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汉阳陵

阳陵又称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西安市高陵区三县区。阳陵始建于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修建时间长达28年,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

阳陵陵园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阳陵封土高约31米,陵底边长160米,顶部东西54米,南北55米,陵园为正方形,边长410米,四边中央各有一门,均距帝陵封土110米。

封土上外围放射状态分布着从葬坑,帝陵81条。帝陵外藏坑是帝陵最重要陪葬部分,每条陪葬坑道都是东西方向的长方形坑穴,深度三米,宽度2.4米。葬坑都是木制坑体,六面都由俑木板隔开,最上层木板上还铺有芦席,芦席之上回填3.5米高夯打的填土。

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帝陵东侧10个外藏坑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包括文吏、武士、男女侍从、宦者等各种身份的陶俑,各类陶塑家畜,原大或缩小为三分之一的木车马,各种质地的生活器具和兵器以及粮食、肉类、纺织品等生活消费品。

孝景王皇后陵位于帝陵东北,距帝陵450米处,与景帝陵遥相呼应。

后陵

西汉时,帝、后合葬实行"同茔不同穴"的制度,即皇帝和皇后虽葬于同一茔域,但各起一座陵园。后陵与帝陵形制相同,高约25.5米,封土形制为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大墓。封土上外围放射状态分布着28条从葬坑,南侧立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汉惠帝安陵"碑石,为讹误。

孝景皇后王娡(?-前125年),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槐里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父为槐里人王仲。有四女一子,为修成君金俗、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林虑公主)、汉武帝刘彻。王娡于元朔四年去世(前125年),晚于汉景帝十六年,谥号"孝景皇后",与景帝合葬在阳陵。

南区从葬坑位于帝陵东南、后陵正南,北区从葬坑位于帝陵西北,分别占地96000平方米。1990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配合西安--咸阳机场专用公路修建的考古钻探中发现从葬坑数座,组建了以王学理为队长,尚志儒为副队长的汉陵考古队,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和进一步的钻探,发掘出大量彩绘裸体陶俑,发现了南区从葬坑。1991年,汉陵考古队90年的发掘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从葬俑

南区从葬坑位于帝陵东南,北距后陵300米,共计有24个坑,呈南北向14行排列。1992年4月,《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第一号简报》发表,公布了南区从葬坑16、17号坑的发掘成果。1994年4月,《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第二号简报》发表,公布了南区从葬坑20-23号坑的发掘成果。1995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调秦汉研究室焦南峰、马永嬴组建阳陵考古队(简称阳陵队),焦南峰任队长,王保平任副队长。1995年11月,阳陵队发掘阳陵南区10号从葬坑(局部),出土大量彩绘裸体武士俑。[4]

从葬坑中有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粮食的仓库,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物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全面展现了汉代的军旅场景,与西汉时期的"南军"、"北军"有一定关系。这些考古发现既是西汉帝王丧葬制度的反映,也是西汉时期经济繁荣,军力强盛和物质生活丰裕的缩影。

罗经石遗址位于帝陵东南,是中国发掘清理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皇家陵园祭祀建筑基址。此处地形隆起,外貌呈缓坡状。遗址平面为"回"字形内外两层,总面积约67000平方米。其内是中心建筑的夯土台基,基座呈正方形,基址边长54米,每边3个门,共计12个门。四周有砖铺地面、卵石散水以及大量砖块、瓦片堆积层等遗迹遗物。在四周门道处出土的空心砖上发现印有四神纹,分别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基址四周铺的地砖颜色各异,分别为东青、西白、北黑、南红。依建筑原理,整座建筑复原后是四角攒尖顶建筑,类似西安钟楼;或者是圆形攒尖顶建筑,类似北京天坛。[2]

罗经石

罗经石是建筑中心的一大柱础石,该核心柱石边长近两米,当初上立的柱子直径有1.4米,其高难以想像。基址每边有14个柱坑,坑内保存有柱础石,56根回廊柱与核心柱共同撑起"长安城内就能历历在目"的阳陵高台建筑。整个建筑布局规整,规模宏大。[2]

罗经石遗址是阳陵最重要的礼制性建筑之一,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帝陵陵庙建筑遗址。据有关资料记载,景帝陵庙亦称孝景庙,号德阳宫。《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载,中元四年(前146年)"春三月起德阳宫" ,注:"是景帝庙也。帝自作之,讳不言庙,故言宫"。景帝庙于汉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十二月毁,竟宁元年(前33年)三月复。考古专家联系"罗经石"遗址的发掘显示,推断这一遗址是景帝陵庙德阳宫的一部分。

阳陵陪葬墓西起帝陵东侧约1100米处,东到马家湾乡米家崖村塬边,全长2350米,占地约3.5平方公里。整个墓区被壕沟分成若干个方块,成为墓园,这些墓园东西成排,南北成列,呈棋盘状分布。这次发现的陪葬墓园数量众多,围沟完整,布局规整,排列有序,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这一发现在西汉十一座帝陵的考古研究中是首次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997年6月开始,阳陵队为配合高陵县泾河工业园区的建设,对阳陵陪葬墓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钻探,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陪葬墓园,并发掘了其中的部分墓葬,出土了大批汉代珍贵文物。

