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庶吉士没有俸禄,也没有品第,为何进士挤破脑袋也要争取
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建立之后,在唐朝进入了摸索期。宋朝时,它开始成为了选官制度的主流,无数寒门学子获益,由布衣百姓鲤鱼跳龙门。因为它相对公正,能选出优秀人才,也能保持阶层的流动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明清时也继续沿用。
对于脱颖而出的进士们来说,接下来关心的就是名次,这是关系到他们未来仕途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名次越靠前,封侯拜相的可能性就越大。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固然好,但对于几百人一批的进士团体来说,实在太难了。退而求其次,他们争来抢去,最希望被朝廷任命庶吉士。
这个职位的来由,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他真是个奇才,穷的时候能要饭,上马能打仗,当上皇帝后还能进行制度建设。他发现新任的进士普遍缺乏行政经验,贸然让他们上岗工作,实在有些危险。于是,他在洪武十八年的进士科考试后实行了新的规矩。
所有进士,都必须在担任具体官职之前,先到六部诸司及翰林院学习。当时叫做观政进士,我们可以理解为实习生。被分配到六部的,还称为进士,被分配到翰林院的则称为庶吉士。后来,一甲的三位佼佼者,就可以免去这个实习环节了,直接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编修等。
庶吉士这个名字,第一次读很绕口,其实它出自于《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所以又被称为庶常。同样是实习生,它相比于六部的观政进士,有着明显的劣势。因为当时名为规定:给以禄米,于诸司观政,使其谙练政体,然后擢任之。所以,六部的实习生是有俸禄的。
绝大部分的研究者认为,庶吉士在明朝时是没有俸禄的,而且没有授职,自然没有品第。申时行等人所著的《大明会典》提到:“凡庶吉士……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修理房屋、具器用,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生活补助,根本不够养家糊口的花销,甚至只能保证进士本人在物价昂贵的京城不被饿死冻死而已。
然而,即便如此,所有的非一甲进士,绝对都想当庶吉士。这不仅因为庶吉士的人数少,更在于它的前途更光明。
如果在六部当观政进士,三年之后基本能保证在京城上班。不过,那也只是六部最小的官职做起,靠熬资历逐步升迁。除非发生土木堡之变那样六部被一锅端的情况,大部分的官员也就止步于侍郎级别了。
庶吉士则不同,它所供职地方可是翰林院。自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实行的是内阁制。要想进入内阁,成为帝国命运的控制者之一,几乎都要先进入翰林院。所以,天顺朝之后,明朝就形成了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
翰林院是高级人才储备的中心,在这里当庶吉士,如果三年的考核合格,就可以留下来当翰林编修、检讨,实际上与状元榜眼探花站在同一起跑线。如果再有机缘和能力,就能步步提升为侍讲、侍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官阶虽然不算高,却是皇帝的近臣,前途十分光明。
一旦当上最高的翰林学士,就完全有希望入值内阁,真正做到位极人臣。我们不说清朝,就拿明朝来说,从庶吉士开始当上首辅的就有杨廷和和张居正两人,至于说内阁成员、六部长官、地方大员更是数不胜数。
作为读书人,哪一个不想走上这条道路,所以成为庶吉士是他们所有人的梦想。偏偏庶吉士的数量也很有限,而且有些科举考试年份,甚至不取庶吉士,那你再有本事也无可奈何。即便是庶吉士未能留在翰林院,一般也会发往地方从知县做起。
要知道,明朝不是唐宋,并非只有京城才是富庶之地,地方经济已经相对发达。那些地方官员,或许仗着天高皇帝远,自己当土皇帝,或许在地方还能节节高升,开始另一个晋级通道。总之,那比在六部按点上下班的同僚们,日子好过太多了。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庶吉士实在是包赚不赔的,就是当时清苦点而已,这对熬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读书人来说,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