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堂1072 || 孩子厌学,不是天灾,是人祸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早上好
欢迎您来到博瑞智早课堂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
孩子厌学,不是天灾,是人祸

曾经遇到过一个带着孩子来办公室咨询的家长,男孩,15岁,逃学,自残。

他妈妈每每说起孩子的现状都泣不成声,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

因为孩子的问题,急白了一半的头发,很成长时间以泪洗面。

亲子关系剑拔弩张,孩子早就放弃了沟通,大人怎么说都行,随便。

家长感觉一团力气,打在棉花糖上,气愤之下,言语越来越尖酸刻薄。

孩子说:“我爸几乎没有耐心听我说任何话,只管自己长篇大论。

我成绩不好,他觉得丢尽了脸面。

感觉他看着我,就像看着一团垃圾,我现在一听他说话就烦。”

学习真的是一件很有魔力的事情,能让很多孩子因为学习,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所以有那么多孩子厌学,也不足为奇了。

因为学习让他过得太悲惨了,他怎么会喜欢呢?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观念:

一个孩子,只要成绩好,那么他身上的任何问题都不成问题。

如果成绩不好,那么没有问题我也要给你制造点问题。

我好朋友的生日聚会,请了全班前十名,却没有请我。

因为他成绩好,他妈觉得他跟我关系好,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很担心他被我带坏。

成绩不好是传染病吗?

因为成绩差,连参加最好朋友的生日聚会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差生不仅会遭到老师同学的轻视,甚至父母都看不起他。

一个孩子成绩不好,会经常遭受人格层面的歧视。

图片来源:电影《唇上之歌》

如此一来,很多学生备受摧残,不仅是因为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更重要的是自信、自尊的剥夺。

如同这个男孩,他就把这种外界的厌弃内化了:

我爸妈不喜欢我——老师同学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我自己。

因为学习,全世界跟他决裂了。

他的社会支持系统彻底坏掉,或者说他的关系都坏掉了。

所以很多孩子本质上不是厌学,而是厌世。

厌学是心灵的癌症。

可是没有人天生患这种病,没有哪个正常的孩子是天生讨厌学习的。

否则他们学不会走路、学不会吃饭、学不会说话。

所以厌学是人为给孩子制造的问题。

图片来源:电视剧《砂之塔》

那孩子怎么会厌学?下面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大:

首先,教育系统存在很大的缺陷:

☛无法照顾每个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不均衡。

那些智力不差,但是能力发展得慢一点的孩子,常常会被贴上笨的标签,极大地损害孩子的学习热情。

☛无法照顾每个孩子兴趣爱好的不同。

现行教育主要筛选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方面表现不好的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会遭到打压,因为不务正业。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别离》

☛过分强调学习是一种竞争关系。

☛如果成绩是条鄙视链,长期表现不好的人,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学校就再也不是个自由、平等、快乐的地方。

所以他从中退出,拒绝成长,拒绝社会化。

其次,家庭不能提供有效支持:

☛最初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常常是因为知识陌生,不娴熟。

一般上升不到智力的问题,更不是什么人格问题。

家长们喜欢对人不对事,长期打压孩子的自尊自信,由此可见,孩子厌学,不是天灾,是人祸。

厌学、逃学、辍学的孩子,那种对自信、自尊的需求,转到哪里去了?

转向谈恋爱、转向网游、转向动漫、转向电视。

转向一切可能给他关心、爱、尊重、成就感的地方。

他在想尽一切办法自我补偿,这是孩子在挣扎,他还想要这些美好的东西。

但是很多人怎么干预孩子厌学?

送去戒网、收手机、严格控制孩子的人身自由。

图片来源:电影《亨利之书》

为什么近年来,青少年自残自杀的案例这么多,因为他不相信任何人能理解他,能帮他。

我们要看到这些问题的背后,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才能对他有所帮助。

博瑞智教育资深讲师汪莉老师讲道,很多父母在孩子离校后,先不说孩子到底怎么样,家长自己首先就变得特别不淡定了,然后在家中制造出一种痛苦、惆怅的气氛,给孩子不断施加压力,以期许让孩子重返校园。

可是孩子他毕竟只是一个孩子,他在学校受了伤,回到家里原本是来疗伤的。可是回到家后,父母制造出来这种痛苦的气氛,让孩子的心理压力变得更加大。

相信这些都是我们父母不愿意看到的。当孩子离校后,我们想要的结果就是让孩子重返校园。明确自己的结果,我们就应该对应着做出能让孩子重返校园的正确行为。全力以赴成长,慢慢地、积极地去影响孩子——恢复孩子已经粉碎了的自信心,重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重建这个孩子内心深处的那种学习的意愿。这些事情才是真的有用。

汪莉老师《如何帮助离校的孩子重返校园?》这节课中把孩子厌学、离校的这个问题分析地特别透彻,同时也让我们对孩子的学习和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了一个新的一个认识,此外还给大家分享了很多家长调整自我状态的方法。

作者简介:刘纯婷,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基础教育行业从业十年,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