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杂谈41:能技击的拳架——孙氏形意跟步劈拳
活。
无论养生还是技击,拳都要往活处练。活的关键在身法,身法关键在于步。
弓步、马步、仆步、独立步、歇步都属于练功步型,形意拳的三七步则是能直接用的步子。形意拳究竟要不要站马步?我的意见是站。马步、弓步都要练,而且最好是在站三体式之前,主要目的在于增大腰胯活动范围,提高双腿的稳定和支撑能力。但这是练功,技击的时候,最忌讳马步和弓步。
技击中不仅马步和弓步不可取,形意拳三体式都略嫌笨拙。这里说是技击,即没有规则下的散手,不是推手,更不是喂劲。推手和喂劲虽然有对抗,但都回避了身体的移动,所以你可以站三体式、甚至马步、弓步、怎么稳定怎么来。但无规则的技击,对手时刻处于变动状态,能否追得上,能否闪得开,全靠身步。如此一来,马步弓步就成了活靶子。练功的三体式,重心靠后,这样可以练到胯根,但重心靠后启动转换都会变慢,所以技击的三体式,重心可以稍稍靠前一点,而且不要站得太低,怎么舒适怎么来。
定步劈拳是练功架,步子太死,几乎没有任何技击价值。能技击的劈拳一定是跟步劈拳。
跟步,是形意拳的特色。孙禄堂先生早年练形意,后练八卦,晚年学武式太极,最终熔三拳于一体,创立孙氏太极。形意拳在孙氏太极中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孙氏太极采取了“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活步。
跟步的前提是手脚齐到。譬如劈拳上步劈掌,劈掌的同时前脚往前进一步,手脚同起同落。但由于前脚进了一步,两脚间距离变大,如此则转换不灵,所以前脚刚一落地,后脚得立即跟上来,保持两腿间最佳间距。何为最佳间距?就是你这拳打完,能够很方便地连续打出下拳,上了一步,还能连续再上一步。正所谓,步步前进,天下无敌。
形意拳一停一顿的练法,那是练功;实用的时候,一定是连续的。一手接着一手,一步接着一步,中间不可有丝毫迟疑停顿。就拿劈拳来说,如果以起钻接手,要么立即进一大步,将对手冲翻;要么勾手拉回,后手迎对方面而去;要么绕步到对方侧面,偏门抢入。。。凡此种种,全靠身法,全靠脚步的移动。
形意拳讲内外相合。古人是怎么理解的我不清楚,我个人对内外相合的理解就是简单的手脚听话。心里怎么想,手脚就怎么放——心里只是一个将对方抹倒的念头,身形只一动,手自然放到对方眉毛上,脚管住对方腿,连腰胯也都一起到位贴住对方。这不是夸张之语,练习孙氏形意确实能到此境,功夫到这一步,六合规矩就不是束缚,而是解放手脚的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