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会稽山”地望考01
上古“会稽山”地望考 01
文 伟哥
一、会稽山地理范围
会稽山,上古名山。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在此山开过会,同时,还有封禅、娶亲等事也与之相关。最后,大禹死后也安葬在会稽山。这座山,目前座落在浙江省绍兴市北部。一直以来,人们对会稽山的地望没有怀疑过。不过这座会稽山命名的由来却是极为随意,他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指定。既没有凭据,也没有旁证,纯粹就是他一手指认。甚至,这座山跟上古文献《山海经》的记载相矛盾。《山海经》记载曰:“会稽山在大楚南”。而实际上,浙江绍兴并不在楚国南部,而是在楚国东部。这样一来,就跟文献对不上了。所以,有人试图通过改动文字来统一地理和文献的目的。于是,就将“楚”字改为“越”,变成了“会稽山在大越南”。那么,这个改动是否合理呢,请看下图一:
从地图上不难看出,会稽山其实在越国的北方,并不在越国的南方。所以,即便是篡改了《山海经》文字,但依然还是于事实不符。由此可见,这座山会稽山并非上古真正的会稽山。
那么,真正的会稽山在哪里,经本人对照《山海经》进行考证,上古“会稽山”就是现在跨越湖南、江西两省的武功山。
翻开《山海经》,会稽山的记载有两处: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山海经·海内东经》:会稽山在大楚南。
目前现存的情况来看,记载“会稽山”的文献屈指可数,只有《山海经》保存会稽山的线索最多,尤其是《五藏山经》,他不但有具体的地形描绘,还有与其他山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相关联的线路。今天,我们就从《山海经·五藏山经》入手,考证一下上古“会稽山”以及夏朝的地理方位。
既然以《山海经·五藏山经》为依据,那么从哪里开始呢?为了线路的连贯性,地理的准确性,我就截取《五藏山经》中以“会稽之山”这条线路的几座山进行研究、考证。那么,这是哪几座山呢?经过我反复研究、分析,取以下四座山比较合理: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箆。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鴠。瘃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虽然说这写文字看起来差不多,但是经过我多年来的研究,上面这几座山的描写中有部分部分文字并不是当初《山经》的原文,而是后人对《山经》原文的注释。很多古代在传抄过程中,后人注释的文字被抄录者混为正文。这样的情况在古籍中屡见不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大戴礼记?夏小正》一文,稍摘录几句例举如下:
寒日涤冻涂。涤也者,变也,变而暖也。冻涂也者,冻下而泽上多也。
田鼠出。田鼠者,嗛鼠也,记时也。
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
从行文中不难看出,除了每一句的开头第一句话外,后面的全部是对第一句话的注解。而由于抄录者图省事的缘故,再加上其他各种原因,注释文字也就变成了正文。
而这种情况,《山海经》中也同样存在,只不过因为注释文字不像《夏小正》那样容易辨认,再加上对《山海经》文本的性质认定难度很大,所以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误解。不才学识浅陋,愿意在这里抛砖引玉,试着将原文、注解略作梳理: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①②,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③。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④,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鴠。瘃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⑤,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①北望具区,东望诸箆。
②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③其中多鮆鱼。
④四方而三坛。
⑤四方。
这里将原文中的注解提取出来,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山海经》原文,第二部分是楚国人对照“山海图”对原文添加的注解。这样一来,原文朴质面貌就呈现出来了。
既然单独将四座山拿出来考证,为了述说方便,我下面将这四座山组成的线路命名为“句余四山”。
