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痹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胸痹(冠心病)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25个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痹证

A 风寒湿痹

一.行痹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游走疼痛;恶风发热;苔白、脉浮。

1.防风汤;

防风10克 甘草10克 当归10克 赤茯苓10克 杏仁10克 桂枝10克 黄芩3克 秦艽3

克 葛根3克 麻黄5克

临床:

1.如见游走周身,加威灵仙、防已、络石藤、桑枝;

2. 发于上肢,加羌活、姜黄;

3. 发于下肢,加独活、牛膝;

4. 恶寒发热、身有汗出者,去麻黄,加芍药。

痹证加减:

1. 疼痛以上肢关节为主者,加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 活血止痛;

2. 疼痛以下肢为主者,加独活、牛膝、防已、萆薢通经活络,祛湿止痛;

3. 疼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川断等温补肾气;

4. 痹证日久,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脉弱,加党参、黄芪、白术、鸡血藤等补血气。

行痹而走注疼痛较剧者,为感受外邪较甚,

2.大秦艽汤;

秦艽9克 甘草6克 川芎6克 白芍6克 细辛1.5克 川羌活3克 防风3克 黄芩3克

 石膏6克 吴白芷3克  白术3克 生地3克 熟地3克 白茯苓3克 川独活6克

1.如遇天阴,加生姜以祛风温阳散寒;

2.心下痞,加枳实以行气消痞。

3.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生地;

4.若表证不明显,可酌减细辛、白芷、防风之类。

行痹走注疼痛,而面色少华,脉见涩象者,为兼血虚,

3.养血祛风汤;

当归9克 白芍9克 熟地9克 秦艽9克 防风9克 独活9克 桂枝6克 羌活9克 

松节9克 陈皮3克

临床:

1.如见游走周身,加威灵仙、防已、络石藤、桑枝;

2. 发于上肢,加羌活、姜黄;

3. 发于下肢,加独活、牛膝;

4. 恶寒发热、身有汗出者,去麻黄,加芍药。

痹证加减:

1. 疼痛以上肢关节为主者,加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 活血止痛;

2. 疼痛以下肢为主者,加独活、牛膝、防已、萆薢通经活络,祛湿止痛;

3. 疼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川断等温补肾气;

4. 痹证日久,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脉弱,加党参、黄芪、白术、鸡血藤等补血气。

对身体瘦弱,关节疼痛在,邪初化热者,

4.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12克 白芍9克 甘草6克 麻黄6克(另包) 生姜15克 白术12克 知母12克 防风 12克 附子6克

1.剧痛难以屈伸,得热痛减,倍麻黄、附子温经散寒,宣痹止痛;

2.身体关节重着肿胀,遇阴雨加剧者,倍加白术燥湿;

3.湿邪盛者,加薏苡仁、苍术以化湿邪;

4.湿热重者,重用白芍、知母,加石膏、黄柏等以清热利湿;

5.正虚者,加黄芪益气扶正;

6.有瘀者,加桃仁、乳香、没药以活血祛瘀。

加减 :

1. 神疲乏力者,加黄芪益气;

2. 阴虚内热者,加生地、地骨皮养阴清热;

3. 胃纳较差者,加鸡内金、陈皮、神曲消食健胃;

4. 关节肿大疼痛者,可加鸡血藤、防己、薏苡仁、萆藓祛湿通络;

5. 关节红肿热痛者,加金银藤、络石藤清热通络止痛。

二.痛痹证: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屈伸不便。苔白、脉弦紧。

5.乌头汤;

麻黄9克 白芍9克 黄芪9克 炙甘草9克 川乌10克(包)

临床:

1.如见游走周身,加威灵仙、防已、络石藤、桑枝;

2. 发于上肢,加羌活、姜黄;

3. 发于下肢,加独活、牛膝;

4. 恶寒发热、身有汗出者,去麻黄,加芍药。

痹证加减:

1. 疼痛以上肢关节为主者,加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 活血止痛;

2. 疼痛以下肢为主者,加独活、牛膝、防已、萆薢通经活络,祛湿止痛;

3. 疼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川断等温补肾气;

4. 痹证日久,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脉弱,加党参、黄芪、白术、鸡血藤等补血气。

加减 :

1. 病在上肢者,加桑枝、桂枝;

2. 病在下肢者,加独活、牛膝;

3. 疼痛较重者,加草乌、附子、乳香、没药;

4. 肌肤麻木者,加猪莶草、路路通;

5. 关节酸胀者,加晚蚕砂、海风藤。

三.着痹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

痹证中之风寒偏胜不显著者,

6.蠲痹汤;

