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莲‖玩诗钟学典故(二 )
盛跃章,天津人,机械专业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机械产品研发及生产工艺设计,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应用成套设计工作。工作之余喜欢读唐诗宋词、玩对联、填词,自娱自乐。
【中华诗钟每日一题】2021.06.09"童·落"四唱
宁武颛童犹可赞,
邓攸寥落岂能羞。
笑看胆落听温造,
悯读颠童伐顷公。
这个题,我写了俩钟,背后的故事很有意思,听我慢慢道来。
宁武,即宁武子,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今山东菏泽牡丹区人。典籍亦作“宁武”“宁子”、“宁生"、“甯生"。
颛童,即颛蒙,也就是愚味的意思。
《论语·公冶长》:“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后以 宁武子 为国家有道则进用其智能、无道则佯愚以全身的政治家的典型。
古人的诗句中,也是常用到此典故。
例如:
晋 卢谌 《赠刘琨一首并书》:“卷异蘧子,愚殊寗生。”
蘧子,是指蘧瑗,字伯玉。关于蘧伯玉,这里不展开讲了,只捎带几句,喜欢弄个究竟的钟友,可以自查。
《论语》记载: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看看与上面那段话是不是有点相近呢。
蘧伯玉是孔子尊敬和称颂的君子。
苏辙也写过:蘧子知非惭已晚,白公起定惜余春。
就此打住,再讲就讲到白公那去了。书归正传,继续讲宁武。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诗:“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直似王陵戇,非如宁武愚。”
[唐]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诗: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
[宋] 郭印《和赵茂州即事六首》诗:纵横窍鄙张仪诈,怀卷终思宁武愚。
王陵戇、嵇康懒、张仪诈,钟友不熟悉的自查吧,这里一一道来,就跑题了。举这么多例,就是说明宁武愚的典故,诗人们津津乐道。
邓攸 ,字伯道。
寥落,谓孤单,寂寞。
说邓攸可能不为人熟悉,但伯道无儿,伯道无子的典故,可以说熟悉的人就多了。
典故的用法:伯道孤单、伯道暮年、伯道无后、哭邓攸、无儿悲邓攸、邓家无子、邓攸无儿、邓攸无子等,都是说的这个典故。见《晋书·良吏传·邓攸》。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谢太傅重邓僕射 ,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后用作叹人无子之典。
邓攸,晋国人,曾任吴郡(今苏州)太守,官至尚书右仆射。邓攸从小开始便历经苦难,7岁那年父亲去世,不久之后母亲、祖母也相继去世,他和弟弟相依为命,好不容易长大了,弟弟也去世了,只留下一个儿子,邓攸待侄子如同亲儿那般照顾,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好在邓攸的祖父有赐官,朝廷让邓攸接任,上任以后的邓攸事事亲力亲为,且为人刚正不阿,很快就得到了镇军将军贾混的认可,还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夫妻二人感情和谐,不久便生下了一个儿子,众人皆喜。
永嘉八年,八王作乱,兵连祸结,百姓涂炭,随后吴郡失守,百姓争相逃命。邓攸是太守,因衙役四散,又无亲人,只得自己挑着自己的幼子及兄嫂遗子邓绥,徒步南逃,及至泗水之滨,正遇石勒乱兵追赶来近。邓攸一人难携两幼,沉思之后,对着妻子说:“我弟弟死得早,就留下了遗民(侄子)一个孩子,不如我们扔下自己的孩子,带着遗民逃走吧。”听到丈夫说这样的话,妻子当即泪如雨下,邓攸替她擦掉眼泪,说道:“别哭了,我们还年轻,以后还会有孩子的。”(《世说新语》:“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
妻子只能答应,于是他们让儿子留在原地“等他们回来”,然后抱着侄子走了,儿子虽小,但也十分聪慧,一路紧紧跟在父母身后,怎么甩也甩不掉,邓攸见状,直接狠下心来把儿子绑在了不远处的大树上,然后带着妻子和侄子离开。这就是“邓攸弃儿保侄”的故事。
话说当时邓攸狠心丢下儿子后,过了泗水, 还是被石勒等人追上了,石勒举刀欲杀邓攸,邓攸诉说南逃种种, 亲生儿已不能保, 恳求石勒只杀他夫妻二人,保全侄儿性命,以存亡兄一脉生机。石勒听说邓攸弃儿保侄,大义可钦,甚为感动,遂决定让其逃生,又恐这三人在路上又有不测,便随手采下路旁的菖蒲和艾枝,插于三人身上, 并传下军令:“遇身插菖蒲艾枝者,乃仁义之人,不准滥杀!”
