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那些事

  写作的那些事

                                                             刘述涛

最近好多喜欢文字,爱上写作的人都在转一位湖南作家为了追求文学梦想,把工作辞掉了,做自由撰稿人。结果梦想很丰满,生活很骨感,稿费少得可怜,生活入不敷出。以致于将要出现妻离子散的局面,说到多惨有多惨。

于是乎,好多个文学群中,都在就湖南作家的命运说事,然后谈到文学的悲哀,人生的不幸,说写作还是利用业余时间,当成人生的爱好就好。何况前有曹雪芹一生穷困潦倒,,“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虽然写出了《红楼梦》,那也是“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后又有路遥当年写得吐血,到北京领个奖还得借钱,喊出:“日他妈的文学”。和陈忠实在写《白鹿原》时就想好,再不成大事,就回家养鸡去。足可见,文学不是那么好弄的,是不死也要脱层皮的事。又何况路遥、陈忠实还是专业作家,还有工资领着。而湖南的这位作家,不知是脑袋被门挤了,还是认为唯有破斧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才能够成一事。

要说起来,依靠文字生存,做自由撰稿人,我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个人。我从2000年,开始依靠文字生存。靠着780块钱买回来的一台二手的IBM,开启了用软盘写作,依靠稿费过日子的节奏。这样的日子我一直坚持到2018年,整整十八年。

十八年里,我没有任何一分钱别的收入,都是依靠一个字一个字积累起来的稿费过日子,这其中的艰难与辛酸,是我自己最能够体会到的。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个人喜欢上了,选择了,就没有后悔。自然,也怨不得别人。老话讲,命苦不能怪政府。所有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脚底下的泡,也同样是自己走出来的。

当下的群里讨论的非常热烈,有人说眼下写网文,写电视剧的作家还是日进千金,夜进八百,当然作者也累,有年纪轻轻就一命哀哉的,也有年纪轻轻,就写出满头白发的。还有的人说,“纯文学的娱众功能已经变成娱己自嗨功能,这是不争的事实。身在山中怎么读山是一回事,山外人怎么看山又是另一回事。多数写作活动的意义在于确认自我,安妥身心。”更有人说:“估计九0后00后的,喜欢写作的爱好写作的会越来越少。我们周围的孩子大多只喜欢手机和电脑,儿子们大多是游戏专家。当下,也已经是短视频、抖音、快手的时代,也更加没有了几位读者,还写个屁。”

我在群里说:“人喜欢上了就没办法。”

的确,如果不是喜欢,我想,打死我也不可能走上写作之路,这辈子要去做什么作家。我有可能像我的父亲,做一名木匠,亲手给我的儿子打一套他结婚用得上的组合家俱,让我儿子的儿子坐在我亲手做的小板凳上回忆我拿起斧头时的样子。我现在,就经常坐在书桌前回忆我父亲做木匠时的样子,我觉得我老父亲沉醉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之中,老帅老帅。我也有可能像我的三哥,从在农贸市场摆摊卖西瓜做起,慢慢积累资金,然后开家店,当个小老板,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也无比幸福。现在,我的眉骨上,还有摆西瓜摊同人争位置,他人的西瓜刀留下来的痕迹。我更有可能,像我的一些同学,一边做着一门手艺,一边打打牌,唱唱歌,同人啪啪口水,打打哑哇,也有可能……

很可惜,我谁也不像。我就是我,我喜欢上了写作,爱上了文学。在无路可走之际,我所能够想到的,也就是从文字之中突围,从文字之中寻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哪怕是一开始,所有的家人都不理解,认为我是位二流子,不愿意出门打工找事做,而故意躲在家里,以写文章赚钱来作为借口。哪怕是一开始投出去的稿子,如泥入海,稿费收不到一分钱,自杀的念头倒是增了几分。但我最终还是一路坚持下来了,依靠着稿费过了十八年,还把我的儿子抚育成人,考上了好的大学,考进了公家公务员的队伍。

如今,我仍经常会想起一些人,一些事,想起曾经在bbs,论坛中的一些帖子,想起在榕树下,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想起这一路走来,有太多的人要记住,也有太多的事需要铭记。尤其是一些编辑朋友的友谊,更是如此,他(她)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向我伸出了援手。我到中央电视台领征文奖,给《意林》的编辑提了一句,编辑就同我说,你等着我,我来你带你出去玩。还有一位出版社的编辑知道我到了北京,更是那么远都开车过来把我接出去大吃一顿我没有吃过的好菜。我到省城,一位原来在《涉世之初》干过的编辑,一定要请我吃饭,还在饭桌上同我说,对不起,知道你靠稿费为生,后来杂志因为出了一些事,稿费被一位同事给领走了。要说这件事,我早已经放下了,可他却一直记在心里,令我感动得说不出一句话,唯有谢谢。

