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货殖列传》:“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临菑(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 因为商业的繁盛,各国商贾云集齐都临淄,临淄由此成为一大都会,这也代表着齐国的经济实力。不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经济实力都是列国中最强的,即便到了战国后期,秦最强,楚最大,可最富的还是齐国。汉初刘邦将庶长子刘肥封于齐地,就是因为齐地富庶。 齐国经济的繁荣,很大原因是因为地利,由于靠海,齐地拥有发达的盐业和渔业,随之又发展起手工业,这些产业在贸易中在很赚钱的,为齐国带来巨大财富,使得齐国有足够财力组建军队,对外征伐,而在齐国在统一山东北部的过程中,农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齐国更加强盛。在齐文化博物馆的显著位置,展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牺尊。
【春秋时期齐国铸造的人形足敦(食器),下有3个人形支撑,下部有环形双耳,顶盖有四耳,周身刻有纹饰。】
战国时期,齐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传统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提高。铸造工艺多采用陶范分铸焊接,部分采用失蜡法。器物中平盖铜鼎、铜豆、铜簋、铜敦等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装饰工艺包括模印、嵌错红铜、金银错、细线刻等目前出土的许多青铜器铸造之规整、雕刻之细致足以证明当时齐国青铜铸造技术的纯熟。
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发达的手工业。在青铜器铸造、铁器制造、纺织、玉器、漆器等行业,齐国的制造水平都名列前茅。
【郾王剑(兵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1),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龙贯村,剑身呈柳叶形,扁茎无格,铸铭文“哪王职作武□旅剑”】
【战国时期的铁铠甲,下图为复原图】
齐国有一个特产就是盐,所以齐国比较富裕,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中心,人才济济。但是相比经济实力,齐国的军事实力就差很多,士兵总体不够剽悍。我觉得齐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太深,加之小富即安,无意开疆掠土,总想自保平安。宋朝苏洵在《六国论》中批评齐国虽然不曾“赂秦”(割地求和),但却“与嬴(亲附秦国)而不助五国”,最终还是亡国。
想当初,齐国靠着海洋发了家,不断开拓,消灭周边小国,扩为大国;防御戎夷,救助邢、卫、郑、蔡,保全中原诸国,成为霸主;文化也是开放包容,儒、法、道、兵各大学说齐聚于此。但随着南部吴、越、楚相继北上,东部三晋东谋,齐国是胜少败多,主要策略以防御为主,南部修长城,西部靠黄河,防御有余而攻击不足,这正是清朝《读史方舆纪要》作者顾祖禹所评价的“山东以自守则弱以亡,以攻人则足以自强和集事”,其实不管什么地利,守到最后都是守不住的,齐国是前车之鉴,战狼外交是必须的!
【本系列文章回顾,点击浏览】
“泱泱齐风”印象之一
“泱泱齐风”印象之二
“泱泱齐风”印象之三
第9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