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表达观点,用故事阐明道理
许多观点文都喜欢采用“故事+观点”的写作方法。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通过讲述故事,让人们从故事中得到一些感悟,形成某种观点。
人们通常喜欢通过故事的讲述来阐述某些深刻的道理,尤其是一些思想境界比较高的人,特别喜欢通过讲述故事来传播某种思想观念和哲理思维。
但写一个好故事并不容易,特别是写出那些富含哲理的好故事就更难了。
一、故事从何而来
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故事,就看我们会不会搜集。我们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或者身边真实发生的人和事,都可以是故事的来源。
在这些故事中,有的比较平常,每天都能看到;有的比较少见,一般在平常生活中不会出现;有的则极具戏剧性,让人直呼过瘾。
比如,以前的一位同事因为去丽江旅行,喜欢上了那里,于是毅然辞职,跑去丽江开了一家民宿,过起了她眼中神仙般的日子。
一位同事,因为孩子考研到了重庆大学,于是他出资在重庆买了一套房,这让我很是惊讶。
这些故事,与平时我们见到的一些日常事相比,更具有戏剧性。
搜集故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每天记日记,记下让你感觉比较新奇的事情。看到有趣的故事就记下读书笔记,以备以后之需。利用采访的方法,去了解一些故事的来龙去脉。在生活中发现与众不同的事情,及时记录下来。
对于搜集到的故事,要进行归类,给每个故事贴一个标签,如果在后续的写作中需要相关的素材,就可以通过故事的标签来搜寻到相应的写作素材。
同一个故事可以有很多小标签,同一件事也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感悟和启示。因此,一个故事在这篇文章里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在另一篇文章里也可以换个角度说明其他的道理。
所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就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
二 、如何让故事吸引人
有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比如一些纪实故事,如新闻报道、报告文学。有的故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如纪实文学等。而有的故事则纯属虚构,包括小说、戏剧等。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故事,在编写时都有一些规律可以借鉴,也就是故事的情节走向必须符合一些特定的模式,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更多阅读兴趣。
一般来说,纪实类的故事主要靠回忆、采访等一手资料、收集信息等方式来收集素材。虚构的故事主要靠想象,这种想象一定要植根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情节设置一定要合情合理,合规合矩。
相对来说,在虚构的故事里作者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天马行空地设计人物、情节等。
故事是否吸引人,除了跟故事内容有关外,还跟讲述的方法有关。讲故事时,为了让故事更加吸引人,可以使用很多的叙事技巧,比如故意制造悬念,故意不公布情节发展走向,故意给故事发展设置障碍,故意让主人公经历更多的磨难,故事让情节曲折多变等等,这些方法都会吸引读者的注意。
三、写故事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问,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想当作家,也不想当小说家,写故事、写小说有什么用?其实,学习写故事,写小说,对我们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来说,写虚构的作品,需要写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写作过程中,写作者要积极地调动大脑,不断发挥想象力,让思绪天马行空,精神高度专注,沉浸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专注于自己的构思。
因为专注,可以让写作者忘记身边的琐事,忘掉昨日的不快,投入到情节的编写、画面的构想、线索的铺呈中去,极大地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在写故事和小说的过程中,很多人会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作品中去,把自己沉浸在设置的情节里,经常有人写小说把自己写哭了、写笑了,把自己代入小说营造的环境中不能自拔。这样的投入,写出的故事或小说也一定会感染人。
有的人写故事和小说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有的人只是想自娱自乐,即使这样,写故事和小说也有调节情绪、疗愈心灵的作用。
很多写作者希望把写作当作一个自我倾诉的平台,在投入更多自己的时间、精力、感情、价值观之后,并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也是可能理解的。
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和小说,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给不给别人看,并不会影响这种乐趣。
一般写作都没有字数要求,写小说也是如此。小说的篇幅完全取决于故事的复杂度,以及作者想呈现给读者的效果,不必拘泥于字数。
长篇的小说可能有几十万字、上百万字,最短的小说可能只有一两句话,但这并不影响小说的可读性和影响力。所以千万不要为了字数的多少而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