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街巷之(29)——颜家巷
苏州老街巷之(29)——颜家巷
苏州人有“荡(逛)观前,白相(玩)玄妙观”的说法,近百年的商业繁荣让观前街成为苏州的一个标记。最近苏州政府提出“姑苏八点半”品牌,让夜姑苏亮起来,观前街再一次大规模改造。不久,观前街会像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回民街、永兴坊一样,欢声至夜深。
观前街本指玄妙观门前的一条街,经过前两次改造,围绕着玄妙观周围的街巷都带动起来。如今人说去逛观前街,可不仅是观前街这一条街,而是包括宫巷、碧风坊、珍珠弄、太监弄、北局、第一天门等一大片的街区。从一些街巷的名字里就可以想像有很多的故事,只是基本都改造成仿古的商业街巷,难得找到旧时的遗迹。不过陆文夫写过的那些百年老店的牌子基本都能找到。
在被现代化包装的老观前街片区,难得有一条保持了些原样的老巷子,即是颜家巷。其实颜家巷西头通宫巷的一段已是新的模样,不过继续往东,巷子变窄,墙面斑驳,一下子甩开身后的繁华,进入悠长、寂寥的老时光。
颜家巷原样的一段也就三米宽。一辆误闯进入的小车不能继续前进,后退也很尴尬,几个骑单车的人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慢慢地随着车子的倒退而挪动。这可能就是老巷生活的心态和节奏吧。巷名来源于南宋工部侍郎颜度居于此,据说他就是一个温柔敦厚的人,他与宋代理学朱熹友善,一定是受这位理学大师级人物关于“敦厚忠信”的影响。他在江东转运使任上,上奏为岳飞平反确定谥号,宋孝宗赐岳飞武穆。关于岳飞平反的事有很多周折,岳飞之孙岳珂为此所编《鄂国金佗稡编》几十万字,为爷爷正名。颜度还存诗三首。
颜度的痕迹早已不存,今天的颜家巷的遗存都属近代。
庞莱臣故居在巷子中段。庞莱臣的名字对大部分人是陌生的,不过说起的家世和在收藏上的成就,所有人都会肃然起敬。盛产湖丝的南浔民间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之说,为南浔富商排座次。财达千万两白银以上为“象”,仅有四家;五百万两至一千万两之间为八牛。庞莱臣的庞家就是巨富四象之一。另有一“象”的张家,分支两房的故居是现今南浔古镇旅游最主要的去处,其中张静江支持孙中山和蒋介石,成为历史政治人物。张静江是庞莱臣的外甥。
到上海博物馆看书画,镇馆宝物之一的宋人朱克柔的缂丝画《莲塘乳鸭图》,归入上博之前即是庞莱臣的藏品。把很多国宝藏品卖给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王己千出身东吴世家,是明代王鏊的十四世嫡孙,他的藏品已“富可敌国”,尚且说庞莱臣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
庞莱臣家除了在老家南浔,在苏、杭等地亦有很 多企业和房产,苏州颜家巷即是一处。
王謇故居在巷子东头临近青龙桥。收藏家和书法家王謇是章太炎的弟子,是费孝通和冯其庸的老师,曾在苏州振华女中任职,杨绛也曾在该校上学。王謇一直致力于苏州历史的研究,可称吴中掌故第一人,他著的《宋平江城坊考》即是他对苏州方志研究的重要贡献。
在观前街改造中,原在颜家巷北碧风坊的艺社迁来王謇故居,为故居增添了新的文化内容。艺社是1930年代苏州青年演出社团,全面抗战前,曾邀请上海“左翼剧联”田汉、洪深等知名人士组织演员到苏州演出。后来,音乐家冼星海和田汉再到艺社,指导演出。现如今艺社门口的宣传介绍,1934艺社成立时,当时的电影明星蓝苹,也就是后来的江青曾来艺社小住了十多天。
现在的颜家巷还有一些大门紧闭的院子,虽不能进入了解,也大致能看出有些岁月和故事。其中一处挂着文物保护牌的“赵宅”,已被新楼挤压,看着难以久存的样子。不过还好,据说这赵宅的一路大厅已移建至唐寅园,就是现在唐寅园里的“梦墨堂”。这也是一种保护的好法子。
观前街的商业繁华里少不了各类演出,艺社设在这一带,也是看重这里的演出氛围。当年有北局一带的大戏院、影院、书场,有集中在附近街巷茶馆书场,也有露天蓬台杂 耍。颜家巷就有评书弹词演员徐云志、评话演员张鸿声住过,弹词演员姚荫梅故居即在现艺社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