酒当归3克 羌活3克 姜黄3克 炙黄芪3克 白芍3克 防风3克 炙甘草1克 

1.若寒邪偏重而剧痛者,加桂枝、细辛等以温经散寒止痛;

2.若肢体沉重疼痛者,加苍术、防已、薏苡仁以除湿;

3.若手臂麻木较重者,可重用黄芪,加桂枝、全蝎等,以增强补气和血,通络止痛之功。

加减

1.风较胜者加防风、白芷,

2. 寒较胜者加附子、制川乌、肉桂,

3. 湿较胜者加防己、萆藓、苡仁。

加减:

1. 偏于风者,加防风;

2. 偏于湿者,加防己、苍术、薏苡仁;

3. 兼寒者,加麻黄、附子;

4. 兼有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

5. 痛在上肢者,加威灵仙、姜黄;

6. 痛在下肢者,加牛膝、木瓜、续断;

7. 麻木者,加鸡血藤。

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7.薏苡仁汤 ;

薏苡仁30 当归10 川芎7 生姜10 桂枝10 羌活10 独 活10防风10白术 10甘草6 川乌6麻黄6

B 风湿热痹:

四.热痹证:关节疼痛,灼热红肿。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汁出恶风。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8.白虎桂枝汤;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桂枝9克

加减:

1. 发热、口渴、苔黄、脉数甚者,加银花藤、连翘、黄柏以清热解毒。

2. 关节肿痛甚者,加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已、桑枝。

3. 皮肤出现红斑者,加丹皮、生地地肤子、赤芍凉血熄风。

湿热痹阻;肌肤或关节红肿热痛,有沉重感,伴有发热,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赤黄,关

节屈伸不利,步履艰难,或有红斑结节。

9.宣痹汤合当归拈痛汤加减;

防己15克、晚蚕砂9克、薏苡仁15克、赤小豆9克、黄芩、连翘9克、栀

子9克、苦参9克、

滑石15克、茵陈40克、当归9克、知母9克、羌活9克

加减

1. 高热口渴,汗出烦闷,脉数者,加生地黄、寒水石,并重用知母、栀子清泄里热;

2. 壮热不退,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

3. 关节肌肉拘挛疼痛者,加忍冬藤、络石藤、猪莶草、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4. 皮肤出现红斑、隐疹者,加生地黄、赤芍、丹皮、丹参清热凉血;

5. 痛甚者,加海桐皮、姜黄、地龙通络止痛。

关节烦疼,发热,苔黄,脉濡数,为湿聚热蒸,蕴于经络,

10.宣痹汤;

防已15克 杏仁15克 滑石15克 连翘9克 山栀子9克 薏苡仁15克 半夏9克 晚蚕砂

9克 赤小豆9克 

1.痛甚者,加姜黄6克、海桐皮9克。

下肢关节疼痛灼热,而全身发热、脉数等症不甚显著者,为湿热主要蕴于关节,

11.加味三妙丸;

炒黄柏12克 苍术18克(米泔浸,炒) 防已9克 萆薢9克 龟板9克 归尾9克 川牛膝6克

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为热痹化火伤津,治宜清热

解毒、滋阴凉血,

犀角散;犀角 黄连 升麻 山栀子 茵陈

1. 生地、玄参、麦冬滋阴凉血;

2. 加防已、姜黄、秦艽、海桐皮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加减:

1. 热毒伤津者,加石斛、玄参;

2. 夹湿者,加萆藓、晚蚕砂;

3. 大便干结者,加大黄;

4. 神昏谵语者,加菖蒲、郁金;

5. 毒盛发斑者,加大青叶、丹皮;

6. 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及虫类搜剔通络之品。

7. 临床犀角用水牛角尖代之,但用量宜大到30一60g。

关节疼痛而见低热不退或午后潮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者,为邪热伤阴,阴虚有热。

12.虎潜丸加味;

知母9克 盐黄柏9克 酒熟地9克 炙龟板12克 猪脊髓一条 干姜1.5片 陈皮4.5克 锁阳4.5克 虎胫骨4.5克

(可用犳骨代) 牛膝6克 当归6克 白芍6克

1.若虚火上炎,扰及心神,烦躁不安者,少加金箔一片以镇心安神;

2.虚火较甚,骨蒸盗汗者,可去温燥之干姜,熟地改作生地以增清热之力;

3.面色萎黄,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者,加黄芪、党参、当归等以补养气血;

