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山中岁时》:像草木一样生长的人,是不会不快乐的。
山中岁时草木知
外在的遇见,
来源于内心的质地。
见天地
见众生
见自己
像草木一样生长的人
是不会不快乐的
十月,我收到项丽敏老师的邀请,为她的新书写书评。随后收到她发来的新书稿件,我仔细读了这本书。她用摄影和文字记录每个节气里的真善美,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细腻与温情,我想她的生命状态一定是轻松明亮的。
在这本书里,她写关于故乡、童年、父母、二十四个节气,写春天河边的新柳,写夏季如同一汪绿水,写秋日水面上的薄雾,写冬天踏着皑皑白雪访山,更有心意写打碗花、火烧云,以及把家建在稻草芒尖的蜘蛛,这些寻常细微的风景,在她的笔下,流露出动人的意味。
打碗花
把家建在稻草芒尖的蜘蛛
这本书是写一个人在四季流转中观察到的生活种种,在这背后是一片她热爱的土地——徽州。
徽州
我来徽州生活已将近三年,春天去卖花渔村看满山的梅花、夏天去南屏看绿油油的稻田,秋天去看塔川看乌桕树的红叶、冬天在西溪南的河边看皑皑白雪。每个季节都有美景,每个季节都这样让人心动。
我想项丽敏老师也是如此,一个人在四季里旅行,她的内心也如四季般动人而丰盈。在她的心里仿佛有一棵树,春天里开花,夏天里叶茂,秋天里结出累累果实,冬日枝丫上落着薄雪和鸟儿。而后,她把这棵树的一切分享给我们,分享她的芬芳、阴凉、饱满的果实、诗意的况味。
许久之前,我在山里行走,看到过一棵板栗树,独自长在山里的茶园中,远远望着,也觉得它枝干遒劲有力,树冠形状美好而开阔,只是那样望着,就已经难以忘怀。项丽敏老师,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的。
之二
巴金曾说过: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记得高中语文老师也说过一句:诗人是万物有情论者。
是的,因为有了感情才会如此细致的观察万事万物,去记录、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深情。如果不是对皖南这片土地饱含深情,不是对四季变换中的草木驻足凝望,是不会写出这本书的。更何况,写作是孤独的,是一个人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是独自在生命的道路上朝圣,最终抵达一座让我们忘记自己的庙宇。
在她的眼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场雨落,一朵打碗花,一只蜘蛛都是有情的生命,她听到它们内心发出的声音,感受到它们内心的美好与喜悦,然后分享给我们,我想这是她写这本书的初衷。
她写春:
月亮照在苇花森林
河堤上奔跑的风有晚香玉的味道
燕子衔泥,穿梭旧屋堂前
那棵活了五百年的枫杨树又伸出新枝
暮色里,一个似曾相识的人骑马
缓缓走来
面容安详,手里捧着绿色的星光和春天
她写夏:
当太阳从蔷薇色的国度升起
从露水的画笔落下
在草尖伫立
——这世界多么安静,美好
仿佛你心里有一种光芒,正悄无声息
明亮地到来
她写秋:
万物的重生都是从终结开始的
经历了播种、生长、成熟、收获之后
稻田以燃烧清空自己——空无一物
再进入季节新一轮的起点
她写冬:
想起昨晚的月亮
那么圆,又那么清冷
一面在雪里藏了很久的镜子。
那或许是今年看见的最后一轮皓月吧
十二月,凛冬已至
雪还未落
春天微露端倪,在冬天寂静的心脏
通过写作,她为自己建造了一座花园,这座花园是随四季流转的。在这广袤无垠的时空里,能够有一座这样的花园,已是人生幸事。就像花开不是为了遇见我,而我去山里行走是为了看花开。
书的最后一篇,是她在山里看雪,白茫茫的雪中小道里,她独自一人踏雪赏景。文字很安静,人的心也跟着静了下来。这份宁静,是她送给我们的礼物。
最后
阅读这本书,就像在看一座花园,这个花园的主人,性情也如草木一样,静谧、笃定的生长。我得以驻足观望,因此我也变得快乐起来。这份快乐和钱没有关系,这份快乐也不短暂,它长久的停留在我心中。
我想像草木一样生长的人,是不会不快乐的。
最后,感谢项丽敏老师,通过你的图片和文字,我对皖南,对徽州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愿这本书流向更多人的内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