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识科普系列(16)——支付方式与信用系统

我们常常说日本是「现金社会」,那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真的全都得用现金?日本有没有其他支付方式?这篇文章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还会引申到信用系统的简介。

现金

现金是历史最久、最为通用的支付方式。包括纸币和硬币。一般由一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并通过各种手段控制流通量。今年4月日本发表了新版纸币・硬币的设计。日本没有跟美国一样的信用・贷记支付传统,支票或信用卡都没有占据过主导支付方式的地位。

https://www.meti.go.jp/press/2018/04/20180411001/20180411001-1.pdf

上图引自经济产业省的一份报告。日本的信用卡使用率比起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都有较大差距,借记卡和预支付卡更是极少。值得关注的是韩国,其信用卡支付所占比例非常之高,这主要是因为韩国政府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对信用卡支付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从而大幅促进了信用卡的普及。

现金的使用上,不同地域有所差别,越是人口和经济规模大的城市,非现金支付的使用比例就越高。

银行转账

这部分特别拿出来。国内很少有这种已经形成固定规范的「银行转账」支付方式,大部分是个人自发的转账。在日本,当个人缴纳房租、电水气费、信用卡账单等时,会使用「振替」这种方式,由收费机构直接从银行账户定期扣除费用,不需要任何个人操作。其实在美国也差不多是这样…

电子钱包

这种支付方式一般不是国际通用的,往往只能在某一国内用于支付。「電子マネー」怎么翻译成中文我想了想,还是电子钱包比较适合。

拿日本来举例。「電子マネー」种类太多了。从支付方式来分类,有预付式(Prepaid)和后付式(Postpay),前者类比借记卡,后者类比信用卡(贷记卡)。从发行商来看,分为交通系和其他各类商家。

最典型的「電子マネー」之一就是Suica。Suica本身在JR东日本范围内搭乘各类交通设施时都很方便,其本身又可以被当作一个预支付的电子钱包,充值后余额可以用来在支持Suica支付的店铺购物。与之类似的,从交通费用支付卡衍生而来的电子钱包有PASMO(和Suica一样主要服务关东地区)、ICOCA(JR西日本)等等。下述文章中也有提及。

日本知识科普系列(2)——铁道与公共交通大多数国家的交通方式都可以归于海、陆、空三类。根据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地理因素以及历史原因等等的差异,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公共交通倾向。比如美国地广人稀的特点以及历史因素决定了美国国内的客流运输,道路运输(家用车、巴士等)占绝对优势,辅之以航空运输,铁路几乎不运输任何客流;美国国内的物流运输则由铁道、卡车、水路、管道运输共同完成。而英、法、德相对领土面积更小,且历史上和蒸汽机、内燃机自动车渊源已久,不论客流还是物流主要都是通过道路运输。回到日本。日本的交通方式主要包括铁道自动车(即汽车等)船运航空共Maristie15135936

其他的还有由具体商家发行的预付卡,如乐天Edy、7-11的nanaco、AEON的WAON等。这些预付式的「電子マネー」或多或少使用范围都受限,偏向自家的店铺。乐天还好,本身是线上为主所以实体卡限制不多,其他两家可使用范围相对小一些。

然后是和信用卡一样后付式的iD和QUICPay,这种情况下能否叫做电子钱包呢…iD可使用范围还算挺广的,且iD也能充值作为预付式使用。

「電子マネー」一般通过搭载了FeliCa(NFC Type-F)芯片的卡片或手机使用,卡片可以是专用的,也可以是和其他信用卡/借记卡等一体化的。

再要补充的话就是所谓的Gift Card了,比如iTunes和Amazon的礼品卡。美国还有Visa Gift Card(VGC)一类的伪借记卡。

注意:预付型的电子钱包属于存款保险的范畴内,因此有随着运营公司倒闭从而损失余额的可能性。

手机支付

可能国内的读者第一时间会想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以及二维码支付),但是这俩严格来说远远超出了「支付方式」的范畴,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银行(除了余额没有活期利息外)。我记得这两者均不属于存款范畴,因此使用者需要承担公司破产的风险。这两家的网上银行(没有线下实体店铺)又另当别论,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在运营…