刑徒墓地位于帝陵西北约1.5公里处,面积达8万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初被发现,估计葬于此地的刑徒在万人以上。1972年发掘了其中的29座墓葬,揭开了阳陵考古发掘工作的序幕,发现35具人骨架,其墓葬排列无序,尸骨凌乱,相互枕籍,埋葬草率,均无陪葬品。骨架上大多戴有"钳"、"釱"等类铁制刑具,有的还有明显的砍斫痕迹。1978年初,杜葆任先生发表《汉阳陵附近的钳徒墓》一文,确认了阳陵的刑徒墓地。

阳陵邑位于西安市北郊的泾渭三角洲上,阳陵以东,北临泾水,南越渭河与长安相望。这里原是秦代的一个县城,汉景帝五年在此基础上修建了阳陵邑,在历史上共存在了数百年,是中国首次发现汉代帝陵的陵邑。

阳陵、陵邑示意图

阳陵邑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公里左右,总面积4.5平方公里,已探明东西向有主街道11条,宽度在9-50米;南北向街道31条,组成了百余个棋盘式的里坊。城里有密集的汉代建筑遗址、官署区、民居区和制陶作坊区,有铸造钱币的遗址和儿童墓地等。共出土各类文物达一万余件,有大量的筒瓦、五棱水管等建筑材料,有盆、罐等陶制生活用具,有铜、铁质铠甲片,铜簇、铁簇等武器装备,有数十个用陶井圈箍起来的水井,有中国发现最早的浴池。出土的文物显示,阳陵邑与当时的外界交流非常广泛,而且城内设置机构非常齐备,甚至可能还有监狱。

南阙门是帝陵陵城四门中的南门,也叫朱雀门,由两座三出阙构成。阙为一种礼制建筑,是古代设置在城垣、宫殿、祠庙、陵园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高层建筑物,也叫门阙。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和"缺"通用)。据说,大臣上朝面君时,走至阙前总要自省,想想自己还阙(缺)多少。

南阙门遗址

阳陵的陵冢四周原有一圈城垣,城垣四周均有门阙,南阙门即南边的门阙,其距离帝陵封土120米。1997年3月和2000年文物部门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南门阙的建筑形式为一组两座对称的"三出阙"。这种由一主阙、二子阙组成的三出阙,为皇帝专用。在南阙门发掘过程还发现一段散水。散水指在大型建筑的屋檐下,把核桃大小的卵石紧密地砌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坚固的承水面,用以承接屋檐上滴下的水珠或水流。散水一般中间略高,以便承接的水能向两侧流走。南阙门遗址散水宽0.9米,全长14.6米。

1990年5月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2006年更名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汉景帝阳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测绘、钻探、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发掘研究成果。

阳陵出土的汉俑十分引人注意。他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约60厘米高,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据研究,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时都身着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肩部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灵活转动,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

汉阳陵

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安详的社会氛围。

遗址中心部分的最高处放置着一块方形巨石,当地群众叫做"罗经石",经测定为正南北方向。据研究推测,为修建阳陵时标定水平、测量高度和标示方位之用,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测量标石。

在汉景帝阳陵帝陵封土南面现存有五方石碑。其中,明代中后期皇帝派遣大臣祭祀汉景帝后所立御制祝文碑两方,清乾隆丙申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阳陵正名碑一方,现代文物保护标志碑两方。这五方石碑,反映了明清以降各个历史时期官方对阳陵的重视和保护,体现了后世对汉景帝文治武功和统治思想的称赞与认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明御制祝文碑

阳陵帝陵封土南面距南阙门遗址约70米处,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阳陵正名碑前,曾经呈东西方向依次树立有七方碑刻,至清末(1906年-1910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实地考察时尚存三方,今仅存两方:明代皇帝派遣大臣祭祀汉景帝后所立御制祝文碑。两方碑刻分别树立于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五月和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天启祝文碑为东起第一方,嘉靖祝文碑为东起第三方,余者仅存碑座而不知碑身佚于何时、何处。由于两碑所历时代较长,又孤处于帝陵一侧,多受风雨磨蚀与人为破坏,碑文少量字迹难免有所湮灭,嘉靖碑即有两字难以确认,不过观察两篇祝文格式、内容均较一致,故而可利用天启碑与嘉靖碑相校,补出湮灭的文字为"克守先业,致治保民"。

碑文中对汉景帝"克守先业,致治保民"的评价,体现出明代官方对景帝顺应时代潮流,继续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策的认同。

阳陵南门阙是中国发掘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三出阙遗址,它的发掘对于门阙的起源、发展,门阙制度的形成、影响,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等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南阙门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发现最早的砖质围棋盘、陶质脊兽和最大的板瓦等。

帝陵园内86座从葬坑的钻探发现和试掘为汉陵的田野调查、钻探和发掘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帝陵制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这些从葬坑的分布和坑内陪葬物品的放置,无疑与当时宫廷的制度等有关,因而对这批从葬坑的发掘和研究,对汉代宫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习俗的研究都具有重大价值。

