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蒲公英”王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们。
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蔓延,迫使全国人民宅在家中。“宅在家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成了普通人居家的最有底气的理由。
从庚子年大年初二到现在,我们闭门在家“思过”已有一月有余。用一句话做个小结,日子在平静充实中有滋有味的度过。
《礼记·中庸》中写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意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后来人们也强调事先计划的重要性。遵循圣人的教诲,每逢周末假期等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我都要事先制定一下计划。有宏观的目标,也有具体时间的安排。宏观目标比如说:要看几本书,要写几篇随笔,要整理物理课程资源,笛子要学到什么程度,看几部电影,学做几道菜,坚持锻炼身体等。我还给两个儿子定目标,大儿子要加紧补学科的短板,小儿子要练好字,要广泛阅读等。妻子我就不给她安排了,哪有给领导安排任务的员工。具体到每天的时间安排。全家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饭;两个儿子早读读什么,上午学什么,下午看啥书,晚上搞什么活动;我这一天要干些什么,用笔记下来,完成一项,就用笔划去,这样一天结束,你就知道这一天干了什么。心里有数,也就不“盲乱”了。
我觉得学习是这个“假期”最重要的事情,倒不是“标榜”自己是一个多么爱学习的人。而是家里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学生,况且我也是才疏学浅到常常自卑。大儿子上高一,算是知道学习的一类,就是英语一直是他的软肋,也是我的痛处。那让他好好把握好这段时间,利用每天的早读40分钟,克服懒惰,加紧背诵。他妈妈也给他搜集相关英语材料,也尽其所能的辅导他。我也常常从辅导他物理学科中,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呵呵,这么多年我还能把高中物理知识拾起来。其他时间,他按照学校的安排,按部就班的听网课,做作业。但愿开学后,他的学业能更上一层楼。我也不断的给他“打气”,愿前方的路,儿子能披荆斩棘,奋力向前!小儿子读小学五年级,毕业班。他头脑还算灵活,但学习不踏实,有时候爱耍点儿小“聪明”。有点儿让我不放心,因为作为老师,我必须要看到他持续的学习力和成长力,不能局限于眼前。我对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字体,书写快,想快速的完成去玩儿,导致字体有些斜乱。我赠送给他的警示语是“欲速则不达”,重写吧!不把字体写好决不罢休,别在老爸面前有丝毫敷衍。另外对于数学,懒于用笔在纸上验算,盲目自信,时不时有错误,我也不给他一个个算。若家长检查,让他纠正过来,永远不能培养他的能力。错了,就承担责任,接受老师的批评。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小儿子的所有老师,特别是杨莉老师和袁鑫老师。杨老师为了纠正小儿子的思想问题,想尽了各种办法,百忙之中还给小儿子写信谈心,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孩子的爱。这封信,我们永远保存着,这是儿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礼物。袁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一丝不苟,孩子作业中哪怕一点点的错误,都逃不过她的“慧眼”。令我们敬佩不已。我也静下心来看了几本书,《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蛙》、《在难搞的日子笑出声来》、《墨菲定律》、《影响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等。在自由的时光,有书陪伴,便觉得心也是自由的了。
宅在家的日子,我成了全家生活物品的“采购员”。这样我就可以借此出去放放风啦!当然,主要是我怕家人防护措施不得力。每一次出去,我都全副武装。戴口罩,穿风衣,手上还套着一次性塑料手套。到超市迅速买好生活用品,马上撤离。让老婆去,她必定会东看看,西瞅瞅的,绝不会像我这么麻利。回到家,站在门口,小儿子就拿着喷壶给我喷酒精消毒,我再去卫生间洗手。一点儿也不能马虎。
妻子负责做饭。本来我是计划学做几道菜的,还没开始学,网课就开始了,然后就开始了每天的备课,整学案,在钉钉上呼叫学生交作业,改作业,直到现在还没有展示厨艺。这成了老婆说我说话不算数的把柄,弄得我无言以对,只能打哈哈。宅在家,活动场地小了,运动量自然也少了。为了不让自己和家人脂肪过剩,我也制定了假期锻炼计划。妻子主要练健身燃脂操,我把视频下载下来在电视上给她放;儿子主要练“七彩阳光”广播操,我们也一起做,弄得我和他妈也跟小学生似的,就是姿势咋看咋别扭,没有小孩子做的好看优美。管他呢!以锻炼身体为目的。有时候,我也练练男士健身操、鬼步舞、太空步什么的。装萌装嫩呗!不然怎么打发时间?
生活最无趣是单调,生活的全部不仅仅是吃穿住行和工作,也要找点儿乐趣。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诗》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我是个生性木讷之人,语不美妙舌不巧,我老是把这归咎于我学理的缘故,给我背“黑锅”。不够喜怒哀乐我都喜欢听听音乐,有时候在没人的时候也哼上几嗓子,想象着自己就是歌星,尽管老跑调,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不仅我喜欢音乐,我们全家都喜欢。我老婆有古筝,我大儿子有吉他,我小儿子有电子琴,我有竹笛。家里还有口琴、葫芦丝、巴乌等。会不会吹吧,先拥有再说。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家里可热闹了,各种乐器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家里还有大音响,能连接话筒。时不时的,我们一手拿手机打开“全民K歌”,一手举话筒,学着歌星或深沉或激昂的样子,唱几首自己那个青春年代的歌,脑海里就浮现出了那个时代自己青涩的样子。有时候,唱着唱着眼眶就模糊了。经典电影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价值。每到周五,是我们的《周末影院》时间。影片我是从网上查,只有经典的才看。到现在,我们看了《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阿廿正传》、《美丽人生》、《当幸福来敲门》、《误杀瞒天记》、《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少年的你》、《只有芸知道、》《叶问4》、《何以为家》、《卡桑德拉大桥》等。每一部看完全家都要对其中的情节讨论一番。
“疫情”虽有所缓解,但形势依然严峻,“最美逆行者”们仍奋战在“抗疫”一线。我们也许还要在家待上一段时间,为了不辜负这春光的美好。我们要有意义有价值的过好每一天。我想这也是对社会,对当前战胜“疫情”做的贡献吧!张伟强,男,大学本科学历,濮阳市第五中学物理教师。2001年9月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和物理教学工作,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成绩显著。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模式,多次参加校、市、省级优质课大赛,并取得多项荣誉。2013年被评为“市骨干教师”,2018年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