单纯就支付功能来看的话,归于同类的包括美国的PayPal、日本的LINE Pay和PayPay(软银旗下)等。

这里另外想介绍一下Google Pay和Apple Pay。命名形式上和上述的xx pay一样,但实际上有着本质区别。只有这两家可以从系统层面支持支付功能,不论安全性、速度、便捷性都占有优势,软硬件生态系统更是完善。同时,这两家在理念上就是一个「支付桥梁」,为既有的支付方式(信用卡等)提供接入接口,而不是去替代现有的支付方式,不插手信用卡本身的发行、审查等。哪怕是Apple Card也是和高盛(Goldman Sachs)合作发行。

这两者基于的硬件技术都是NFC Type A/B,而上文的FeliCa是NFC Type F,全球大部分国家使用的都是前者。iPhone 8之后全球任意地区发售的机种都自带FeliCa(NFC Type F)的支持,终于是填平了这道沟壑。日本很多技术真的是挺「ガラパゴス」的…(银联也是一个德性,下文再述)

借记卡

这个貌似在国内说储蓄卡比较多,姑且算是支付方式的一种吧,英文叫Debit Card。区分一下,究竟是借记卡还是贷记卡和支付网络(Visa、Mastercard、JCB、AMEX、银联等)没有必然关系。

一个很常见的误区是,日本开设银行账户后一般会发一张「キャッシュカード」(Cash Card),有不少朋友把这当成储蓄卡/借记卡。其实并非如此,Cash Card是证明你拥有这个银行账户的凭证,可以用于ATM操作,和支付方式没关系。有的Cash Card和借记卡(Debit Card)是一体的,有的银行的Cash Card能直接在部分店铺用于支付,迷惑性很强。不过话又说回来,美国大部分的ATM Card和Debit Card是一体的,所以就算不分清两个概念也没什么大问题。

日本借记卡的使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美国也是能申请信用卡就尽量申请,信用卡的开卡奖励非常丰厚,搞活动返现的力度也很大。信用卡本身又是全球通用的支付方式,在美国和日本想不太到用借记卡而不用信用卡的理由——除非个人财务管理不严,用钱用着就月光的同学…

信用卡

重头戏来了,信用卡实在是太重要了,多花点篇幅。信用卡即Credit Card,credit这个词很精髓,既有会计学里贷记的意思,又有信用、名誉、赊账能力的意思。

玩转信用卡不简单。之前说过,美国信用卡的开卡奖励和返现活动都挺给力的,这羊毛不薅白不薅。日本的这些奖励虽然没有美国那么丰厚,有总比没有好吧,而且还是有不错的活动奖励的。

信用卡本身有独立的账户,和银行开设的存款账户是独立的。在日本,发行信用卡的公司和信用卡账户所在的银行并不一定一致,有很多非金融业务的商业公司参与,而美国的大部分信用卡仍然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信用卡账户专门记录该信用卡相关的消费和还款记录,这个账户在外汇交易自由的国家一般只使用本国货币这一个账户,在国内则可能是人民币/美元双币账户,或者更多其他币种。

上面借记卡的部分已经提到过支付网络(payments network),这里详细解释一下其作用。最有名的卡组织Visa和Mastercard都是支付网络,负责将商家及其开户银行和消费者及其信用卡开户银行连接起来,让一张卡能够在全球各地消费。这里不多废话,请参照以下链接:

https://wallethub.com/edu/cc/credit-card-transaction/25511/

基本涵盖了我所有想描述的东西。更简单点的话,我从其中引用几张图,方便理解。

图1
图2
图3

弄清楚信用卡交易各方在交易全程所担当的角色有什么好处呢?比如说,信用卡被盗刷,该找谁,要走什么流程,谁要承担什么责任会非常明确。再如恶名昭彰的DCC费用,知道这个费用由谁拿走、为什么让卡组织结算外汇更好,能避免无谓的金钱损失。理解海外消费要额外支付什么费用、各方如何抽成,能帮助你选到更实惠的信用卡。

另外,很少有一张卡对应两个卡组织的情形,这是国内过去十多年的独有做法,现在国内已经不这么干了。这种卡大都是磁条卡,容易被仿制盗刷,并不安全。能办芯片卡就尽量办。这里点名银联的芯片卡自己搞个PBOC标准,然而在十年前已经制定好的国际通用的EMV标准。给外国游客在本国消费以及本国游客在外国消费造成人为阻碍,对此我无话可说,当时的设计负责人为了平步青云倒也是啥都干得出来。另外,现在在接触式芯片卡之上又发展了非接触式支付技术,Visa对应PayWave,MasterCard和JCB对应Contactless,AMEX(American Express)对应ExpressPay,银联的对应Quickpass。国际标准是EMV Contactless,使用的RFID技术是NFC Type A/B,和Google Pay以及Apple Pay支持的技术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手机能够代替信用卡进行支付,因为移动设备里已经储存了必要的支付信息(如虚拟卡号、到期日等),持有这个设备等同于持有这张信用卡,非常方便。不论是信用卡还是手机,只要贴近识别终端,就可以快速完成支付。NFC还有希望被用于信息和文件分享、身份识别等。