4.若久病阴损及阳,怕附子、肉桂等补肾助阳。

方中虎骨可以用狗骨或豹骨代替。

痹证应酌加:秦艽、防已、海桐皮 。

1. 如夜间疼痛较剧,及上条剧痛者,均可加羚羊角,止痛效果更佳。

五.痰瘀阻络证:肢体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舌质色紫

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

13.桃红饮;

桃仁9克 红花9克(后下) 归尾9克 威灵仙9克 川芎9克

加减:

1.可加穿山甲、鸡血藤、土鳖虫以养血活血,化瘀通络。

2.加白芥子、胆南星以祛痰散结。

3.加全蝎、乌梢蛇等搜风通络

14.身痛逐瘀汤;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

 牛膝9克 地龙6克

瘀血痹阻证候 肌肉、关节刺痛,痛处不移,久痛不已,或痛处拒按,局部肿胀可有瘀斑或硬结,

或面部黯黑,肌肤干燥无光泽,口干不欲饮,舌质紫黯或有瘀斑

15.身痛逐瘀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

桃仁9克、红花9克、五灵脂6克、丹参9克、当归、川芎6克、没药6克、制香附3克、川牛膝9克、

秦艽9克、地龙6克、甘草6克

加减:

1. 寒凝气滞者,可加附片、桂枝温经散寒通络;

2. 气虚者,可用炙黄芪、人参益气;

3. 阴虚者,可加生地、玄参、知母养阴;

4. 兼有温热征象者,可加苍术、黄柏清热利湿;

5. 疼痛剧者,可加虫类搜剔之品,如蜣螂虫、蜈蚣、全蝎、露蜂房、水蛭等。

痹阻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黯、肿胀,按之稍硬,肢体顽麻或重着,

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黯或瘀

斑,苔白腻,脉象弦涩。

16.双合散加减;

桃仁9克、红花6克、川芎5克、当归9克、生白芍6克、陈皮3克、清半夏6克、白芥子

6克、茯苓9克、 竹沥9克、姜汁6克

加减

1. 痰留关节、皮下有结节者,可加胆南星化痰散结;

2. 痰瘀不散,疼痛不已者,加炮穿山甲、白花蛇、全蝎、蜈蚣、地龙等以搜剔络道;

3. 若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者,加党参、黄芪益气;

4. 肢冷畏风者,加桂枝、细辛、防风温阳散寒,祛风通络,

5. 有痰瘀化热之象者,加连翘、金银藤、黄柏、丹皮清热。

关节肿胀,顽麻疼痛,或兼痰核结节,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胸脘满闷,纳呆恶心,泛吐痰涎,

眼睑浮肿,舌胖质黯,

17.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阳和汤加减;

法半夏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白芥子6克、生麻黄6

克、鹿角胶6克、

熟地黄6克、炮姜6克、生甘草3克、大枣5枚

加减:

1. 肢体困倦,浮肿自汗者,加黄芪益气消肿;

2. 纳差者,加陈皮、木香健脾理气;

3. 关节局部有结节者,可重用白芥子,或加胆南星、枳实化痰散结;

4. 关节肿胀甚者,加薏苡仁、萆藓利湿消肿;

5. 胸闷者,加瓜蒌、桂枝化痰宽胸,通阳利气。

六.气血亏虚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肢体倦怠,面色少华。腰脊冷痛,肢体屈伸不

利。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18.独活桑寄生汤;

独活9克 桑寄生6克 杜仲6克 牛膝6克 细辛6克 秦艽6克 茯苓6克 肉桂心6克防风6克川芎6克 

人参6克 甘草6克 当归6克 白芍6克 干地黄6克

1.痹证疼痛较剧者,酌加制川乌、制何首乌、白花蛇、地龙 、红花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

之较;

2.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祛寒;

3.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已、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仲;

4.正虚不重者,可减地黄、人参。

痹证加减:

1. 腰膝痠软乏力较甚,加黄芪、川断。

2. 畏寒肢冷,关节冷痛,加附子、干姜、巴戟天。

3. 肌肤麻木、肢体重着,加海桐皮、苍术、防已祛风除湿。

加减:

1. 偏于肝肾阴虚者,合用河车大造丸;

2. 偏于肾阳虚者,合用阳和汤加减。

骨节疼痛、肿胀、僵硬、变形,甚则筋肉挛缩,形体瘦弱,低热,气短乏力,心悸,易汗出,或

肌肉酸楚,疼痛无力,活动后加重,指甲淡白,头晕目眩,食少便溏,口干不欲饮,皮肤不仁或

板样无泽,皮肤结节或瘀斑,舌胖淡或质红,

19.生脉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生晒人参9克(焗服)、黄芪9克、桂枝9克生白芍9克当归9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生姜18克、大枣12枚、甘草3克

