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成性的黄巢,无意中却拔掉了为祸古代的“毒瘤”,有功于历史
说到黄巢,都会想到“黄巢起义”,他是唐代一位农民起义的领袖,反抗暴政功不可没。但事实上,黄巢生性狂暴,杀人不眨眼,十分残忍,也正是由于这样沉不住气的性格,才导致了起义最终的失败,秦朝在短短几十年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秦始皇的暴政。如果黄巢起义成功,那么百姓将会苦不堪言。但这位“杀人狂”领袖,却做了一件有功于历史的事。
“门阀”,是古代一个很重要的词,正是它让社会阶级有了明显的划分,虽然门阀子弟中不乏有谢安、王羲之等人,但更多的是祸害百姓,对社会有危害的人,他们仗着自己一出生便拥有的阶层、职位,将权力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让真正有才能有抱负报国的人报国无门。
历史课本学过,科举制开始于隋朝,那么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报国无门呢?其实刚开始设立的科举制度很不完善,从九品中正制开始,门阀子弟就开始利用自己的权利胡作非为,让有才华的人得不到施展,也让阶层逐渐固化。
常常有几个大家族共同掌管天下的事发生,而也正是因为这样,魏晋时期朝廷才会如此昏庸无能,社会才会民不聊生。而后来的李渊起义能迅速成功,也是因为朝廷在百姓心中已经失去信任了。
当武则天成为皇帝后,对以往的大家大族势力进行了扫清,这一举动,为科举制度的完善以及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好景不长,在武则天死后,这些势力再一次卷土重来,成为拔不掉的“毒瘤”。
黄巢起义时,士兵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所以在面对门阀家族时,毫不犹豫地进行铲除,为百姓除恶,巨大的贫富差距让士兵的士气高涨,起义格外顺利。
经过这次的起义,门阀家族元气大伤。到了宋朝,许多优秀的人才通过科举制进入了朝廷,将国家管理得繁荣昌盛。或许黄巢并不会想到,自己的举动会为后世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