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成本管控的路上,离不开的原则!

-  01  -

楔 子

房住不炒、地产五条红线的压迫下,房地产企业的焦虑程度越来越强烈,压力传导下的地产人,更是要面临地产改革、扁平化以及行业千变万化的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个人专业及能力越来越受到制约,无论行业还是个人,马太效应开始表现的越来越突出。

地产的成本管控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面是人们对住好房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一面是地产现金流越来越紧张,如何平衡好投资和收益的关系,这个课题显得越来越发重要。

在地产成本管控的基本思路下,各大地产的管控水平基本上可以分为:

第一档次:依靠各专业单打独斗的能力进行成本和品质的管控;

第二档次:依然部门及团队进行成本和品质的平衡;

第三档次:依靠企业制度和体系进行科学的品控管理;

第四档次:完全形成了企业的文化体系,将品质和成本的平衡运用的炉火纯青。

绝大部分的企业依然会停留在第一和第二档次,这种管控下以经验、个人及团队的协调进行成本的管控,如若出现团队、个人的流失以及协调不畅,那么必然导致成本管控出现确实。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头部企业便制定了企业的流程制度,约束个体及团队进行成本管控,这种体制下必然要求地产企业有强有力的协调部门或者大运营部门,进行强管控的工作,这种档次下的企业员工犹如螺丝钉一般,长久必然导致企业创新缺乏,员工的积极性降低。第四种档次,靠企业文化驱动下的成本和品质管控,目前在地产企业中尚未出现,或者仅有老板们希望企业文化驱动企业自行运转,这不就出现了所谓的OKR绩效,个人以为:只要存在着雇佣关系,这种OKR的绩效机制只能适用于企业中的一小部分人员,尤其是地产这种受政策变化较大的行业,员工的稳定感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企业文化驱动的成本管控真的极其难实现。

从第一到第四档次的成本管控水平,是一步步实现的,很难越级实现。

-  02  -

成本管控的这些基本逻辑

无论企业居于何种的成本管控水准,其最基本的管控逻辑是一致的。

No.1

土地价值最大化

土地是地产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没有土地一切的生产就将停止,另一方面来说,土地也代表了项目的价值,决定项目生死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区位、区位、区位”,如何在已经获取的土地上榨取土地价值,这是地产企业的核心能力也是专业度的体现,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项目定位。项目定位中,需要充分挖掘地块资源、进行多方案的产品比选,已获得最大的利润。

1.1  项目资源最大化

项目资源,我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

外部资源:外部配套、道路交通、景观河道、山体海景、市政配套等不属于项目用地范围内却可以带来较大流量,需要深挖外部资源带来产品溢价。

内部资源:可以分为地块内的核心景观、面宽资源、场地资源以及企业自身的IP都属于内部资源,此部分资源也要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产生最大化的产品溢价。

1.1.1 外部资源最大化的案例

【案例】案例来源网络

此项目南高北低,景观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逻辑:

1、地区改善需求较大,购买力较大。假定景观的总户数基本固定的条件下,景观高溢价区(临近景观资源)应该布置高溢价的产品,满足溢价能力强的高端产品货值最大化。

2、如果此地区的购买阶层购买力不强,高端产品未必能实现高溢价的能力,那么在建筑总图排布的逻辑上就需要变化,景观资源给到高层建筑上,让更多的用户可以享受景观需求加快产品去化,实现高层产品买景观、地层高端产品卖”赠送“。

沿湖北岸、沿湖东岸被高端产品的高层占据

1.2 内部资源最大化的案例

当项目外部资源不具备较强的溢价空间,那么内部资源需要充分挖掘以实现更大的溢价空间。

【案例】内部景观资源最大化

图片来源网络:中心景观最大化

通过组团内部的景观资源打造,可以提升项目的产品溢价,提升总货值,这在南方地区较为常用,主要是因为南方温度适宜植物生长,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所以南方对高层建筑中心景观的规划打造,业主容易接受。由于北方地区气候的影响,这种规划布局有一定的风险性。

No.2

成本的适配或建造标准适配

产品配置标准,是地产开发阶段极其重要的工具,前端反映营销的产品需求,代表了产品的适配标准,后端反映了地产开发的成本及其交付后业主对产品的期望值。产品配置标准,从前到后关联着地产开发的每一个环节,让开发商不得不去重视。

产品配置标准的高低反映了开发商对产品的内在需求,是利润型产品还是现金流产品,这是开发商开发产品的基本逻辑思路,另外,产品配置标准的确立,要满足成本策划的基本要求,即“全过程控制、事前控制”的原则,成本如若到了招标阶段才显现出来,那么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产品定位确定之后,便明确了产品的基本适配思路,刚需盘有刚需盘的关注项,改善盘有改善盘的“大发逻辑”。第一步确定产品的档次之后,需重点关注影响成本的重要事项。

2.1 设计重点管控类

设计重点管控事项集中于前策阶段及方案阶段,主责部门是:地产设计管理

重点关注事项:

图表来源:金科地产

此处不在赘余,重要性不言自明。

2.2 设计和成本协同类

协同类重点管控事项集中于方案到施工图的阶段,主责部门是:地产成本/设计管理

设计和成本的协同类,主要是集中于影响建安成本的大类。

① 含钢量/含混凝土量成本-严控类

含钢量和含混凝土量属于结构性成本,应严控,每家开发商都应该做结构限额设计,都应该有有结构限额设计。

② 外墙饰面/门窗类-根据产品档次重点区分

图标来源-《正荣住宅产品线标化基准配置》(2019版)