加减:

1. 偏于血虚者,加生地、熟地、鸡血藤养血;

2. 偏于阴虚者,加玄参、石斛、山萸肉滋阴;

3. 兼有寒象者,加附子温阳散寒;

4. 兼有便溏者,加苍术、白术健脾化湿,去麦冬滋腻碍脾;

5. 兼有虚热之象者,加地骨皮、秦艽清虚热。

6. 桂枝改桑枝以防温以助热;

7. 兼有瘀血者,加桃仁、红花活血祛瘀;

8. 兼有手足拘挛、麻木者,加鸡血藤、天麻祛风通络;

9. 胸闷、胀满、纳差者,加陈皮、木香健脾理气。

七。心痹证:心悸短气,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舌质淡,脉虚数或结代者,为心气不足,阴血亏虚。

20.炙甘草汤;

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生地黄48克 人参6克 桂枝9克 阿胶6克(包) 麦门冬12克 麻仁12克红枣30枚

1.阴血虚甚,舌光萎者,宜以熟地易生地,加强滋补阴血之力;

2.心悸怔忡较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增养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龙齿、磁石以助重镇安神之力;

3.虚劳肺痿阴伤燥较著者,宜酌减桂枝、生姜、酒之剂量或不用,以防温药耗阴劫液之弊。

21.宣痹汤;

防己15克(五钱);杏仁15克(五钱);滑石15克(五钱);连翘9克(三钱);山栀9 克(三钱); 薏苡15克(五钱); 半夏(醋炒)9克(三钱);晚蚕沙9克(三钱);赤小豆皮(取 五谷中之赤小豆,凉水浸,取皮用)9克(三钱)。

热痹化火伤津(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半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

22.犀黄丸;

牛黄0.9克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 黄米饭30 克

23.双合汤;

白芍药225克;当归(洗,酒浸)黄耆(蜜炙)川芎,熟地黄各90克甘草(炙)肉桂各67.5克〔用

法〕上为细末。 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

阳虚--

24.阳合汤 ;

〖组成〗 熟地一两(30g 肉桂一钱(3g)麻黄五分(2g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姜炭五分 (2g生甘草一钱(3g)

单验方

1。威灵仙工2克,水煎服。适于风湿痹痛,《千金要方》《罗氏会约医镜》等书,均单用本品作为治痹的简易方。

2.稀莶草、臭梧桐各15克,水煎服,适用于风湿痹痛。

3.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克,水煎服,适用于风湿痹痛。

4.活络饮(《景岳全书》);由羌活独活当归川芎白术、甘草组成,具有按风除 湿,养血活血的作用,适用 于行痹

5。蠲痹汤(《医宗金鉴》);由附子、肉桂、羌活、防风、当归、黄芪、甘草组成,具有温    经散寒,祛风除湿的作用 。适用于痛痹。

6.海桐皮,姜黄各9—12克,煎服,可用于痹证皮肤及肌肉疼痛。

7.川乌、防风、白芷各30克,共研细末,热水调敷患处。

8.苏叶,陈艾各30克,生姜、薤白各60克,共捣烂,和面粉做成饼,烘热贴患处。 :

9.稀莶草工5克,白术、苡仁各土2克,适用于着痹。 ,

10.五痹汤(《局方》);由羌活、防己、姜黄、白术、甘草组成,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着痹。

11。蠲痹汤.(《济生方》);由羌活、.姜黄、赤茯苓、黄芪、当归、甘草组成,有祛风除  湿,通络止痛及补益气血 的作用,适用于痹证而见气血不足之症象者。 。

12。七圣散(<(局方》):由独活、防风、杜仲、续断,牛膝、萆薢、甘草组成,具有祛风除  湿,补益肝肾的作用,适 用于痹证而见肝肾亏虚之症象者.

单验方

(1)在树上做窠的大黑蚂蚁烘干研粉,蜜为丸,成人每日服3次,每次5g。治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2)五加皮lOg,忍冬藤30g,水煎服。治热痹。 .

