位:
   王肃注:“商容,商之礼官。其位,旧居也。传说多以商容为殷之贤人,或(四库本作'行者’)使箕子求商容乎!行,犹索也。”
庶民弛政:
   王肃注:“解其力役之事。”
   实则解除百姓殷纣时所负担的苛政。四库、同文本此后无“庶士倍禄”四字。
既济河西:
   指周武王灭商后,率军南渡黄河,西还镐京。
   济,渡。河,黄河。
桃林:王肃注:“桃林,西方塞也。”
将率之士使为诸侯,命之曰鞬橐:
   率,通“帅”,主将。
   鞬橐,jin tuó,盛弓箭的器具。此指封藏兵甲。
   王肃注:“言所以藏弓矢而不用者,将率之士力也。故使以为诸侯。为之鞬橐也。”
郊射:王肃注:“郊有学官,可以习礼。”
左射以《狸首》,右射以《驺虞》:王肃注:“左东学,右西学,《狸首》、《驺虞》所为节也。”《狸首》、《驺虞》皆为乐章之名。
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脱剑:
   王肃注:“之属,通谓之裨冕。脱剑,解剑也。”按,衮冕,即衮衣和冕,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是皇帝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
   裨,pí,古时祭祀时穿的次等礼服,戴的次等礼冠。
   搢笏:jìn hù。古代官员的官服,没有口袋,于是将笏直接插在腰带上,叫“搢笏”,亦作“搢忽”,即插笏。
   虎贲,hbn,为九锡中的一种赏赐,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
郊祀:四库、同文本作“郊配”。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于此举行。
耕籍,然后民知所以敬亲:
   王肃注:“亲耕籍田,所以奉祠祀之粢盛。”
   耕籍,亦作“耕籍”、“耕耤”。古时每年春耕前,天子、诸侯举行仪式,亲耕藉田,种植供祭祀用的谷物,并以示劝农。历代皆有此制,称为耕藉礼或籍田礼。
食三老五更于太学:
   古代朝廷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以示敬老,食,sì,通“饲”,拿食物给人吃,引申为招待、供养。
执爵而酳:
   王肃注:“食已饮酒,谓之酳也。酳,音胤。”
   古代宴会或者祭祀时的一种礼节,即食毕以酒漱口。
   爵,古代酒具。
   酳,yìn,吃东西后用酒漱口。
冕而总干:
   王肃注:“亲在舞位。”即亲自带上帽子,手持盾牌跳舞。
弟:通“悌”,敬重兄长。四库、同文本此后有“也”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