梳理了文本之后,就是要寻找这些山的位置。寻找这些山的位置,首先是需要确定一个范围。只有确定了这些山的范围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那么这几座山大致会在哪个地区呢?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尽可能从《山海经》中搜寻一切相关的可确定性条件。这条线路涉及到的山有四座,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会稽山”了。上文已经提到“会稽山”的另外一条线索:
《海内东经》:会稽山在大楚南。
这里既然说到会稽山在“大楚南”,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这个注释者很明显是看到了《山海经》的地图——“山海图”。如果不是看到了地图,他也不会使用这样的语气写下来。但甚为可惜的是,到司马迁的时候,“山海图”已经遗失了,后来一直都没有找到。所以,能看到“山海图”的就只可能是司马迁之前的人。
写这个注释的人写下“大楚”的称呼。我们知道,“大”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的,他并不构成专有名词的组成部分。比如汉王朝对外自称“大汉”,战国时期的秦国自称“大秦”,齐国自称“大齐”,赵国自称“大赵”……并不是汉王朝叫“大汉”,秦国叫“大秦”……他们原来称呼是叫“汉”、“秦”、“齐”、“赵”……而已。同样的道理,日本人自称“大和民族”,并不是说这个民族叫“大和”,实际上,这个民族叫“和族”,“大”字不过是显得尊贵而已。由此类推,这里的“大楚”官方写法应该叫“楚”。
那么,既在司马迁之前,有几个叫“楚”的政权呢,翻遍中国古书,也就只有先秦时期战国七雄中的“楚国”符合这个条件了。所以,这里这个“大楚”指的就是战国七雄之一——楚国无疑。
说到楚国,说到《山海经》,楚国有个人跟《山海经》有着莫大的关联,这个人就是楚国大诗人屈原。屈原的诗中,写有大量的《山海经》里的词汇。比如:
《离骚》: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湘君》: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云中君》: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怀沙》:
巧倕不斵兮,孰察其揆正?
《天问》:
康回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
昆仑县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
上面诗中,出现了大量的“山海经词语”,比如:苍梧、县圃、羲和、崦嵫、咸池、扶桑、若木、相羊、丰隆、宓妃、不周、西海、北渚、骖螭、巧倕、康回、昆仑县圃、增城、阻穷、凯风、南巢……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山海经词语”,因为《山海经》的散佚,那些散失的篇章中的词语我们就不知道是哪些了。在这些词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山海经地名”。
对于屈原的诗中出现大量的“山海经词语”,充分证明了屈原应该是看过完本的《山海经》,要不然,他也就不可能大量使用《山海经》里面的词语。先秦诸子百家中,其他诸子的著作虽然有流传下来,但尚未发现第二个人像屈原这样批量使用“山海经词语”。虽说看过《山海经》的人未必会留下著作,但留下著作中大量使用“山海经词语”的人绝对是看过《山海经》的。在目前所有保留下来的先秦作品,只有屈原大量使用了“山海经词语”。所以,先秦诸子仅有屈原看过《山海经》。同时,屈原也应该看到了尚未遗失的“山海图”,《山海经?大荒东经》里留下的这句“会稽山在大楚南”足可以证明了。
这样,楚国人屈原诗里的大量“山海经词语”也就跟“会稽山在大楚南”这句注解相互印证了。
从屈原诗中使用大量的“山海经词语”可以证实三件事:
1、“会稽山在大楚南”的“大楚”就是战国时期的楚国。
2、屈原看过完本《山海经》和尚未失传的“山海图”。
3、给《山海经·五藏山经》做注释的人是楚国人。同时,撰写《海内四经》、《海外四经》、《大荒四经》和《海内经》的也是楚国人。
既然这个“大楚”是指战国时代的楚国,那么“大楚南”大概是指哪些地方呢?我们不妨来参考一下地图:
这是当代人根据史书记载绘制的战国后期的地图,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还是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图中所绘制的大致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还是八九不离十,所以就以这张图为参照图来讨论了。
从图中来看,楚国当时的疆域是以长江为中轴线,横跨长江南北两岸。如果按照区域来划分的话,就可以长江为界限划分南北地区。那么,“大楚南”所指的范围应该是长江南岸楚国的国土了。由此推定,“句余四山”的地理位置大致上应该在长江南岸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