(3)飞马丹治痹病。制马钱子120g,蜈蚣4条,共研细末,加蜜lOOg,制丸如绿豆大小。初服

3—5丸,常量10—15丸, 日服2次,用米酒或糖水送下,10天1个疗程,休息5天。服药后5—6

小时内禁食海藻类、鱼、虾、含矾碱等食物。

(4)用大黑蚂蚁烘干,研为细末。每次服半匙,每日2次,开水冲服。或将蚂蚁装入空心胶囊,每服4粒,每日2—3次

(5)苍术9g,黄柏9g,忍冬藤30g,水煎,治疗湿热痹。

(6)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治疗风寒湿痹。

(7)廑虫,焙黄研末,每服3g,1日2次;泽兰30g,水酒各半煎服,日服2次。治疗瘀血痹。

(8)鲜忍冬藤、根、叶各90g,体弱者每次30g,水煎,分3次服。适用于热毒痹。

(9)鹿角片300g,酒浸1夜,熟地120g,附片45g,用大麦米和蒸熟,焙干为末,大麦粥和为丸。每日3次,每次7g,米 饭送服.治肝肾不足之证.

(10)益髓汤 生黄芪、熟地、鸡血藤各15g,党参、白术、当归、白芍、鹿角胶、补骨脂、川续断、川牛膝各9g,龟版 、枸杞子、菟丝子各12g,知母、黄柏各6g,甘草3g。水煎服。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食疗方

(1)生大豆方 以大豆炒黑及熟投酒中渐渐饮之。治贼风痹,瘫缓口噤,肿及麻痹。

(2)蛇肉汤 蛇肉、胡椒、生姜、食盐适量,炖汤,肉汤尽服,早晚各1次。治痹病阴阳两虚兼风湿阻络者,服之可收 阴阳两补,祛风散寒之功。

(3)姜葱羊肉汤 羊肉lOOg,大葱30g,生姜15g,大枣5枚,红醋30g,加水适量,做汤1碗,日食1次。治气虚畏寒,四 末欠温,关节冷痛。

(4)薏米50g,糖50g,干姜9g.以水适量先煮薏米、干姜,煮烂成粥,再调白糖服食。每天工次,连服1个月.治寒痹

(5)赤小豆粥 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治热痹。

(6)大枣薏米粥 小米lOOg,薏米50g,大枣5枚,每Et煮食1次代早餐为宜.治湿痹。

(7)桃仁粥 桃仁50g,粳米160g。先把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放入粳米煮为稀粥,即可服食。有活血祛瘀 ,通络止痛之功效,治瘀血痹。

熏洗法

(1)取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趁热熏关节.每日1一2次,每次20--30分钟。 适用于风湿痹阻证。

(2)艾叶9g,透骨草30g,红花9g,花椒6g,水煎。边熏边洗,每日1—2次。适用于瘀血痹阻证。

(3)土鳖虫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1g,水煎熏洗,每日工一2次。适用于瘀血痹阻证。

(4)取川乌、草乌各20g,白芷50g,伸筋草60g,羌活、独活各50g,透骨草50g,细辛lOg,川

芎30g,桂枝30g,威灵 仙60g,水煎,熏洗关节,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1个疗

程。适用于寒湿痹证。

(5)洗腿方 当归尾、青风藤、宣木瓜、炒赤芍、透骨草各9g,防风5g,水煎熏洗.适用于风湿痹证。

外敷法

(1)取蜂房1枚,炙令黄赤色为末,每用3g,腊月猪脂调匀敷之。适用于风痹。

(2)杜松子适量,捣烂外敷。治风湿关节痛。

(3)白芥子泥护膝 白芥子、商陆等量(每膝约用60g),捣泥粉状,用蜜调,1一2天换1次,治疗

鹤膝风有积水者。如局 部皮肤发痒发红出疹者,则取去不用,几天后皮肤过敏能自愈.适用于痰浊痹阻证。

(4)关节红肿热痛者,可用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块盖好,每天换工次,至肿消为止;

或用仙人掌适量,捣成泥 状 ,涂敷患处,每天换1次,清热、消肿、止痛效果好。适用于热痹.

(5)鲜紫花地丁适量,捣敷患处;或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热敷患处,或

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 处,可消肿止痛。适用于热毒痹阻证。

热熨法

(1)食盐500g,小茴香120g,炒热,布包熨患处。

(2)棉花籽或晚蚕砂500g, 炒热,加入适量白酒,装入布袋,趁热熨患处。

lO。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法 配方以陈醋500g,威灵仙30g,浸2周后过滤,作药物离子透入.适用于风湿痹阻证。

.中成药

(1)伤湿止痛膏(黄浦牌,上海中药制药三厂):外用,贴患处。用于治疗风湿关节、肌肉痛,扭伤等。

(2)大活络丸(新新牌,湖北黄石制药厂):每次1丸,每日1—2次,口服。用于腰腿疼痛,周身麻木,筋肉拘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两足痿软。