图标来源-保利置业集团

门窗和立面限额标准,配着产品线进行有的放矢的设计,建议每家开发商都应该做门窗和立面的标准化设计。

③ 公区装修类-根据产品档次重点区分

根据产品限额标准,进行产品配置标准的设计。

上图来源:《华润置地住宅产品配置标准及建安成本限额指标》

随着业主对公区装修品质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地产开发商在公区的标准上越来越注意成本投放,公区标准的成本适配,这个标准化也要做。

④ 户内装修类-根据产品档次重点区分

图标来源-保利置业集团

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标准的提升,让全装修/精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议做过精装修的开发商进行标准的固化。

⑤ 部品部件类-根据产品档次重点区分

部品部件类包括:入户门、防火门、栏杆、雨棚、单元门等种类繁多,每个单项成本不算高,但是却十分重要,建议根据产品线,固化产品类,约束成本限额。

《华润置地住宅产品配置标准及建安成本限额指标》

图标来源-正荣集团

⑥ 景观工程类

指标定义:室外红线内景观工程成本与景观面积的比值,单位:元/㎡。园林景观面积为园林景观工程覆盖的水平投影面积。

景观工程这几年备受开发商重视,主要表现在产出投入比较高,容易产生溢价,在产品线的基础上,约束景观工程的成本意义重大。

图片来源:华夏幸福

图片来源:卓越集团

⑦  电气智能化

电气智能化这些年来业主开始关注,电气智能化的配置宜满足实用功能要求,建议开发商形成自己的标准化体系。常见的电气智能化系统有:周界防护系统、视频安防系统、出入口对讲及访客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广播系统等等,开发商可根据自身产品系列定制设计。

⑧  住宅绿建成本增量

绿色建筑这些年来逐渐被强制使用,绿色建筑的成本增加开始慢慢被开发商重视起

来,由于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较为复杂,一般缺乏专业能力的开发商很难进行绿色建筑的选择,建议有条件的开发商可以限额设计。

老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下的成本增量

⑨  住宅装配式建筑成本增量

由于人口红利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装配式建筑风口正起,每个地方的装配式建筑评价不一致导致成本增量不一样,建议各家开发商有针对性的研究适合本地区的装配式建筑方案。

图表来源:金科地产

(0)

相关推荐

  • 2021年度中国十大美“力”住宅 | 第一季度【网络投票】

    由地产线发起的「中国十大美"力"住宅」带着解码美"力"生活的使命,聚焦于中国房地产住宅产品的匠心硕果,发掘"美"的力量,已连续两年为行业寻找 ...

  • 像张小龙那样做地产

    张小龙说,中国商业的问题是战略家太多,而产品经理太少. 作者:地产八卦女 1st 前段时间,张小龙的四小时演讲刷了屏. 在这四小时里,面对众人寻求微信产品"秘诀"的急切,张小龙一次 ...

  • 偏执到羡煞旁人的交房,只有他做到了

    地盘说 每一处美好,皆源自于看不见的匠心营造. 那些默默倾注的坚守与付出,终会在岁月里凝聚成看得见的夺目光芒. ✍️ 撰文 | 李冠乔 ☞ <地盘>特邀撰稿人 交房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盛事, ...

  • 为什么我向所有人都推荐这个项目

    大盘营造的经典项目,我曾经推送过好几个. 前几年,比较流行的几个生活小镇比如成都的麓湖生态城.万科的良渚文化村.聚龙小镇.阿那亚.北京奥伦达.桃李春风等,除了桃李春风是1000多亩,其他都是5000亩 ...

  • “黑马”融信,靠什么成为“产品白马”?

    艳姐说 在地产行业,漂亮的数字和业绩,高科技.酷炫的功能设置在现阶段都不再稀缺.必须承认,高周转下,已经甚少有房企对产品品质的升级和创新有进一步的研究了. 但也有例外,譬如融信中国.规模化时代,是拼了 ...

  • 给同行考察北京豪宅的三个建议

    今年不少外地开发商频繁进京考察豪宅项目,『地产营销人』也经常接到这样的询问:哪个项目值得重点学习? 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近几个月二线楼市的火爆和此起彼伏的地王让开发商在未来的项目打造上陷入了迷茫,如何 ...

  • 房企这个部门已经内卷成了“铁麻花”

    艳姐说 初夏的神州大地,首批集中供地变身"大事件",万众瞩目.炙热难耐.短短半个月,广州.重庆.无锡.杭州和北京,近200宗地块抢售一空,实力而幸运的房企逾4000亿倾囊而出.所谓 ...

  • 我最喜欢的这个开发商产品又升级了

    我经常在推送的文章里很直白的说过:永威是我最喜欢的几个开发商之一. 永威的项目和精细化细节,无论是安置房还是刚需产品.改善产品.顶豪等项目我都推送过很多次.从产品细节来说,现在也是全国范围内品质最好的 ...

  • 产品系≠产品力!

    最近谈"破局"比较多,毕竟调控深入三月之后,已开始有项目用优质产品和热销业绩走出了市场困境,打开了新局面,其成功经验是值得分享的. 如果你能抱着学习的心态,就不会把这样的文章当软文 ...

  • 集中供地,究竟想做什么

    集中供地,究竟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