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京本通俗小说》里有一则故事叫《碾玉观音》,讲的是宋代绍兴年间咸安郡王府织女秀秀和碾玉匠崔宁的爱情故事。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数中一个后生,年纪二十五岁,姓崔名宁,趋事郡王数年,是升州建康府人。当时叉手向前,对着郡王道:'告恩王:这块玉上尖下圆,甚是不好,只好碾一个南海观音。’郡王道:'好!正合我意。’就叫崔宁下手,不过两个月,碾成了这个玉观音。”宋元话本小说《碾玉观音》中将玉器制作称为“碾玉”。明代张岱的《陶奄梦忆》里则说:“吴中绝技,陆子冈治玉第一”。为什么古人将玉器制作称为“治玉”、“琢玉”和“碾玉”,却偏偏不叫“雕玉”呢?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古代的治玉方法。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玉方法并不尽相同,分别存在各自的特点。比如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因为所用玉料以蛇纹石质岫岩玉居多,因此刮磨工艺的运用就非常普及,所以红山玉器的表面因刮磨而产生了独特的瓦沟纹,这种工艺特征不仅成为了红山玉器的一种鉴定依据,也反映出上古时代玉器的一种制作方法。
到了夏商周时期,青铜砣机成为主要的琢玉工具,双勾碾法、一面坡法的雕琢工艺渐成主流。战国时期由于铁质砣具的普及和应用,治玉工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玉器造型纹饰愈加精准,透雕、镂孔得心应手,线条遒劲有力,钻孔匀称光滑,在剔地打磨和表面抛光技艺达到了很高水平。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日趋完善的。新石器时代的琢玉工艺相对简单,后来因为铜、铁等金属工具的运用,治玉工艺流程逐步复杂,这种传统治玉方法经过古人的不断总结与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玉器制作工艺流程。对于先秦时期玉器制作的称谓,《毛诗故训传》中解释道:“玉曰琢,石曰磨”。之所以古人将玉器制作称为“治玉”、“琢玉”和“碾玉”,是因为古代那些巧夺天工的精美玉器,并不是用现代高转速、高硬度的电动工具雕刻而成。而是先用硬度高于玉石的金刚砂、石英等矿物制成“解玉砂”,然后将解玉砂辅以水使用低转速的人力工具来慢慢研磨琢制坚硬的玉石,并最终将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器型,因此才有了治玉、琢玉和碾玉之说。
《诗经》中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的“他山之石”就是指解玉砂的砂矿。南宋《百宝总珍集》中写道:“碾玉邢砂出河北,水晶玛瑙及诸工,若无此物碾不成,体似潮砂灰扑扑。”这里不仅对解玉砂的产地、成分和特征进行了介绍,而且明确指出“若无此物碾不成”,由此可见宋代以来就将古法制玉形象地称之为“碾玉”。古人治玉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制作玉器的基本工艺程序。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预料分开;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今天的玉雕技法,总体还是采用切、磋、琢、磨四种基本方法。对于古代玉器的这种制作方法,先秦称之为琢玉,宋代称之为碾玉,古人则将这种玉器制作泛称为治玉。清代李澄渊所著《古玉图说》就记载了古人治玉的全过程,从备料到成型大致要经过13道工序。
玉器的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艺过程,每件玉器的产生都需要经过采玉、取材和施艺三个阶段,其中也包括了工具砣机的制作和解玉砂的采集加工。由于玉料质地非常坚硬而且韧性较大,所以在古代,玉匠治玉的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不仅需要极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同时还有要有极大的耐心与毅力,尤其在精致细节的制作中,稍不留神就可能前功尽弃。现代女作家霍达的著名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一开篇就描写了民国琢玉匠人因失手损坏即将完工的玉雕精品而命丧黄泉的情节。所以说在没有电力工具的古代,完全凭借手工和耐心能琢磨出如此精彩的玉器,真是智慧古人无数心血的凝聚。现代的玉石雕刻则使用了效率更高的电动工具,旋转的钻头由电力驱动,更高速也更稳定,坚硬的“解玉砂”也被粘固在了钻头之上。这样加工起玉石会有一种行云流水、削金断玉的高效和便捷,往往古时候经年累月才能完成的一件玉器,现在也许几天就能完工,所以现代玉器加工被形象地称为玉石雕刻。但是正是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古人为琢制一件完美的玉器作品,往往会不惜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去精心雕琢。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却产生了大量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的古玉精品,不得不说这的确是古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当我们在欣赏那些美不胜收的古代玉器的同时,更应当对中国古人的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肃然起敬。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玉器鉴定专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