(3)天麻丸(桐君阁牌,四川I重庆桐君阁药厂;昭药牌,云南昭通地区制药厂):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肝肾虚弱,头昏头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

(4)天麻片(宝塔山牌,陕西汉中中药厂):每次5—6片,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应证同天麻丸。

(5)国公酒(同仁堂牌、李时珍牌,北京同仁堂药酒厂;药都牌,江西樟树制药厂):每次lO一15ml,每日2次,早晚服.用于四肢麻木,骨节疼痛,风寒湿痹。

(6)骨刺丸(玉兔牌,河北遵化县制药厂):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

(7)夏天无片(山花牌,江西省余江制药厂):每次2片,每日2—3次。用于治疗高血压、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痛、跌仆损伤等。

(8)消络痛(环中牌,山东淄博人民制药厂):每次2—4片,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神经痛等风湿性疾病。

(9)腰痛片(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肾虚腰痛,腰肌劳损。

(10)精制海马追风膏(锦塔牌,辽宁锦州中药厂):外敷用,先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揭下膏面上的衬垫塑料片,贴于患处,用手按抚好。用于治疗风寒麻木,腰腿疼痛,四肢不利,积聚疝气。

(11)麝香镇痛膏(强体牌,安徽安庆市余良乡制药厂):外敷用,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贴敷。用于关节疼痛,腰背酸痛,扭伤及风湿所致的局部酸痛。

(现代研究)

  中医对痹病的研究较为活跃,近年来在病因病机认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提高了临床疗效.

  一、临床研究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目前仍在探讨之中。就其病因,主要认识有:一是风寒湿邪侵袭致病论,二是热毒蕴积致病论,三是瘀血阻滞致病论,四是正气虚损致病论。胡荫奇指出:“病因,外责之于风、寒、湿、热之邪,内责之于脏腑经络气血营卫虚弱”(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2>:1).焦树德等均认为风寒湿之偏胜,或热化阳化为其致病之外因(中医杂志,1989,<4>:4)。朱良春认为痹病顽麻者有肾阳先虚的因素,因邪气深入经隧骨骼,气血凝涩,痰湿浊瘀胶固,经络闭塞不通而为病(中医杂志,1989,<4);4)。李新松等通过治疗肢体痹病347例认为,“其主要病机是风寒湿热等病邪侵入人体,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云南中医杂志,1992,<6>。15)。乔长兴治疗130例痹证,认为禀赋不足,肝肾亏损,气血两虚为其内因,卫阳不固,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痹阻肌腠、筋骨为其外因(山东中医杂志.1992,V2):22)。张文尧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有关痹证的论述作了颇有实用价值的概括,气血营卫内虚是致病的内在条件,风寒湿热外袭是致痹的外在因素,经络气血阻滞则为痹证的主要病机(辽宁中医杂志,1985,<10>:18)。通过大量资料表明,本病的发病常与先天禀赋不足,正气内虚,肝肾亏损,外感风寒湿热,日晒火毒等非时之气,或后天失于调理,误服药物,妊娠分娩等因素有关,正气不足则邪易侵,邪入又无力驱邪外出,因此导致缠绵难愈,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终致脏腑经脉损伤而成笃重之疾。

  2。辨证论治 。

  在辨证分型上,一般按《素问。痹论》分作行痹、痛痹、着痹(或以病因为风、寒、湿痹),再加上热痹,为4型。亦有倾向于以虚实分型,实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顽痹5型。虚痹分为阳虚痹、气血虚痹、阴虚痹。有以急发期、稳定期分型,主张发作期分热型、寒型、寒热错杂型,稳定期分为肝肾亏虚,夹瘀夹痰。或以轻、中、重分型,轻者卫阳虚弱,寒邪犯经;中者气血亏虚,寒湿阻络;重者肝、脾、肾虚,浊凝关节。总之,临床分型众多,多根据病因、病性、病理、病位等分型,但均以正虚(肝、肾为主)、邪实(湿、风、热、寒、痰、瘀为主)二者为纲,并认为多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痰瘀交错。

  在痹病的治疗上,运用古方随证化裁,取效显著。张绪生等运用乌头汤加减,或薏苡仁汤化裁,或三妙散出入治疗140例痹证,临床治愈40例,显效35例,好转5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0.7%(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33)。吴承标等按性别分为乌头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两组治疗,男72例,女76例。结果前组男性显效13例,好转15例,无效7例;女性显效8例,好转13例,无效16例。后组男性显效8例,好转18例,无效11例;女性显效16例,好转18例,无效5例(北京中医杂志,1990,(1):20)。

