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丸剂介绍系列三

久芝清心丸 

  【处方】大黄、黄芩、桔梗、山药、丁香、牛黄、麝香、冰片、朱砂、雄黄、薄荷脑。

  【制备方法】以上十一味,除牛黄、麝香、冰片、薄荷脑外,朱砂、雄黄分别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大黄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麝香、冰片、薄荷脑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炼蜜130~140克制成大蜜丸,即得。

  【药方分析】本方由11味药组成。方中大黄苦寒,功善泻火通便,凉血解毒,逐瘀,为主药。牛黄、黄芩、雄黄寒温并用,均有解毒之功;薄荷清轻凉散,善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桔梗苦辛可宣肺化痰利咽,共为辅药。麝香、冰片开窍醒神;丁香温中降逆,且防苦寒之品败胃;山药益气养阴,且防火热耗气伤阴,同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开窍、泄下通便之功。

  【剂型规格】丸剂。每丸重3克。为棕黄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辛。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通便。用于内热壅盛引起的头晕脑胀,口鼻生疮,咽喉肿痛,风火牙痛,耳聋耳肿,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使用禁忌】孕妇及外感风寒者禁用。含普拉雄酮,运动员禁用.

  【临床应用】本方清热泻火通便,清上中下三焦之火,适用于内热壅盛引起的头晕脑胀,口鼻生疮,咽喉肿痛,风火牙痛,耳聋耳肿,大便秘结等病症。

  1.头晕:头晕脑胀,心烦急躁,伴有咽喉肿痛,口苦口渴,耳鸣耳闭,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数。多见于高血压病或急性热病。

  2.咽喉肿痛:咽喉肿痛,口苦口干,口渴而饮,吞咽不利,干咳少痰,舌苔薄黄,脉象滑数。急性咽喉炎见此证者,可按此辨治。

  3.便秘:大便秘结,排便困难,甚则大便带血,伴有头晕脑胀,舌苔黄腻,脉象细弦或兼数脉。习惯性便秘热证明显者可用之。

  4.牙痛:牙痛,并连及牙龈肿痛,口苦口臭,小便短赤,大便干,舌苔黄,脉象滑数。呈现热毒证候者,可用之。

  【贮藏】密封。

梅苏丸

  【处方】乌梅、薄荷叶、紫苏叶、豆蔻、葛根、柿霜、檀香。

  【制备方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另取蔗糖粉碎成细粉,过筛,再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药方分析】本方由7味药物组成。感受暑热,灼伤津液,或素体阴液不足,复感风热,治当祛邪养津。本方以薄荷、葛根辛凉宣散风热,以乌梅、柿霜生津止渴,紫苏叶、檀香、豆蔻和中散表。全方药少而功专力宏。

  【剂型规格】水丸。每10粒重1. 56克。为灰白色丸;气凉,味酸甜。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用于中暑风热,头昏目眩,口干舌燥,津液不足。

  【用法用量】口服或含化。一次30丸,一日3次。

  【使用禁忌】外感无津伤者不用。

  【临床应用】本药具有清热解暑,生津之力,用于中暑或暑季外感风热,内伤津液之症,可见头晕目眩,口干舌燥等。

  1.感冒:暑季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目眩,口干舌燥,苔薄黄少津,脉浮细数,可用此方辨治。

  2.中暑、暑温:暑热伤人,津液亏损,见发热恶风,头晕头痛,汗出口渴,气短乏力,脉洪而芤,可用此方施治。

  【贮藏】密封。

芎菊上清丸 

  【处方】羌活、川芎、白芷、菊花、连翘、蔓荆子(微炒)、薄荷、防风、荆芥穗、藁本、黄芩、黄连、栀子、桔梗、甘草。

  【制备方法】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药方分析】本方由15味药物组成。头痛眩晕,多由于肝肺胃热盛,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之所致。巅顶之上,唯风药可以到达,故用辛散上行之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川芎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共为主药。菊花、连翘、蔓荆子、薄荷、防风、荆芥穗、藁本疏散上部之风邪,协助主药,以增强解表散风止痛之效,共为辅药。黄芩、黄连、栀子清泻内热积火,又可监制以上辛散风药过于温燥升散,为佐。桔梗载药上行头面,清宣肺热,甘草调和诸药,共以为使。全方辛温、辛凉、苦寒并用,有疏风清热止痛之功,对内热炽盛、感受风邪,上扰清窍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疾病,极为合适。