阳陵邑遗址生动地再现了2000年前汉代古城的文化风貌和汉代的宫廷生活,对研究古代城市发展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阳陵的考古科研成果是举世瞩目的,它的钻探、发掘、研究成果为西汉帝陵的埋葬陪葬制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研究西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实物资料,为西汉诸陵的考古研究中起到了先导和借鉴的作用,阳陵考古陈列馆的对外开放则向世人展示了整个"文景之治"的盛况。

(0)

相关推荐

  • 西安之旅之汉阳陵

    西安之旅之汉阳陵 西安之旅的第二日,我们选择了西线一日游,包括阳陵.乾陵.懿德太子墓和法门寺四个景点.为方便起见,我们选择了跟团旅行. 吃过早饭,从酒店出发,我们向阳陵进发. 阳陵,也称汉阳陵,是汉景 ...

  • 唯我独尊汉阳陵

    < 幸福阳光驿站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陕西咸阳五陵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秦冢.汉陵和唐陵.西汉11个皇帝,9个埋葬在这里.汉景帝阳陵便是其中之一. 阳陵,又称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 ...

  • 西汉阳陵(上)——西行散记(40)

    汉阳陵是汉代的第四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西安市北郊渭河之畔,阳陵始建于公元前153年,历时28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经过30多年的考古勘探发掘,现已探明,汉阳陵主要由 ...

  • 辽宁文保西安游学活动纪实

    辽宁文保小志愿者团队在2017年春节期间利用春节长假走出辽宁,在文保志愿者的带领下利用六天时间对于古都西安主要是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让孩子们对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路漫 ...

  • 陕:咸阳汉阳陵博物馆,巍乎盛景!

    咸阳汉阳陵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有二个展厅,考古陈列厅和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陈列厅.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陈列厅,建在陵东陪葬坑上,其中十三号坑和十四坑最有看点.展厅内还有复原的祭坛.车马,部分西汉时期生 ...

  • 陕:唐顺陵、汉长陵、汉阳陵

    唐顺陵整饬一新.这体现在神道南端与文管所办公地之间铺设一新的马路,门阙遗址西侧加增的停车场和公厕,以及开放式入口处那块上勒"顺陵"的巨石. 顺陵神道尽头有三座封土堆,中间那座称为顺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咸阳 汉阳陵

    汉阳陵位于咸阳机场公路东段 建于汉景帝前元四年至汉武帝元朔三年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渭河两岸共有十一座西汉帝陵,其中两座在西安境内,九座在咸阳境内.阳陵是发掘面积最大,原址建馆保护开放的一座 ...

  • 话说太昊陵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毗邻风景秀丽的万亩龙湖,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 太昊陵是纪念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因太昊 ...

  • 汉阳陵挖出千余件诡异汉俑,约60厘米高,却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

    汉阳陵,有人知道是汉朝哪位帝王的墓葬吗?其实墓主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的父亲刘启,也就是汉景帝和皇后王氏的合葬墓. 汉阳陵位于陕西咸阳渭城区正阳镇,占地面积达到了20平方公里,据悉共计花了28年才修 ...

  • 话说宋陵

                  话说北宋皇陵 北宋的九代皇帝,除了宋徽宗.宋钦宗二位被金兵掳去囚死在漠北之外,其余七代以及太祖的父亲赵宏殷都葬在了河南巩义境内,那里有个北宋皇陵.   宋陵的规模相当大,除 ...

  • 『我醉乡土』第59期||于铁江/话说博陵崔氏

    话说博陵崔氏 01 博陵崔氏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有这样的话:"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

  • 陕西6|咸阳——汉阳陵

    西北自驾游第6天(5月20日),早上8:00到天阅酒店斜对面的"魏家凉皮店"吃早餐,在这里吃的基本上是本地人,凉皮是他家的特色小吃. 9点离开酒店,开车25公里到咸阳汉阳陵游玩.汉 ...

  • 汉阳陵,兵马俑与秦汉墓葬制度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王皇后的陵墓,位于西安北部的咸阳市,距离机场很近,与长陵,安陵,茂陵,平陵合称为"五陵".后来担心逝去的帝王孤单,就迁徙很多贵族子弟居住于周围,因此白居易会写& ...

  • 【雅韵诗词】姚宪民《游汉阳陵记》欣赏

    诗人风采 姚宪民 诗人简介 姚宪民,陕西老汉,戊子火鼠一只,真正的无名鼠辈,半生弄文全为稻粱谋:退休后,又为冯妇,率性而作,只求自娱娱人. 作品欣赏 游汉阳陵记 丙申初冬,暖阳融融. 周日闲暇,正宜出 ...

  • 汉阳陵博物馆

            有着三千年多历史的陕西,从西周开始至唐都在陕西建都,这段历史给陕西带来了无上的光荣和自豪,有个笑话,如果去陕西田野中去撒泡尿,冲出来的都可能是文物,虽然是笑话,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我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