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历史上有小平津和平阴津,小平津得名要早,小平津即武王伐纣渡河处附近,又称武济水、孟津渡,其地在今会盟镇叩马村附近。平阴津在白鹤铁谢渡口西,其地在今白鹤镇白鹤村北。嘉庆版《孟津县志》引《水经注》说:“河水又东,过平县故城北,俗谓之小平津,即今之旧县渡也。”引文中所说的“旧县渡”,即武王伐纣渡河处,在今会盟镇叩马村附近。《尚书解》孔氏曰:“孟地置津,故谓孟津。”《论衡》曰:“武王伐纣,八百诸侯盟此,故曰盟津。”《汉书·地理志》亦作盟津。颜师古曰:“盟读作孟,在洛阳之北,都道所凑。孟,长也、大也。”按,以盟为长大说,颇无据。孟津载《禹贡》,至春秋时始有盟邑,或武王盟诸侯后易名耳。《后汉帝纪》云:“小平津即其地,亦为之武济水。”武王伐纣在小平津渡河之后的一千五百多年间,在小平津这个渡上还发生有很多重大历史亊件。如后汉书《帝纪》:“灵帝崩,张让等劫少帝陈留王数十人出穀门,夜至小平津。”又三国《魏志·董卓传》:“河南太守王匡率泰山兵屯河阳津,将以图卓,卓遣疑兵,若将於平阴渡者。潜命锐师从小平津北渡,绕击其后,大破之。”又《北史·帝纪》:“'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九月戊辰,车驾阅武於小平津。’即此”。孟津历史上所谓的明清“十二景”有两大景在小平津附近,即“盟津古渡”、“平津晚霞”。清代时,叩马村附近的孟津渡(小平津),仍设有官船十四只,便利南北通航。一、《黄河古渡》:“古迹千秋在,雄声伯水滨。黄沙森紫气,白浪洗红尘。叩马偕兄弟,非熊愧故人。至今官渡口,犹自说平津。”二、《夹滩鱼艇》:“一声欸乃向渔船,茅屋疏篱断复连。隐隐河洲添绿水,遥遥山径起新烟。伊人宛在蒹葭里,渔父何劳霜雪边不去披裘滩上钓,客星难犯紫微躔。”嘉庆版《孟津县志》:“杜宗度,字希裴,扶沟捐贡,(康熙)四十七年任。在津十年,以改用,例归籍。”嘉庆版《孟津县志》:“平阴津,故以邑名。《史记》:'秦三年,赵别将司马卬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又陈平亡楚来降,汉王使参乘,监诸将南渡平阴津。’”《括地志》:平阴津“在洛州洛阳县东北五十里,即今之白坡渡口也。”清代时,白坡渡口移郭家嘴,“渡口在县西北十三里,即平阴津地,非驿道,济以民船。”以上引文说明,早在西汉初年之前,平阴津就是黃河上的重要渡口,所谓“汉高祖绝河亡秦”的历史亊件就发生在白坡渡口。东汉时朝廷在洛阳周边设置八关,孟津关和小平津关均在今会盟镇叩马村附近。嘉庆版《孟津县志》:“东汉都洛阳,环置八关:曰函谷;曰大谷;曰广成;曰伊阙;曰轘辕;曰孟津;曰小平津;曰旋门。灵帝中平元年,黄巾叛,置八关都尉官,津邑有其二,皆设渡。今废。”
康熙二十四年,孟津知县高岩在孟津老城北街建平津书院,“建讲堂三楹,对室三楹,大门一楹。置石家滩滩地二顷为塾师膏火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