  【剂型规格】水丸剂,每百粒重6克。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服6克,一日2次;体虚者及小孩酌减。

  【使用禁忌】忌食辛辣油腻等食物。体虚者慎用。

  【临床应用】本方系表里兼顾之祛风清热止痛剂,多用于治疗偏正头痛、头目眩晕、鼻渊脑痛,风火牙痛等疾患,运用本药的基本指征为:头痛、头晕、目眩,鼻塞,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这些指征体现了肝肺胃内热积火,风邪外袭,循经上扰之病机,所以应用甚广。

  1.偏正头痛:表现为头痛、眩晕、恶风,鼻塞流涕,口苦咽干,或目赤耳鸣,舌苔薄白黄,脉弦数或弦紧数。西医之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以及感冒头痛等,有以上表现者属此范围。

  2.眩晕:头晕,目眩,或鼻塞流涕,耳鸣,咽喉不利,口苦咽干等。西医之神经官能症等,有以上症状者可用本药。

  3.鼻渊:鼻流清涕,或浊涕,喷嚏,或鼻塞,或兼头痛,头目不清,口苦咽干等。西医之鼻窦炎、副鼻窦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有上述表现者,可按此辨治。

  4.风火牙痛:牙痛龈肿,遇冷热尤甚,牵引头痛,兼头晕、口苦,舌苔薄白黄,脉弦数,西医之类症性牙周病等,见以上表现者,可用此药。

  【贮藏】密封,防潮。

二十五味松石丸

  【处方】松石、珍珠、珊瑚、朱砂、诃子(去核)、铁屑(诃子制)、余甘子、五灵脂膏、檀香、降香、木香马兜铃、鸭嘴花、牛黄、广木香、绿绒蒿、船形乌头、肉豆蔻、丁香、伞梗虎耳草、毛诃子(去核)、天竺黄、西红花、木棉花、麝香、石灰华。

  【制备方法】以上二十五味,除牛黄、西红花、麝香、五灵脂膏外,其余珍珠等二十一味共研成细粉,过筛;将牛黄、西红花、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五灵脂膏加适量水泛丸,阴干,即得。

  【药方分析】本药由25味药组成。本方为治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所致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种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的有效成药。方中松石清热解毒、疏肝利胆为君药;檀香、降香、红花、五灵脂、鸭嘴花活血化瘀,麝香活血消肿,木香马兜铃、广木香行气止痛,牛黄、虎耳草、木棉花清热解毒,绿绒蒿清利湿热,共为臣药;珍珠、珊瑚、朱砂镇静安神,铁屑平肝镇惊,余甘子化痰解毒,乌头散寒止痛,肉豆蔻、丁香温中散寒,诃子涩肠止泻,石灰华、毛诃子、天竺黄解毒、化痰共为佐使。全方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活血化瘀之功。

  【剂型规格】丸剂。每丸重1克或每4丸重1克。为黑色的水丸;气香,味苦、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瘀。用于肝郁气滞,血瘀,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种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克,一日1次。

  【使用禁忌】含普拉雄酮,运动员禁用。

  【临床应用】用于肝郁气滞、血瘀、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种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

  【贮藏】密封。

前列舒丸

  【处方】熟地黄、薏苡仁、冬瓜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苍术、桃仁、泽泻、茯苓、桂枝、附子(制)、韭菜子、淫羊藿、甘草。

  【组方分析】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补肝肾,并能涩精;山药益气健脾,补肾固精。三药相合,扶正固本,滋阴养肝肾,共为君药。薏苡仁、苍术、茯苓健脾除湿,助山药之健运;牡丹皮活血化瘀,清泄相火;冬瓜子、泽泻利尿消肿,并防熟地滋腻恋邪,为臣药。佐以桃仁活血化瘀;桂枝、附子、韭菜子、淫羊藿助命门以温阳化水,摄纳浮阳,引火归原,意在“阳中求阴”。使以甘草益气健脾,清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扶正固本,益肾利尿之功。

  【功能主治】扶正固本,益肾利尿。用于肾虚所致的淋证,症见尿频、尿急、排尿滴沥不尽;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制备方法】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用炼蜜35~45克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30克制成大蜜丸,即得。