  有不少学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新方新药,取得了较好疗效。朱良春创制益肾蠲痹丸治疗顽痹取得了较好效果(中医杂志,1989,(4):4)。余登霞等以复方乳香注射液2~4ml肌内注射,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痹证,立即缓解2例,缓慢缓解9例,无效2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5,V2):40)。张安林等用中西医混合研制的外用复方消尔痛酊,采取吸附透入疗法外治痹证621例,近期临床治愈482例,占77。6%, 显效85例,占13。69%,好转47例,占7.56%,无效7例,占1.13%,总有效率98.87%;远期治愈169例,显效6l例,进行随访(7个月一3年),其中恢复工作205例(89%),病情稳定22例(9。6%),病情加重3例(工。3%),其中近期显效36例,停止治疗后逐步恢复痊愈,随访显效率为98.7%,远期疗效比较巩固(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 V4>:211)。

  李志铭对关于痹病辨证论治的进展一文综合了有关制剂的研究概况:雷公藤制剂,近十几年来,有关本品研究的文章已逾百篇。雷公藤临床应用主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报道的病例至少在3900例以上,近期疗效达到90%一98%左右,随访1—11年,平均远期疗效亦达到85.77%.其煎剂,福建三明市二院用本品去皮根水煎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55例,总有效率87。74%。湖北雷公藤研究协作组等6家共治疗13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总有效率达92.26%一97。14%。马钱子制剂:河南中医学院用痹苦乃停(制川草乌各lOOg,制乳、没各150g,制马钱子50g,生地200g,薏苡仁lOOg)治寒湿顽痹;用痹隆清安(萆藓、生地各200g,制马钱子50g,制乳、没各]OOg,薏苡仁lOOg)治热型顽痹,经治345例,总有效率达94.9%(北京中医,1990,V4>:58)。

  3.辨病论治 .

  (1)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于一般的风寒湿痹。其邪多在骨骱经筋,和瘀血、痰湿胶结在一起,难解难去。其本多为肾虚,而肾主骨生髓,因此补肾填精温阳,搜风剔络散寒祛湿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治法。朱良春主张补肾为本,虫类药活血通络治其标;姜春华常用大量生地(可用至150g)加入温经通络方中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2)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不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邪深伏骨骱经筋,关节畸形。风湿性关节炎虽亦缠绵不解,病邪留恋,但较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邪侵部位较浅。针对性辨病用药,一般急性期可用具有抗风湿消炎药如秦艽、忍冬藤、徐长卿等及类似激素药如生地、甘草等,慢性期则应调节免疫功能,用补气、益肝肾、活血化瘀之品。

  (3)系统性红斑狼疮 本病的治疗,益气养阴,培补肝肾为基本治则。常用的益气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都有提高机体非特异免疫功能。本病的皮疹、少尿、浮肿等症状,中医认为是瘀血之征,故常以活血化瘀的药物,如鸡血藤、白芍、赤芍、丹参、红花、泽兰、益母草、川芎。若表现为肢体疼痛,则属中医痹病范畴,治当祛风化湿,除痹通络,常用秦艽、威灵仙、徐长卿、海桐皮、防风、独活及蛇类等。赵炳南在用药上,除了按脏腑辨证外,强调调和阴阳、扶正固本,善用天仙藤、络石藤、首乌藤、鸡血藤、钩藤。王渭川用药必施蜈蚣、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无花果、苦荞头、隔山撬、瞿麦根。

  二、实验研究

  王德辉认为乌头的临床作用一般在15g以上,达20g方有效果,甚则高达30g。有关制川乌毒性动物试验的结论是:一定量制川乌(0。31g)水煎剂小白鼠灌胃未发现急性中毒症状。总之,乌头有大毒,用之得当是很有效的治疗痹病之要药。高压锅加温120~C,经过2小时就可把毒性成分全部破坏,可见加工炮制是十分重要的(dL京中医杂志,1 992,<5):35)。杨俏田指出,乌头毒性大,药性猛,功效亦高,正确使用,则会大大提高治疗效果。若谓“有毒害人毋用”即抹杀了中医特色,又影响临床疗效。因此认为乌头是今后治疗风寒湿痹很有前途的药物,但须在借鉴传统方法、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就其炮制、配伍、剂型、煎服法、剂量等进行综合研究(中医药信息,1988,<6>:36)。关于蜂毒:现代研究表明蜂毒中含有多肽成分,主要有组胺、胆碱、蚁酸、儿茶酚胺等,还含有透明质酸酶、碱性磷酸酶、磷胺酶A,多种微量元素等,蜂毒具有抗炎、抗凝血、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蜂毒与雷公藤合用,一方面可以增强调节免疫功能和间接抗炎作用;另一方面又可弥补雷公藤所不足的直接抗炎,改善微循环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且副作用较少。