这一路走来,我给过多少杂志写过稿,认识多少编辑,我没有数过,也数不过来。人说铁打的杂志社,流水的编辑。又何况,这两年报刊萎缩,多少人都已经不见了踪影,也不知道他们活得好不好,但我仍心存感激,是他们让我有了今天的成长。今天的我,为什么写得快,好多人都说我是“刘快手”,说我可以几个小时就写一篇文章。他们不知道,这是被生活逼出来的。那年月写杂志,有些杂志当期缺稿,编辑打电话来约稿的第一句话,总是“你要快,今天晚上就交给我!”这不得不让我逼着自己加快构思及完稿的步伐,写出约稿编辑需要的稿件。

眼下,我写公众号也已经好多年了,“述涛说事”,也一直是我自己的一块自留地。我很感谢在我写《遂川旧事》,要销售的时候,那么多的遂川老乡在我还没有交付印刷的时候,就给我钱,就因我说了一句“要先预定!”。还有一些人给了比书本更多的钱。好在,我懂得将这样的爱心转动起来,我后来把这些人的书款,折合成书,送给了志愿者协会,送给了图书馆,送给了学校。

所以说,写作,当自由撰稿人,依靠文字生存,说来说去,都是自己的选择,喜欢就好。至于苦与痛,那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你即然接受了文字带给你的荣耀,你也就要欣然接受文字带给你的孤独与冷清,痛苦与贫困。

(0)

相关推荐

  • 美女作家新剧热播,明明可以靠颜值,偏要靠才华!

    梵鸢 # 作家档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中国作家村村民 爱奇艺文学原创签约作家 代表作<倾世锦鳞谷雨来><国宝副本><动物管理局><御姐攻略&g ...

  • 写作是个得罪人的活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写作都是个技术活. 我同意这个观点,可我更多的时候,还是觉得写作是个得罪人的活.说写作得罪人,不在其中的人一定是理解不了. 写作第一个得罪的人,首选写作者本人. 自从喜欢上写作,每天 ...

  • 你不要以为读书多就能写小说了

    再勤奋的人也会害怕一张白纸 害怕打开空白的Word(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很多职业撰稿人一辈子都在 创作热情与创作恐惧的矛盾深坑中爬过. 一:坚信输出是一种魔法 如果你必须写,那你就能写. --<成 ...

  • 某作家为追求文学梦辞去公职,如今每月稿费收入不足1000元

    ↓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欢迎留言 昨天在头条上看到一个作家抱怨,他因全职写作,难以养家,穷困潦倒,已经濒临妻离子散. 每个月稿费1000元都不到,每当稿费单邮寄到后,老婆都会把单子摔到他脸上,冷笑一声 ...

  • 2019年,说说写作这件事

    2019年,说说写作这件事

  • 谈写作牛人堂|提升思维力、学习力,把写作这件事做到极致,让生活更加精彩

    谈写作.牛人堂 优秀复盘作业 谈写作|牛人堂第4场 分享嘉宾:人鱼薇沫 分享主题:思维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第4场 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都没有好好地静心聆听写作分享课了,也没有好好地系统地去阅读写作方面的 ...

  • 从《TED演讲的力量》我还悟到写作那点事

    <TED演讲的力量>这本书是讲书界男神赵冰老师赠送给我们.当把书接过,捧在手里,就如从一位武林高手取得一本葵花宝典.心想,如果有了它,演讲的技巧与方法,统统不在话下. 可通篇读过后,如果把 ...

  • 讲话稿写作“四件事”,听完讲座就明白了

    讲话稿写作“四件事”,听完讲座就明白了

  • 【原创】601.写作社群那些事

    但凡热爱写作的小伙伴,一般都会选择性地加入一些写作社群.那么,什么样的写作社群对自己的写作有帮助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写作社群那些事. 一.写作社群的分类 写作社群,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官方专题的写 ...

  • 【原创】516.写作群那些事

    一 今天,又有一位朋友在微信里向我打听写作特训班的事. 可能是在公众号看到了我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写作特训班,于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我耐心地给他解答,并给他发了两个有关特训班的文章链接,并告诉他加入的主 ...

  • 亚凌随笔:​与写作无关的事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时光深处的柔软> ...

  • 关于在咖啡馆里写作那件事 || 7月15日手记

    文:七月娃娃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之一 致青春 致白痴 给妈妈约中医院的医生,又去了一次文明路.到市一宫看电影,选了最近新上映的<致青春>,想看看史上颜值最高的青春组合.市一宫放映厅硬 ...

  • 我现在才开始真正认识写作这件事

    我现在才开始真正认识写作这件事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微信公众号的广告语. 这个世界上能写的人太多了,笑来老师虽然说,只要我们开始写,就已经是击败了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