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妊娠恶阻验案6则 -- 马氏妇科

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运用不同的经方治疗妊娠恶阻症,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举验案6则,以资佐证。

小柴胡汤

周某,25岁,2005年4月27日就诊。妊娠45d,恶心呕吐4d,吐出食物,口淡多唾,不欲饮食,脐腹或胀,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疏肝清热,和胃降逆。方剂:小柴胡汤。药物:柴胡10g,半夏12g,党参10g,炙甘草6g,炒黄芩5g,生姜5片,大枣6个,3剂。

2005年4月30日复诊:呕吐消失,脐腹胀除,B超见宫内活胎,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半夏加至15g,5剂。

按语: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证的主方,少阳证有“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诸症,经文又有“呕而发热者,柴胡汤主之”、“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训。此案恶心呕吐胆汁,兼有外感,属于肝胃不和、寒热错杂兼有表证者,由于方证相符,故投之辄效。

 

理中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徐某,24岁,2005年5月30日就诊。妊娠50d,恶心嗳气,口淡10d。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剂:理中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药物:党参12g,炒白术10g,炙甘草6g,半夏15g,生姜10片,茯苓10g,砂仁(冲)5g,陈皮10g,3剂。

2005年6月8日复诊:恶心嗳气已经减轻,口淡,两侧少腹或觉隐痛,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加吴茱萸4g,苏梗10g ,3剂。

按语:理中汤是《伤寒论》治疗中有虚寒的方剂,理中即温中补中,如果恶阻属于脾胃虚寒者,便可使用该方,且疗效甚佳。小半夏加茯苓汤是《金匮要略》治疗“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的方剂,两方相合,治疗恶阻效果尤佳。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竺某,31岁,2005年12月20日就诊。妊娠63d,恶心呕吐,口淡,泛酸水,身冷,腰痛头晕,小腹隐痛4d。舌稍红,苔薄白,脉细。治法:温胃和中,抑酸降逆。方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药物:桂枝6g,炒白芍6g,炙甘草6g,龙骨15g,牡蛎15g,炙甘草6g,生姜5片,大枣6个,半夏12g,茯苓12g,杜仲12g,4剂。

2005年12月28日复诊:上症减轻,嗳气。舌脉如上。守上方龙骨、牡蛎各加至20g,另加莲蓬10g,甘松10g,7剂。

2006年1月11日三诊:上症均已愈。

按语: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金匮要略》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的方剂,此方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而成,因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之方义应为调和营卫,收敛固涩。桂枝汤是《金匮要略》妇人篇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具有良好的效果,而龙骨、牡蛎两味药物可以制酸和胃,因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以治疗妊娠恶阻兼见泛酸者。佐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可增强疗效。

茯苓泽泻汤合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林某,24岁,2005年8月11日就诊。妊娠近3月,恶心呕吐1月余,呕吐涎水、食物或胆汁,偶有冷汗出,口苦口干,饮入不舒,纳减,手足不温,腰酸,大便2~3d一解。尿检:尿酮体(++)。舌淡红,苔腻滑润,脉细软。治法:温胃清肝,化饮降逆。方剂:茯苓泽泻汤合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药物:茯苓10g,泽泻6g,甘草5g,桂枝5g,炒白术10g,生姜10片,炒黄芩6g,炒白芍10g,半夏15g,2剂。

2005年9月3日复诊:服药期间恶阻好转,纳呆,口淡,口水多,偶尔呕吐涎沫或胆汁,咳嗽、有痰,尿检:尿酮体(十)。舌稍红,苔薄白,脉细。中药守上方改生姜为4片,加杏仁10g,陈皮10g,3剂。

2005年9月6日三诊:每餐进食一小碗,恶阻继续好转,口淡,咳嗽减轻,尿检:尿酮体(—)。舌稍红,苔薄白,脉细滑。方剂:茯苓泽泻汤合半夏散及汤。药物:茯苓10g,泽泻6g,炙甘草5g,桂枝6g,炒白术10g,生姜8片,半夏12 g,3剂。

2005年9月24日四诊:恶阻消失,纳可,外感3d,体温37.3℃,舌脉如上。治法:调气解表。方剂:香苏散加减。药物:藿香6g,苏梗10g,炙甘草6g,陈皮10g,佩兰6g,荆芥6g,蝉蛻5g,3剂。

按语:茯苓泽泻汤是《金匮要略》治疗“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的方剂。其反胃系饮邪内停所致,虽吐而停饮未除,故仍渴而欲饮,水入胃阳又被遏故复吐。用茯苓泽泻汤温阳以化饮,饮去则呕可止。此案由于饮停日久化热,故合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平调寒热以降冲逆。最后饮邪渐减,热象已消,去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投以茯苓泽泻汤合半夏散及汤,恶阻治愈。

甘草附子汤合半夏干姜散、橘皮汤

潘某,18岁,2006年1月3日就诊。妊娠36d,口淡,恶心,嗳气,纳差,身冷,腰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温中降逆,益肾安胎。方剂:甘草附子汤合半夏干姜散、橘皮汤加味。药物:炙甘草6g,淡附片6g,炒白术10g,桂枝6g,半夏12g,干姜6g,陈皮12g,生姜5片,杜仲12g,续断12g,7剂。

2006年2月14日复诊:服药之后,症状全消。下腹疼痛 1周,咽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按语:甘草附子汤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阳气和正气俱虚之风湿病的方剂,以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附子、桂枝扶阳驱风湿。然而将方中附子、桂枝作为温中药解读,该方便是一张健脾温中的方剂了。以此方为基础,或加以半夏干姜散、橘皮汤降逆调气之剂,用于脾胃虚寒的妊娠恶阻,是十分贴切的。

猪苓散

谢某,27岁,2005年4月11日就诊。妊娠42d,进食后立即恶心呕吐4d,吐出食物,口淡多涎,喜冷饮,饮入则舒,腰酸。舌淡红,苔薄腻,脉细滑。治法:健脾温胃化饮。方剂:猪苓散加味。药物:猪苓12g,白术12g,茯苓12g,肉桂4g,杜仲10g,3剂。

2005年4月14日复诊:恶阻消失,腰痛减轻,无不适,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续进4剂。

2005年4月18日三诊:吃水果之后口淡恶心4d,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加吴茱萸3g,3剂。

2005年4月21日四诊:口淡,进食之后即觉恶心,无嗳气,大便溏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温胃清热,健脾化饮。方剂:猪苓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味。药物:猪苓12g,白术12g,茯苓12g,半夏12g,炒黄芩5g,炒黄连3g,干姜5g,炙甘草6g,党参12g,大枣6个,炒粳米30g,5剂。服药之后恶阻消失。

按语:猪苓散是《金匮要略》治疗胃中有停饮而出现呕吐,呕吐后饮水,饮后仍旧索饮的方剂。呕吐虽然已经去除部分停饮,然未尽之停饮仍阻遏津液之上承,故渴而思水,如过饮则旧饮未尽又增新饮,故“宜猪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尤在泾语)在妊娠恶阻患者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呕吐痰涎而同时喜饮,少少予之则舒。苔腻的患者,即属于胃有停饮、津液不升者,当以猪苓汤为主治疗。

发表于《河南中医》2007年第12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