  【剂型规格】水蜜丸,每10丸重1.3克;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12克,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3次;或遵医嘱。

  【质量控制】

  1.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酸。

  2.显微鉴别山药、山茱萸、苍术、牡丹皮、茯苓、桂枝。薄层色谱法鉴别山茱萸(熊果酸)。

  3.除应符合丸剂有关的各项规定外,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本品含牡丹皮以丹皮酚(C9H10O3)计,水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0.35毫克,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3.2毫克。

  【使用禁忌】尿闭不通者不宜用本药。

  【现代研究】主要有抑菌、抗炎作用。临床研究提示前列舒丸与芒针并用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疗程。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属肾虚所致之淋证者。

  【方歌】前列舒丸薏地黄,茱药丹冬桃泽苍,茯桂韭淫甘附子,固本益肾利尿强。

  【贮藏】密封,置于阴凉处。

(0)

相关推荐

  • 枇杷含化丹.pdf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食道阻梗.吞咽不利.食入反出.舌苔淡白等症状 的药膳组合及制备方法,尤其是益气温阳.降逆和中的丸剂.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食道阻梗.吞咽不利.食入皮出.舌苔淡白等症状的药物, ...

  • 付济华家传牙痛一抹灵秘方

    By 吧啦者 at 2019-12-24 0人收藏 · 1355人看过 方药: 荜拔9克,花椒6克,黄莲.冰片各3克. 制法: 上面的药共研粉,瓶装密封备用. 用法: 用时取适量药粉,用酒精调糊涂抹牙 ...

  • 中药丸剂大多用来治慢病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曹臣 "丸散膏丹"是中药传统制剂的四大剂型,其中以丸剂最常见,大家熟知的"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quo ...

  • 中医丸剂介绍系列二

    七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白术.砂仁.黄芩.地黄.酸枣仁.天冬.鲜牛乳.小茴香.延胡索.茯苓.甘草.人参.山茱萸.食盐.阿胶.艾叶.艾叶炭.稻米.益母草. [制备方法]以上二 ...

  • 中医丸剂介绍系列一

    医痫丸 [处方]生白附子40克.天南星(制)80克.半夏(制)80克.猪牙皂400克.僵蚕(炒)80克.乌梢蛇(制)80克.蜈蚣2克.全蝎16克.白矾120克.雄黄12克.朱砂16克. [组方分析]方 ...

  • 纯中医治愈肾病系列三:风水相搏,肺肾同治

    [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科室]肾病科 [一般情况] 患者女性,19岁. [主诉] 颜面及双下肢浮肿2周 [现病史] 患者2018年8月底外感后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伴咳嗽咳痰,咽痛,无 ...

  • 日常生活中医小妙招系列三

    今天 中医生活小妙招 系列三 妙招一:缺乳少乳让婴儿全家焦虑的事,在现在奶粉这么不靠谱的时代,那就是给孩子断粮了.下边这个穴位,生产完马上开掐有很大好处,晚几天也可以,长掐多掐,乳通也会足,可以尝试. ...

  • 中医的理论必须规范|“挽救中医”系列三

    原创 肖相如 肖相如频道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请尊重知识和劳动成果,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原作者.本周将连载肖相如教授的&q ...

  • 中医的理论必须规范 | “挽救中医”系列三

    中医的理论必须规范 | “挽救中医”系列三

  • “辨证论治”是无方可用的无奈之举 | 中医思维系列(三)

    在<伤寒论>中,凡是有方可用的证,都会直接用方,实在无方可用时才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如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 ...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77期):内经治腰痛系列三

    内经治腰痛四 [原文](腰痛)大便难,刺足少阴.<素问・刺腰痛篇> [译文]腰痛,发生大便困难的,针刺足少阴经的穴位. [临床] 腰为肾之府,开窍于二阴,肾阴亏虚而致的腰痛,酸痛绵绵.阴虚 ...

  • 美军战斗减员统计分析系列介绍(三)

    作者:Howard R. Champion 译者:太会阳 2001-2010年美军战场死亡病例分析---对未来战场救护的启示 在这10年的战争历史中,通过研究创伤登记处所记载有关严重战斗创伤和死亡病例 ...