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作文示范 何莫学夫诗——来自一位老师的心灵邀约

何莫学夫诗

罗恺文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古诗词,联系当代文化生活中有关古诗词诵读的现象,想一想: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你能看到哪些古诗词的“渗透”?你感觉古诗词的学习到底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哪些帮助?……

围绕这些问题,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比赛。请结合学习古诗词心得,提炼观点,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何莫学夫诗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无数文人墨客在觞咏之间,将自己的情感镌刻在历史的长卷之上;同时,诗还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文明古国经历了沧桑巨变,诗词这一含蓄优美的传情方式似乎已经和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隔阂。很多人不禁产生困惑: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
我认为,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既是调味品,让我们更真切地享受快节奏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美好;又是必需品,引领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未知,也是告诉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在何方。
我们今天身处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但古典诗词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慢”世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萧散舒朗、“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湖光山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风月入诗,笔墨如画,读着古诗词,美景浮现眼前,如一股清泉润泽着渐渐浮躁的心灵。
每个人都渴望真情,而诗词正是真情的流露。读着历经千百年的情感碎片,我们也仿佛触摸到了一颗颗真实的灵魂:“落花时节又逢君”的久别重逢,“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恨,“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天真无邪……忧喜得失悲欢离合,都直触内心柔软的净土,提醒我们常葆赤子之心,珍惜身边的美好。
诗词并不都是深奥而陌生的。如今,一些诗词被改编成了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如《水调歌头》这样经典的作品就值得不断被演绎传唱,让更多人领略到古诗词强大的生命力,体会到古雅含蓄的传情方式背后,隽永的深情韵味。
诗词是快节奏生活的调味品,但是,生而为人,更需要追求顶天立地、自强不息的人格。诗词对情感、信仰的陶冶,使之成为人生路上的必备品。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了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和诗词相伴的人生:国破家碎,颠沛流离,她依靠诗词给予她的力量坚定信念;从北京、台湾到海外,她在三尺讲台上让无数人领略了诗词之美。她优雅的风骨气度,让人们感悟到古典诗词中的精神品格,已和这位经历无数风雨的老人融为了一体。
古诗词告诉我们该以怎样的人格和姿态,有尊严地面对人生苦难。无论是面对挫折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豁达,还是面对国家大义时“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的凛然正气,都需要内化为每个人内心的定力,才能真正成为大写的“人”。
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我想,我们今天仍需读古诗词。古诗词不仅仅存在于语文课本上,也流动在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为炎黄子孙精神气质的一部分。让我们用一颗细腻的心去吟诵出古诗词的韵致,用一生去践行古诗词的品格精神。
谢谢大家的聆听!
罗老师是我们华政附中的才女,她号召学习诗歌可不是只喊喊口号,而是有高水平的实践功夫在里头,本号曾经发布过罗老师的一些诗歌作品,例如她的《七律·题诸生诗集后》,当时还在校园掀起一股追捧的热潮。
下面是罗老师结合自身书法爱好,特地为本次活动撰写的五言古风。
题隐岫庐藏永和九年砖砚
罗恺文
大道天为运,凝玄难具陈。
死生妄齐物,今古沐同春。
春暮每雒诵,群籁日以新。
山川时纵目,丝竹感无因。
渐觉合一契,哀乐及此身。
主人好金石,临池有妙神。
叠云飞江左,手拂晋时尘。
古字佐邺架,惠风相对亲。
过眼花如许,清赏只长珍。
但得俯仰趣,风骨自天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