个人印象里,目前非接触式芯片支付做的比较好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普及率相当高,令人印象深刻。非接触式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都进一步提升。2020年东京奥运会在即,至少东京的很多大中型店面应该会陆续开始支持EMV Contactless。小型商家的话应该可以通过Square很简单地导入支持系统。唯一需要担心的大概就是因循守旧的现金传统吧。

然后关于信用卡的账单偿还,最普通的是一次性还清本月账单,我个人一般都是这样做。也可以对账单进行分期,一般要支付相对高的年化利率(APR),分期越久年化利率越高。然后,也可以选择每个月都不还清全部账单,只偿还最小额度,剩下的revolve到下个月,银行会对未还清的金额开始计算复利。利息累积起来搞不好会个人破产,所以要好好规划个人财务支出和收入。美国一般都是revolve的偿还形式,很多对支出规划没有概念的人很容易掉入复利陷阱。题外话,当年日本经济向好的时候「消費者金融」这种借贷也很盛行,现在的规制则强化了许多。

那么如何提高信用卡的额度、增加申请高级信用卡的成功率呢?这就是接下来的部分要介绍的。

信用系统

因为美国的信用系统比较典型,先介绍这边。美国的个人信用系统对于信用卡办理、汽车贷款以及房屋抵押贷款有重要影响,包括是否贷款的决定以及利率的确定等,个人是无法得知谁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查看了什么内容的。有时,雇主、房屋出租者或保险公司等也有权查看个人信用记录,这时可能需要本人的书面授权。

美国使用最广泛的信用评分模型是FICO score(范围300~850)。尽管具体计算方式保密,公开的模型由5个部分组成,这5个部分各自所占比例是确定的:

FICO score

除此之外,公开的法庭判决、长期信用记录空白或逃税记录也可能影响评分,对于异常值的处理因人而异。请注意,FICO内部针对不同用途还有多个细分类别,每个类别都会有单独的评分及计算方式。FICO模型以外也有其他的一些评分模型,但FICO是最主流的模型。

负责提供计算模型以及实际计算软件的是一个公司,而收集信用记录的则是另外的公司。美国三大信用机构是Experian、Equifax和TransUnion。这些公司与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并获取相关记录,将记录整理成报告提交给FICO公司计算信用分数,然后将信用报告(及信用评分)反馈给需要的人或公司。美国国会曾通过一个专门的法案(FACT Act)来规制这三家信用机构,其中要求每个美国居民都有权利每年向每个机构免费申请查看自己的信用报告(但不包括评分,需单独购买),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报告确认记录是否有误。这三家机构的数据不是相通的,它们各自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络并独立运营,所以同一个人在三家机构给出的信用报告的评分可能是不一致的;加上FICO评分内部还有很多细分类别,以及FICO外的其他评分模型,一个人总共可能对应数十条信用评分。

提醒一下,这三家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的三巨头S&P、Moody's及Fitch不一样。信用评级机构主要对机构/公司/政府发行的债券进行信用和声誉评估。

申请查看特定个人的信用报告需要有合理的理由,比如信用卡公司查看信用卡申请人的信用报告。信用报告一般会包括支付历史、当前贷款和债务等信息。查看可以是hard或soft的。像是信用卡和贷款申请时贷款公司查看个人信用报告,这属于hard pull,会出现在个人信用报告上且降低信用评分;其他的属于soft pull,不出现在信用报告上且对评分无影响。

介绍完了美国,日本就简单很多了。日本同样是三家信用机构:JICC、CIC和KSC。但它们不像美国是私营公司,而是由一些非盈利性质的法人设立的(比如行业内机构组成的协会、联盟)。KSC主要面向银行业成员,JICC和CIC面向的业种则各有一部分重叠。个人同样可以申请自己的信用记录(虽然要收费)。并且,这三家机构会相互通过CRIN或FINE的情报网络交换信用信息,和美国信用机构的独立运营业态不同。

红色为FINE,蓝色为CRIN

本来打算写关于日本祭典和神道的文章,想了想还是以评论的形式放到之前相关的文章下面。文字不长,纯作简介,若记述有误也欢迎指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