  关于蚂蚁制剂;近几年来发现蚂蚁及其复方对本病具有显著疗效。以蚂蚁为主,配伍老鹳草、青风藤、炮山甲、蜈蚣、三七等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可收到较好的疗效。随着对蚂蚁制剂研究的深入,在保健、康复方面亦曰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痹证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风寒湿热邪之入侵,久处潮湿环境工作者,更应经常注意预防外邪侵袭。一旦感邪应及时治疗,决不可贻误病情。一时性受寒、淋雨等,在身体疲劳时尤易发病,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如服姜汁及午时茶、川芎茶调散等祛风散寒除湿之品。一旦发现关节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二、康复

  1。功能锻炼 通过活动关节,可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营养状态,以避免关节僵直挛缩,防止肌肉萎缩,从而恢复关节功能。要根据病变关节的生理功能进行锻炼,采取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相结合,以主动活动为主。如手捏核桃或弹力健身圈,锻炼手指功能,两手握转环旋转,锻炼手腕功能,脚踏自行车,锻炼膝关节,滚圆木、踏空缝纫机,锻炼躁关节等。逐步地再做简易太极拳、关节操、广播操等.锻炼须因人、因病而宜,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2.药物康复 要针对患者脏腑以及气血阴阳的虚损不同进行调补,决不可不加辨证地投以参茸等温补之品。阴虚者滋阴,阳虚者补阳,气虚者益气,血虚者养血,肝肾不足者培补肝肾,脾胃虚弱者健脾益气。但恢复期的调补,要注意“平和”,同时可酌加理气活血之品,以求气血调达。

  3。食疗康复 康复期的饮食,一要节制,二要清淡,三要营养丰富。此外,可根据病情,辨证选用下列食疗方:

  (1)木瓜汤 木瓜4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白蜜lkg炼净,将两物调和匀,放入净瓷器内盛之.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2匙饮用,能通痹止痛。凡属湿热阻滞经脉而引起的筋骨疼痛,可用此汤。

  (2)川乌粥 生川乌头3--5g,粳米30g,姜汁10滴,蜂蜜适量。将川乌头捣碎研为极细粉末备用,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川乌末改用文火慢煎,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一二沸即可。适用于寒湿痹证,宜温服。热性疼痛、发热期间及孕妇忌服,不可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敛等中药同服。

  (3)老桑枝煲鸡 每次用老桑枝60g,雌鸡1只约500g去毛及内脏,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鸡肉。可治四肢酸痛麻痹,颈背牵强疼痛,慢性腰肌劳损。

  (4)木瓜牛膝酒 木瓜120g,牛膝60g,桑寄生60g,加大曲酒500ml浸泡7天,每服15ml,每日2次。适用于瘀血痹阻。

  (5)桑椹子粥 桑椹子、粳米。适量煮粥,常食此粥,可强肝肾,壮身体。

(0)

相关推荐

  • 收藏吧,肩周炎的33张实用方剂为你整理全了

    良方导读:最近有用户反馈,希望整理一期肩周炎方剂,肩周炎发病率高,中医的方剂也很多很杂,这里仅汇总整理其中来源明确,效果可靠的方剂供参考. 几位老中医的经验方 1,郭剑华,当归四逆汤 重庆中医骨科医院 ...

  • 『类风湿关节炎』第六章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1)

    第一节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特点之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意人体脏腑之间,五脏与五体.气血津液之间的关连和整体性.治疗时注意局部和注意整体并重,也可 ...

  • 『古方新解』辨证治疗风湿痹证的临床观察

    2006-2011年,笔者辨证治疗风湿痹证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l6-58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26天,最长l2年,平均 ...

  • 治痿证精选的药方

    治痿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痿证病的症状,根据症 ...

  • 治失音症精选的药方

    治失音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辨证论治.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失音病 ...

  • 治癃闭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癃闭证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8个药 ...

  • 治淋证精选的药方

    治淋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淋证病的症状,根据症 ...

  • 治痢疾症精选的药方

    治痢疾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痢疾病的症状,根据 ...

  • 治内伤发热病证精选的药方

    治内伤发热病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内伤发热证病 ...

  • 治尿浊证精选的药方

    治尿浊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尿浊证病的症状,根 ...

  • 治疟疾病证精选的药方

    治疟疾病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疟疾病证病的症状 ...

  • 治厥证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厥证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厥证病的症状,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