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独处大脑容易出问题 专家建议早做“精神体检”

本报记者 戴虹红 通讯员 方序 童小仙

因为长时间独处,温文尔雅的教授变得邋遢不堪,反应迟钝;长期卧床后,妻子莫名对着相伴一生的丈夫破口大骂……

独居不仅会带来生活上的不便,还有可能产生抑郁、焦虑,甚至痴呆等疾病。对此,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主任林铮。通过解析诊治中遇到的两个较为典型的病例,林铮给出相应建议。

爱干净的老教授成了“怪人”

在亲友和邻居眼中,70多岁的厉教授气质儒雅,说话谦谦有礼。即便老伴去世多年,子女都在国外,他也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然而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厉教授有点不对劲:上门投送工作传单时不肯开门,隔着门喊工作人员把传单放门口;物业费、水电费迟迟不交,打电话给他都掐断不接;邻居说,难得见他出趟门,发现他人很消瘦,衣服脏兮兮,头发乱蓬蓬的。

因为联系不上厉教授的子女,社区工作人员把他带到了浙大二院林铮门诊处。检查显示,厉教授反应明显迟钝,认知功能下降。经精神检查和心理评估,林铮作出初步判断,厉教授可能得了早期老年痴呆症。

“几个月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陪同的社区工作人员询问。

“其实患者之前已有一些征兆,只不过隐匿得比较深。”林铮简短的解释揭开了答案。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上了厉教授的子女,向他们讲述了医生的诊断以及建议。子女们很着急,可暂时还无法回国。“医生建议,你们多和父亲聊聊天、回忆过去,可以带动他脑力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说。

经过5-6个月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上个月厉教授复诊时,林铮明显感觉到他的变化。

“儿子、女儿现在每天都会和我视频对话。”这次,厉教授能完整讲述一件事情,脸上也有了笑容。陪同的社区工作人员说,老人现在重拾之前的兴趣爱好,会玩扑克牌,打电脑游戏,也会主动下楼与人聊天。

她冲丈夫喊“你有小三”

两个月多前,因为摔了一跤导致小腿骨折,78岁的沈大妈不得不卧床休养。老伴邱大伯把她捧在手心,照顾得无微不至。

一个月后,沈大妈能下床小范围活动了。于是,她坐着轮椅,开始在屋子里“巡视”,时不时地指点老伴“花该浇了”“这衣服不能这么洗”“你烧的菜怎么变咸了”……老伴都一一耐心解释,并幽默地表示会“积极改正”。

最近这段时间,沈大妈的身体大有好转。为此,邱大伯不再让邻居带菜,而是自己外出购买。有时路上遇到邻居,大家都会关心两人的情况,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但令邱大伯没想到的是,一次他买菜回到家,刚一进门就听沈大妈破口大骂:“你和谁聊得那么开心?是不是觉得我拖累你了?你就等着我生病,好出去找'小三’吧?”从那天开始,这样的辱骂就不曾断过。

发展到后来,每当沈大妈找不到自己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怀疑邱大伯,“是不是你把东西偷出去给'相好’的了?”“你在外面不只有一个吧?”

天天如此,邱大伯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以前她说话很温柔,性格也很开朗,我们结婚这么多年,几乎都没吵过架,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尖酸刻薄?”

忍无可忍的邱大伯,猜测老伴可能是心理出现问题。于是,他找到林铮寻求帮助。

听完邱大伯的叙述,林铮认为,沈大妈可能是因为长时间与外界隔离后产生猜忌心理。

“这样的情况要引起重视,最好到医院来做个心理测试,还要做脑部磁共振。”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林铮初步判断沈大妈得了抑郁症。

个人应有“脑计划”

“有些看似是小问题,却能直接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林铮说,这些年他遇到过许多精神方面出问题的高龄、失能老人。这些老人往往由于长时间独处、卧床,客观上减少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从开始的信息闭塞到胡思乱想,再到自卑、自闭,觉得自己对社会失去了价值,无用感、无助感逐渐成为主导情绪。而这些变化与性格内向或外向并没有直接关系,有时反而是性格外向的人因落差大,更容易出现问题。

分析原因,还是因为这部分老年人发生了脑功能衰退,加上缺少陪伴和关爱,最终导致抑郁、焦虑、老年痴呆等病症的出现。林铮表示,受传统观念影响,老年人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生物性疾病往往比较重视,但对精神心理疾病却很忌讳。其实,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对这一方面有了计划和安排。科技部、教育部、卫健委等组织的“中国脑计划”已经启动,中国成为继美国、欧盟和日本之后,第四个推出脑科学研究计划的国家。这一计划其中一个研究方向就是“探索大脑秘密、攻克大脑疾病”。

“对于个人而言,也应该有个'脑计划’。”林铮说,可以给自己做一份“精神体检”。具体来说,可到医院做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评估,将测量数据留存下来作为参照,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前后对比,可以较为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是否有抑郁症、焦虑症、老年痴呆等精神疾病的早期证据,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作者:戴虹红

来源: 浙江老年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