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到底是一部什么书
《道德经》是一部什么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老子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书。
周代是我国历史上历时最久的朝代,在西周的鼎盛时期,诸侯咸服,天下太平,文化也较繁荣。但是周朝社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阶级对立森严。识文断字只是贵族的专利,平民阶层与知识和教育是绝缘的。所以,周代的文化主要是官方的文化,学问也都是都是由官方委派专门的官员来做的。知识分子只存在于统治阶层里,平民阶层中间是没有知识分子的。这就是说在西周时代是没有私学和平民学问的。
但是到了东周这一局面却发生了改变,伴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诸侯僭逆,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掌权,以周王室为首的旧式贵族的社会地位便发生了转变。由贵族降为平民的同时,也将知识和受教育的权利带到了平民阶层。这才有了发展私学和平民学术团体的可能,从此以后,官学降为私学,官方文化也逐渐被民间的学术团体所取代,这同时也是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先决条件。
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地方争权,诸侯争雄争霸,天下从此便进入了战乱之中。连年争战不已,百姓民不聊生,与西周时代的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局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是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孔子将其概括为“世风不古,人心日下”。孔子和老子都生活在这个时期,他们是我国最早的私学和平民学术的代表,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老子则被传说是一位周王室藏书馆的图书管理员。
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们有着共同的课题,那就是天下为什么会大乱?如何才能使社会从大乱转变为大治?在我们中国的学术传统中没有古希腊的哲学家们那种对于物的热情,所以没有形成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式的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的学说,我们的祖先更关心主要是人类社会如何才能更稳定长久地存在的问题。所以,我国传统哲学的中心课题是人类社会如何才能长治久安的问题。老子学说的中心课题也同样如此,他撰述《道德经》这样一部著作也是要回答天下为什么会大乱,以及如何才能使社会归于太平清静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便形成了老子和孔子的不同学说和学术流派。
在孔子看来春秋时期社会大乱的根本原因是旧制度的破坏,君非君,臣非臣,父非父,子非子。为人臣的不能服从君上,僭逆越上,不守法度,不循臣之礼反行君王之礼,以致礼崩乐坏,人伦丧尽,纲常尽失。所以,孔子常周公为榜样,以恢复周朝旧制为自己的最大志向。他的社会理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伦有序,纲常不失。孔子学说的主要部分则是继承了周代制度中形式的内容。
老子的观点与孔子的观点却大不相同,老子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会进入混乱的状态是因为统治者都“有为”。什么是老子所说的统治者的“有为”呢?它指的是统治者带头去追求权力、财富、享乐以及仁义礼教。老子的学说认为人类如果不消除权力、财富、文明这些事物,人类的社会便永远都无法实现大同社会的目标。他论证这个结论的思路如下:因为他首先看到自然和社会中的事物永远都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的。这就是说,凡是性质相反的两组概念或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生成的关系。这样,假设统治者追求权利而高高在上,并选贤任能,组成统治者阶层,于是便形成了社会中的有权阶层了,那么根据性质相反的两组事物之间的相互生成的关系,获得权利的成为有权者,那无法获得权利的社会成员便自然而然的构成为社会组织中的无权者了。于是社会便由于统治者追求权利而分化成为当权者和无权者两个部分,于是也有了高低、贵贱的区别和对立了。
又比如,如果统治者带着去追求财富,那么由于社会资源是有限的,那些能得到财富的社会成员形成为社会中富裕的阶层,而那些无法获得财富的社会成员便自然而然的成为该社会的贫穷的阶层了。所以,由于统治者追求财富便使得社会分化成贫富两个极端了。有了分化便有了对立,这些被人为分化了的两组社会势力,并不能够长久地保持和谐相处,它们之间更多的是矛盾和斗争,而且这个矛盾和斗争往往就是导致社会组织解体的原因。所以,只要社会中有权力,有财富,有有权者与无权者的对立、有贫穷与富有的分化,那么这个社会组织便总要有自我解体的那一天,社会便不可能长久保持太平清静了。那么相反的结论,人类只有消灭权力和财富这样的事物才能使社会进入大同的结论便自然成立了。
既然社会不能够实现太平清静的目标是因为统治者都“有为”,那么统治者“无为”就必然是使得社会得以太平清静的原因了。 那么什么是统治者“无为”呢?统治者“无为”,就不是说统治者对百姓实行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的政策,而是说统治者虽然有使天下归于太平清静的功德却不争居为王为帝之位,他不去做皇帝,不去做统治者,天下便不会有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的分化与对立;他不去收敛天下难得之货据为己之有,天下便不知道什么是难得之货,社会也就不会分化为贫穷与富有的两个阶层了。社会中没有了分化对立也就没有矛盾和斗争,没有了矛盾和斗争,社会也就能长治久安、太平清静了。所以,老子所讲的统治者“无为”就是指统治者功于万民而不争居人主之位;利于万民而不收万民之利;生养百姓、仁爱百姓却不以人主自居。通俗讲法就是统治者要做到专门利人、毫不利己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子原话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或者“功成身退”。老子讲得圣人其实就是指统治者。
《道德经》既然是讲社会讲政治的,那为什么又要讲道呢?老子讲道是为了讲德,也就是为支持它的社会和政治的学说而找到的先验的根据。老子讲的道是什么?这个问题在《道德经》的逻辑体系里面是没有定义的,而且也是无法定义的。这又是为什么呢?道是什么呢?在老子的概念里它是一个异于我们能够通过感觉和知觉直接经验到的现实世界的另一个实体。但它却又是这个现实的可以感觉和知觉的世界的原因。没有这个原因,现实的世界无法存在。但这个作为现实世界原因的实体,我们却无法直接经验,我们只能根据现实现世界的存在而推论其必然存在,至于它是什么,我们却无从知道。老子说,他也只是勉强将它命名为大,字之为道。这个道与现实的可经验可知觉的世界之间存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的关系,即道“无为”地支持着现实世界。
道是现实世界的原因,所以它必然是更为真实的实体,它可以说是现实世界的母亲、主人、首领、王者,但它却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生养万物却不以主人自居;功于万物、作为于万物却不争为万物之上之前,反而将自身隐藏在万物之下之后。道的这一特性,就是老子所讲的“玄德”,老子给出“玄德”的定义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这也是老子给“无为”这个概念所下的定义,所以,“无为”千万不要理解为不为,或者是顺其自然而无所作为。道于现实的可经验可知觉的世界万物是“无为”的,那么人主也应当效法天道“无为”之德,以“无为”的玄德来治理万民,必能使人类社会归于太平清静而实现人类大同的目标。老子讲道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推论,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推论,“无为”就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家的政治思想和观念,而成为宇宙间颠扑不灭的终极真理了。《道德经》的“道德”这两个字,“道”指得宇宙自然万物的最高原理,“德”则指的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理,“道德经”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就表示老子这本书讲得是宇宙中自然和社会的最高原理。
所以,老子的《道德经》这本书主要讲述的还是他的政治和社会的学说,而不是一部研究终极物理实在的玄学学说。在老子的整个学说中,道代表的更多的只是一个符号,至于它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形态结构?这些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它于现实世界的“无为”性,它就注定了不可能成为人们知觉和经验的对象。正如经文开篇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我说做学问千万不能迷信,时刻都要保持理性和清晰的头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