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上级请示工作?【原创】
石头说
从没关系,到有关系,掺杂的是彼此的麻烦,越喜欢麻烦,越不怕麻烦,那么感情也就越好。
生活中,都说“有困难,找警察”。
机关业务工作中,遇到拿不准、吃不透的事,找警察一定不如找上级。
01
怎么找,有学问!
何谓“上级”,就是需要工作上请示、情感上仰视的那一级。
他们既出文件,又要监督,业务好坏他们说了算。
拿起电话就打,把上级当成随呼随到的保姆,这肯定不行。
办公室没人接,直接打手机,至于是在茅坑还是在会场,不管不问,这肯定也不行。
把应该请示副处长的事情请示了处长,把应该请示处长的事情请示了副处长,这肯定也不行。
…………
不行、不行、不行,怎么样才能行。
答案是要想清楚再问,搞明白再问,“请”是态度和方法,“示”是结果,没好好方法,哪来的好结果。
一问,咨询时机是否真的合适?
“黑色星期一”,你一个电话来,纠缠不清,影响一天好心情。
“周末喜相逢”,你一个电话来,叨叨唠唠,影响假期好心情。
至于在茅坑里还愿意和你讨论工作,那更是匪夷所思的“壮举”了。
二问,文件精神是否真的吃透?
每一个文件背后,都有汗水和付出。尊重上级,就从研读文件开始。
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就想和上级“辩论辩论”,注定是贻笑大方的。想辩,也得有点真才学,问点上档次的问题。
三问,避免矛盾是否真的做到?
因为请示问题,衍生出的矛盾不在少数。
该问处长的,副处长“勇挑重担”了,结果却是“驴唇不对马嘴”。
该由副处长答复的,他又矛盾上交,“迅速传球”,处长越干越累。
长期以往,难免心生芥蒂。
02
谁来找,也是学问!
A、B是市局的两位副局长,行事风格截然不同。
A局长喜欢事必躬亲,凡是要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的事情,他总是走在最前面,唯恐下属问不清。
B局长属于“锅不热,饼不贴”的,几乎从不和上级部门沟通。
省厅的处长普遍都喜欢A,因为A给人感觉贴得紧、跟得上。
虽然有时难免絮叨麻烦,但人与人的感情不都是麻烦出来的吗?
从没关系,到有关系,掺杂的是彼此的麻烦,越喜欢麻烦,越不怕麻烦,那么感情也就越好。
请示就是麻烦,把握一定的度,不仅不会烦,而且会产生麻酥酥的奇妙感觉。
B的下属多少有些怨气,领导事事不带头,考核都犯愁。
C是省厅处长,因为工作调整,先是和A的“蜜月期”,然后遭遇和B的“冷淡期”。
C有一次忍不住说了,“你们B局长也是可以和我沟通工作的。”
沟通沟通,一“勾”就通,不“勾”怎可通?
03
一次成功的请示
省里一个部门出了个文件,有不少看不明白、说不清楚的地方。
在市里工作的小D刚翻了两页,发现了一个问题,决定打电话请示。
E是小D的上级。他说,不急,想清楚再问,想好了再问。
第一步,不搞“前列腺发炎滴滴拉拉”。
全面吃透文件精神,把需要请示的问题,全部找出来,一网打尽,而不是想到一个问一个。
第二步,不搞“正面冲撞两败俱伤”。
出文件的人,也未必能做到“一口清”,特别是有些“时过境迁”的文件。
编个微信发过去比打电话好,一来防止在会场,二来也给别人点准备的空间,不至于尴尬。
给上级留有余地,就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第三步,不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请示问题不是“甩锅”,而是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地。
比如,不好直接问,“这句话,什么意思”,而是 “这句话,我们理解是这样的,不知对不对?”
作者:办公室顾问团 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