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园:佳偶诗城

耦园:佳偶诗城

耦园在苏州是爱情主题的园子,现在园子里常有体验吴俗婚礼、“爱之契约书”这类主题的活动。这应源于耦园主人沈秉成初建园子的心思。

沈秉成建耦园是在同治、光绪年间,此前这里是建于清初已经废弃的“涉园”,名字取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看来原主人也是有学陶渊明归隐的意思。这园子的地理也是姑苏古城中难得的一处隐逸地,三面环水,余一面一条小道通街市。正门东向,当年迎门即是三丈高的城墙(现如今城墙已毁),不远处是老城门相门。园子东南角是两层的听橹楼,楼上可听墙外的摇橹声,可远观内城河外城墙下的市井。尽览耦园的韵致是需要从北侧屋后的码头,乘船环园子的三面,回看园子的剪影才不会愧对这三面环水的地势。

有些书生气的沈秉成在仕途不顺、心灰意冷时选这样一处地方正有隐逸终老的意思,不意得识一个叫严咏华的江浙才女,结为诗词相和的夫妻。 “才子佳人两相欢,如若相遇是江南”,这是典型的江南名士佳人的爱情版本。现在的耦园厅堂墙上的书画条幅大部分是女主人严咏华的诗画,园子里的筠廊有一副砖雕对联特别受到游客的驻足关注,这与导游的引导及资料的宣传有关,女主人这对联定格了这个园子的爱情主题。“耦园住佳藕;城曲筑诗城”,人们总会停下来读一下这副对联,接着会有人解说:这“藕”通“偶”,正是寓意佳偶,也有人说“诗城”的“城”通“成”。导游少不了会让团队在该处停留许久,讲一些当年园子里发生的翰墨轶事。

这园子也有一个主题是关于“隐”,隐与夫妻恩爱的爱情主题本是有关的,归去来兮,才有可能“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耦园进门庭后的小天井,门额上四字”平泉小隐”,轿厅迎面的就是“偕隐双山”是取自于女主人诗句:“偕隐双山间,一尘差可托“。整个园子里有很多类似的匾额:”枕波双隐“、”织帘老屋”、“吾爱亭”(陶渊明有诗句“吾亦爱吾庐”),处处通过陶渊明一类隐逸士人的诗句或典故以明志。

耦园是一宅两园,园子主要的客厅“载酒堂”的一副对联,就说出了东西两园的日常乐趣,我很喜欢这对联: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字词间是很有些洒脱的。

载酒堂厅柱上另有一联,其中一句“左壁观园壁观史”,应是当年园中文人雅集的场景。从一些遗迹上看,往来于耦园赏园和品鉴金石书画的多有苏州城里的雅士,包括曲园主人俞樾、怡园主人顾文彬、书画大家吴云和吴昌硕,作为后辈的的吴昌硕的《石交集》,意为以金石镌刻为交友之媒的书,该书有他金石书画的师友传略,并在各传主的传略旁附有吴昌硕为各传主所刻印章的印蜕。《石交集》即有“沈秉成传略”,说及沈的简历品行和其夫人的“工诗画”。

载酒堂东侧的走廊的墙上,有几方石刻,是女主人杨咏华的几首诗作,开篇是晚清状元张之万的序言,张之万是晚清洋务名臣张之洞的堂兄,有很好的书画造诣。这是在严咏华逝后,沈秉成整理编印她的诗作《纫兰室诗抄》,请好友张之万为序。

往来于耦园的就是这些风雅的人和事,这也是江南士人生活圈子的一叶。我一直在思考江南人文为何成为世人之向往,为什么很多人在历经一些沉浮之后,会放下权势、钱财等世人通常的事功目标,选择在江南读书治学,在诗书画酬和中让生命流淌。而又是这些人形成了江南的人才辐辏,进而形成江南独特的地域文化。沉醉于江南诗书画生活中的不仅是祖居江南的人,也包括路过、暂住江南,没法抵御被江南的惊鸿一瞥而魅惑的异乡人。张之万即是,他在任江苏巡抚时,住过拙政园,拙政园的美是摄人心魄的,后来他瞅机会向朝廷递了辞呈,是向往他曾住过的苏州生活,吸引他的一定也有耦园的藏书楼和一群雅士的酬和。

对园林的精致,需要细致欣赏,我是有些准备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翻看《园冶》和《长物志》这两本明代苏州人著的关于园林和江南物事的书,也看近人童寯和陈从周两位先生关于园林的著作,就是想尽可能的看懂园林的妙处。对照眼前的园林实景,努力揣摩主人和工匠在建造时的心思,往往不得要领。不过,当我在园子里的字画间,看见当年往来园里的人物的印记,仿佛看到他们的影子,想象他们一起高谈阔论、挥毫泼墨的场景,常有灵光一现的会意。

沈秉成夫妇的佳偶诗城形成耦园的灵魂,让爱情的主题定格在园子。其后的近代也有教育家杨荫瑜(杨绛的姑姑,在北京女子师大任校长期间被鲁迅先生多次笔伐过)在此创办女校,随后,创办了香港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的历史学家钱穆及及其侄子科学家钱伟长也在此住过,给园子继续增添人文内涵,让我在欣赏园林本身的精巧之外,有更多历史回味的悠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