五月五日,邓攸等三人终于逃至福建宁化石壁洞,此处乃中原南来者之转运站。眼看追兵将至,此地百姓将成刀下冤鬼,他记起石勒亲传的军令。忙叫各家各户都在门上插了菖蒲艾枝。当追兵到此时,见家家户户门插菖蒲艾枝,军令如山,不敢滥杀,扬长而去。而这些百姓日后转徙闽南、台湾各地。为感念邓攸救命之恩,每于端午节插此以作纪念。或有贴上对联云:“菖蒲驱恶迎吉庆,艾叶避邪保平安。”到了后来,门上插菖蒲艾枝的习俗逐渐演变成使用艾叶洗澡。
最后邓攸一行人顺利到达东晋首都建康城,晋元帝司马睿听了他弃儿保侄的故事,也非常感动,封邓攸为郎官。从石勒和司马睿的反应不难看出,当时的人们对邓攸“弃儿保侄”的选择是非常认可的,并没有觉得邓攸的三观有什么问题。
邓攸永嘉之乱后,举家迁往南方,然而邓攸的妻子贾氏因为伤心过度,从此丧失了生育能力,邓攸为了传宗接代,又娶了一个小妾,老夫少妻自然是恩爱异常。后来有一天,邓攸跟他小妾闲聊,就顺嘴问起了她的经历。小妾就说:自己是北方人,遭遇乱世才来到南方。等追忆到她父母的姓名时,邓攸发现这个小妾竟是他的外甥女。邓攸为人道德高尚,言行高洁,知道了这件事后,悔恨终生,从此拒绝和她同房,也不再纳妾,最后邓攸绝了后,不过后来侄子顺利娶妻生子,邓攸那位英年早逝的兄弟反而有了后人。
其实,对于邓攸来说,娶个小妾是刚需。弃儿保侄彰显了邓攸的仁义,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能体现邓攸人品的高洁。
后来邓攸“弃儿保侄”的故事越传越广,人们纷纷称赞他的大义精神,感叹道:“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邓攸无子寻知命”。
在官场上,邓攸也是一个难得的好官。晋元帝任命他出任吴郡太守。邓攸自己带着米粮前去就任,不肯接受俸禄,只喝吴郡的水。当时吴郡正闹饥荒,邓攸上书请求朝廷赈济,但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复。为了不让百姓饿死,邓攸便冒着杀头之罪私自下令开仓放粮。幸好当时的皇帝还比较开明,谅情而宽赦其罪。邓攸在吴郡任太守期间,政通人和,可以被称作东晋中兴时期的好太守。后来,当他因病辞去太守的官职时,对于郡府中用于迎送的数百万钱财,连一文钱也没有带走。他离开吴郡时,数千百姓牵着邓攸的船,不忍让他离去。邓攸只得留下稍住,夜晚才悄然离去。
人这一生,是最难评价的,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于前人。说他是沽名钓誉之徒也好。道德楷模也罢。没有处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的情境。弃儿保侄、缚儿于树和纳甥为妾都不值得我们为他树碑立传来学习,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应该是他心忧百姓、清廉为民,造福一方的为官之道。
伯道的典故,历来文人们更是频频写入诗词。
[唐] 白居易《阿崔》: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商瞿,年长无子。《列传》又云:“商瞿年长无子,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
[明] 汤胤勣《义妇行》:男子虽羞邓伯道,妇女何惭鲁义姑。
鲁义姑,女版的邓伯道,读者可以自查。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句后人历来有争议的,认为曲解了孟子的本义。
在古人的传统思想中,无后,是很抬不起头来的一件事,觉得很羞涩。
这也是钟句写的邓攸寥落岂能羞,羞字的来由,放在现代社会,更是有何值得羞的呢?
邓攸为了侄子而舍弃自己的儿子,这在现今看来简直匪夷所思。但是在当时的道德规范下,邓攸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因为他已经答应了弟弟的嘱托。邓攸认为“义”是高于一切的,甚至于生命。
第二个钟,由于篇幅的原因,咱们下次接着讲。
步莲诗钟社,是中国楹联学会诗钟社的直属分社。以诗钟为主,兼修诗词联赋。社内组织结构严谨、分工明确。多次组织全国性诗钟大赛,并社员多次在全国赛事中夺殿抡元。本集为步莲学员习作,方家多提宝贵意见,以兹鼓励!
加入步莲诗钟社的两种方式:
一、在全国诗钟赛中上过榜的吟友,发过来链接证明一下即可入社;
二、1小时内对出10个句子,9人评审5人通过即可入社。
本社立足天津,着眼全国,有志于此的文字爱好者可加微信15102231223,共臻乐事!
【社 长】王柏松
【执行社长】杨庆栗
【常务副社长】王善全
【副 社 长】刘士杰 樊玮鑫
【秘 书 长】陈红辉
【副秘书长】王 莉 于凤铃 赵 婧 王洁
【常务理事】盛跃章 范克明 李永强 崔振生 吉长虹
【理 事】高小梅 张建军 胡建国 杨风雨 汪永新 洪东 张金利 刘国强 林鑫 杜烜
【研究员】(待添加)
王柏松 王善全 陈红辉 王 莉 于凤铃 盛跃章 樊玮鑫 高小梅 张建军 胡建国 杨风雨 汪永新 洪东 张金利 刘国强 林鑫 杜烜 崔振生 王东兵 赵成茹
【本期编辑】王善全 于凤铃 盛跃章
【图文编排 】于凤铃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请告知,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归作者/版权方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平台仅提供参考、学习、交流之用。
《步莲诗钟优选卷》为内部交流书刊,尚有少量余数以飨钟友。买单册28元/册,买上下册45元/套,包邮(百世快递)。
联系人:王善全(15102231223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